一种简易蜈蚣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91850发布日期:2023-01-31 23:16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蜈蚣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蜈蚣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蜈蚣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内药用蜈蚣养殖主要采用大群饲养,因蜈蚣生性凶猛大群饲养相互残杀较为严重,同时还容易发生传染病,如黑斑病和肠胃炎,大群饲养蜈蚣幼苗成活率低下,几乎不能养殖出商品药材蜈蚣。
3.本发明人在二十多年的蜈蚣养殖实践研究中发现,蜈蚣幼苗大群饲养,只要有一条蜈蚣幼苗感染黑斑病发病死亡,就会导致整群染病死亡。大群饲养还易诱发肠胃炎大爆发。而同窝桶养,蜈蚣幼苗合群性好,互相残杀少,就是有一条发生传染病,也只会传染本小群,而不会传染其他群体。幼体蜈蚣生长具有两段性,第一阶段可以群养,因此同窝桶养这一小群体平面养殖模式才是蜈蚣幼苗养殖最科学合理的方式。为此,发明人设计了一套专用蜈蚣幼苗养殖设施,降低蜈蚣养殖的劳动强度,简化管理,推动药用蜈蚣养殖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简易蜈蚣养殖装置-蜈蚣养殖专用桶,将同一母体所育幼苗放入蜈蚣养殖专用桶,采用多层架养,既可预防传染病在蜈蚣群体之间相互传染,有效提高蜈蚣养殖成活率,还可实现规模化养殖,管理方便,劳动强度低,该装置既可养殖蜈蚣幼苗,也可养殖商品蜈蚣。
5.本方案使用的供水器为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205106071u,名称为一种简易蜈蚣养殖装置中描述的供水器。
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简易蜈蚣养殖装置,包括蜈蚣养殖桶,供水器,接水器,投食盒,蜈蚣养殖桶由隔板分割成投食区和饮水休息区,饮水休息区的底端面上固定设有固定台,固定台上设有筒状固定套,固定套外通过套设固定环连接接水器,供水器通过其底部的固定柱插入固定套内置于固定台上,投食盒可拆卸式置于投食区。
7.进一步的,接水器上的固定环固定在接水盘的右侧,固定环与接水盘的连接处的两侧设有倾斜放置的加强筋,固定环上设有开口。
8.进一步的,供水器上设有饮水孔,饮水孔位于接水盘的正上方,饮水孔的孔径为3mm-4mm,孔口向下倾斜放置,十字型。
9.进一步的,蜈蚣养殖桶为上宽下窄的锥形桶。
10.进一步的,固定台的高度为2cm。
11.进一步的,隔板高度为3cm。
12.进一步的,投食盒深3cm,且贴近隔板一侧的高度为3.2cm,并向隔板一侧水平出沿4mm。
13.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申请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14.1.结构简单,设计科学,通过同窝桶养这一小群平面养殖技术措施,有效预防传染病在蜈蚣幼苗之间大面积传染,减少相互残杀,有效提高蜈蚣幼苗的养殖成活率;
15.2.管理方便,省工省时,同窝蜈蚣幼苗投入养殖桶后,每10天左右投喂一次饲料虫,供水器加满水可供所投蜈蚣幼苗饮水2个月左右;
16.3.蜈蚣养殖桶每桶可养50-70条,可通过多层架养,提高养殖厂房利用率,实现规模化养殖;
17.4.蜈蚣养殖桶既可作为蜈蚣幼苗专用养殖设施,也可用于第二年的商品蜈蚣养殖;
18.5.投食区设置投食盒,便于清理食物残渣。
附图说明
19.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台、接水器和供水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台与接水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接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投食盒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标号:蜈蚣养殖桶-1;隔板-2;固定台-3;第一固定套-31;第二固定套-32;接水器-4;固定环-41;加强筋-42;接水盘-43;供水器-5;投食盒-6。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2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28.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蜈蚣养殖桶1内通过竖直放置的隔板2分割成投食区和饮水休息区,在投食区内可拆卸式放置投食盒6,在饮水休息区的底端面上固定设置固定台3,在固定台3上端面设有两个固定套31、 32,接水器4通过固定环41套取在其中一个固定套31的外侧表面,供水器5通过其底端面的固定柱插入到第一固定套31和第二固定套32内而实现置于固定台3上,投食盒6直接置于投食区。
29.如图4所示,固定环41固定在接水盘43的右端面,两个加强筋42分别位于固定环41、接水盘43连接处的前侧和后侧。
30.如图5所示,投食盒6为半月形,深3cm,且贴近隔板一侧的高度为 3.2cm,并向隔板一侧水平出沿4mm。
31.使用前,先在饮水休息区除固定台3外的底端面上铺设2cm厚饲养土,然后将接水器4、投食盒6如图1所示置于蜈蚣养殖桶1内,然后将灌满水的供水器5,通过固定柱插入两个固定套31、32内,固定在固定台3上。就可投放蜈蚣幼苗,然后将饲料虫放置在投食盒6内
即可进行蜈蚣幼苗的养殖。
32.投食盒6临近隔板2的端面比隔板2高2mm并向隔板方向出沿,便于投食盒6的取放清洁。
33.本申请装置的蜈蚣养殖桶1内壁为光滑面,以防蜈蚣攀爬逃跑,投食区和饮水休息区分割的隔板2位于投食区一侧为光滑面,投食盒6内壁光滑,防止饲料虫爬到饮水休息区,爬进接水器4淹死,污染水质,或在蜈蚣蜕皮期干扰蜈蚣蜕皮,加装投食盒6是为了便于清理食物残渣。
34.供水器5上的固定柱插入到两个固定套31、32内是为了防止在移动蜈蚣养殖桶1时,供水器倾倒而砸伤蜈蚣并影响蜈蚣饮水。
35.隔板2的高度是根据幼蜈蚣的体长和饲料虫的体长来设计的。
36.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等方案的说明。同时,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简易蜈蚣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蜈蚣养殖桶(1),所述蜈蚣养殖桶(1)内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将所述蜈蚣养殖桶(1)分为投食区和饮水休息区;固定台(3),所述固定台(3)位于饮水休息区,所述固定台(3)上设有第一固定套(31)和第二固定套(32),所述第一固定套(31)和所述第二固定套(32)的上端面均与所述隔板(2)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接水器(4),所述接水器(4)通过固定环(41)套取在所述固定台(3)上的所述第一固定套(31)上;供水器(5),所述供水器(5)通过固定柱插入所述第一固定套(31)和所述第二固定套(32)内而置于所述固定台(3)上;投食盒(6),所述投食盒(6)可拆卸式置于所述蜈蚣养殖桶(1)的投食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蜈蚣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器(4)包括所述固定环(41)、加强筋(42)和接水盘(43),所述固定环(41)固定在所述接水盘(43)的左侧,所述固定环(41)与所述接水盘(43)的连接处的两侧设有倾斜放置的所述加强筋(4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蜈蚣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41)上设有开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简易蜈蚣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器(5)上设有饮水孔,所述饮水孔位于所述接水盘(43)的正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简易蜈蚣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孔的孔径为3mm-4mm,孔口向下倾斜放置,为十字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蜈蚣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蜈蚣养殖桶(1)为上宽下窄的锥形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蜈蚣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高度为3cm。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简易蜈蚣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套(31)的上端面、所述第二固定套(32)的上端面与所述隔板(2)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蜈蚣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食盒(6)深3cm,且贴近所述隔板(2)一侧的高度为3.2cm,并向隔板一侧水平出沿4mm,便于取放。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蜈蚣养殖装置,包括,蜈蚣养殖桶,所述蜈蚣养殖桶通过隔板将所述蜈蚣养殖桶分为投食区和饮水休息区;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位于饮水休息区,所述固定台上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上端面与所述隔板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接水器,所述接水器通过固定环套取在所述固定台上的所述固定套上;供水器,所述供水器通过固定柱插入所述固定套而置于所述固定台上;投食盒,所述投食盒可拆卸式置于所述蜈蚣养殖桶的投食区。本申请装置结构简单,设计科学,有效预防传染病在蜈蚣幼苗之间大面积传染,减少相互残杀,有效提高蜈蚣幼苗的养殖成活率;管理方便,省工省时,可通过多层架养,提高养殖厂房利用率,实现规模化养殖。模化养殖。模化养殖。


技术研发人员:李道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道勇
技术研发日:2022.10.24
技术公布日:2023/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