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增效的水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56579发布日期:2023-05-25 03:33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增效的水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培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增效的水培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植物水培的方式通常是将单个植株固定在定植篮内,然后将定植篮分别放置在盛装有营养液的容器内,使植株的根部接触营养液从而吸收营养。在水培过程中,需要通过补光灯为水培植物长时间提供光照,当需要水培数量较多时,现有技术是通过在水培装置上等间距开设定植孔,通过将装有水培植物的定植篮分别设置在定植孔内达到水培目的,为了顾及每个水培植物都能获得充足的光源,需要在水培装置的上方布设补光灯,补光灯需要长时间打开,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

2、因此,如何通过水培装置的结构改进,既能保证多个水培植物都能获得充足的光源,又能降低电能损耗,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水培装置的结构改进,既能保证多个水培植物都能获得充足的光源,又能降低电能损耗。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节能增效的水培装置,包括:

4、基座;

5、营养槽,所述营养槽连接于基座;

6、定植板,所述定植板覆盖于营养槽的上部,所述定植板的上表面为水平面,所述定植板的上表面为镜面,所述定植板中部设有直线槽,所述直线槽的底部与所述营养槽连通;

7、培植棉块,多个所述培植棉块活动连接于所述直线槽内;

8、灯罩,所述灯罩位于定植板的正上方,所述灯罩的下表面为水平面,所述灯罩的下表面为镜面;

9、补光灯,所述补光灯连接于灯罩下部,所述补光灯包括多个独立开关的模块。

10、进一步,上述节能增效的水培装置结构中,还包括:

11、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的移动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移动机构连接于基座和灯罩,用于驱动灯罩沿竖直方向移动。

12、进一步,上述节能增效的水培装置结构中,所述移动机构为气缸、电动缸或线性滑台。

13、进一步,上述节能增效的水培装置结构中,所述补光灯为led灯。

14、进一步,上述节能增效的水培装置结构中,所述基座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基座分别对称连接于营养槽的两端,所述移动机构包括2个竖直方向的气缸,2个所述气缸分别对称设置于营养槽的两侧,所述气缸的缸体连接于基座,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灯罩。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节能增效的水培装置结构中,通过将多个所述培植棉块活动连接于所述直线槽内,可根据需要灵活调节各培植棉块即水培植物的位置,当种子育苗期间,可将种子培植棉块紧密排列,并放置一侧,只开一侧的补光灯,另一侧无需开启,随着幼苗的生长,叶子的扩张,需要逐渐调节培植棉块的间隔距离,逐段打开补光灯,可节约电能,另一方面,灯罩下表面和定植板表面采用水平的镜面设计,使补光灯发射的光线在灯罩和定植板之间来回反射,提高光能利用率;通过以上改进,既能保证多个水培植物都能获得充足的光源,又能降低电能损耗。

16、另一方面,培植棉块可直接定位支撑在直线槽内,不再需要将水培植物连接于定植篮,避免水培植物长大后根部受到定植篮的压迫,使植物根部得到充分地伸展,同时节约了定植篮的成本,节约了将植物连接于定植篮所耗费的工时。

17、进一步,通过移动机构控制灯罩上下移动以调节灯罩与定植板之间的间距,从而调节补光灯与水培植物之间的间距,达到光强调节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节能增效的水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增效的水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增效的水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为气缸、电动缸或线性滑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增效的水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灯为led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增效的水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基座分别对称连接于营养槽的两端,所述移动机构包括2个竖直方向的气缸,2个所述气缸分别对称设置于营养槽的两侧,所述气缸的缸体连接于基座,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灯罩。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水培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增效的水培装置,通过将多个所述培植棉块活动连接于所述直线槽内,可根据需要灵活调节各培植棉块即水培植物的位置,当种子育苗期间,可将种子培植棉块紧密排列,并放置一侧,只开一侧的补光灯,另一侧无需开启,随着幼苗的生长,叶子的扩张,需要逐渐调节培植棉块的间隔距离,逐段打开补光灯,可节约电能,另一方面,灯罩下表面和定植板表面采用水平的镜面设计,使补光灯发射的光线在灯罩和定植板之间来回反射,提高光能利用率;通过以上改进,既能保证多个水培植物都能获得充足的光源,又能降低电能损耗。

技术研发人员:林必忠,王伟丽,郑岸颖,陈小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福建省机械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210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