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割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87706发布日期:2023-04-19 04:20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割台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收割机,尤其是一种割台。


背景技术:

1、收割机通过割台装置中的割刀将农作物割断,通过割台搅龙将割下的农作物向后拨动至割台装置后端的喂入装置和破碎装置。割台搅龙与割台之间的间隙直接影响农作物在割台上的横向输送能力。现有割台装置大多不能调整割台搅龙的高度,不仅安装难度大,而且针对不同种类的农作物适应性差。

2、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带有搅龙高度调节结构的割台,以克服上述中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割台。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割台,包括:

3、割台框架,所述割台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

4、搅龙,所述搅龙设置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所述搅龙包括调节轴;

5、调节结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搅龙的高度,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侧板外侧的第一导向条以及与第一导向条贴合相邻设置的第一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可沿第一导向条的长度方向移动并通过固定件与第一导向条固定,所述调节轴的一端与第一调节板连接。

6、优选地,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固定在第一侧板外侧且与第一导向条平行设置的第二导向条,所述第一调节板位于第二导向条与第一导向条之间。

7、优选地,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与第一侧板固定且位于第一调节板下方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位于第一导向条和第二导向条之间且与第一调节板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

8、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条和第二导向条上对称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一调节板包括与第一侧板紧贴设置的第一主板以及自第一主板靠近第一导向条、第二导向条的两侧向外延伸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侧壁腰型孔,所述固定件为锁紧螺栓,所述固定件穿过相应的侧壁腰型孔和安装孔并锁紧,实现第一调节板与第一侧板的固定。

9、优选地,所述第一主板上设有弧形孔,所述调节轴与第一调节板连接的一端设有偏心板,所述偏心板通过设置在弧形孔内的调节螺栓与第一调节板固定且通过调节螺栓沿弧形孔移动对搅龙轴进行偏心调节。

10、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固定在第二侧板外侧且相互平行的第三导向条和第四导向条、设于第三导向条和第四导向条之间的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二调节板可沿第三导向条的长度方向移动并通过锁紧螺栓与第三导向条和第四导向条固定,所述第二调节板上固定有轴承座,所述搅龙还包括与所述调节轴连接的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的一端转动安装在轴承座内。

11、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固定在第二侧壁外侧且位于第二调节板下方的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位于第三导向条和第四导向条之间且与第二调节板之间通过第二螺栓连接。

12、优选地,所述第三导向条和第四导向条的结构与第一导向条和第二导向条相同,所述第二调节板采用与第一调节板固定在第一导向条和第二导向条之间的相同的固定方式固定在第三导向条和第四导向条之间。

13、优选地,所述割台框架还包括设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的后板,所述后板上开设喂入口,所述喂入口的顶部设有向割台框架内部自上而下延伸的挡草板,所述喂入口的两侧设有导流板。

14、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均设有侧板腰型孔,第一主板上设有与侧板腰型孔对应的固定孔,所述第一侧板内侧固定有防缠圈,采用螺栓同时穿过防缠圈、侧壁腰型孔和固定孔将防缠圈固定在第一侧板上。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割台,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割台设置调节搅龙高度的调节结构,将搅龙的两端安装在调节结构上,在安装时,能够及时调整搅龙两端的高度,便于找平,而且根据不同的地块能够调节搅龙的高度,以适应不同密度农作物的拨送,保证农作物在割台上的横向输送能力,对不同农作物的适应性强,并且其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割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固定在第一侧板外侧且与第一导向条平行设置的第二导向条,所述第一调节板位于第二导向条与第一导向条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与第一侧板固定且位于第一调节板下方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位于第一导向条和第二导向条之间且与第一调节板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条和第二导向条上对称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一调节板包括与第一侧板紧贴设置的第一主板以及自第一主板靠近第一导向条、第二导向条的两侧向外延伸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侧壁腰型孔,所述固定件为锁紧螺栓,所述固定件穿过相应的侧壁腰型孔和安装孔并锁紧,实现第一调节板与第一侧板的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板上设有弧形孔,所述调节轴与第一调节板连接的一端设有偏心板,所述偏心板通过设置在弧形孔内的调节螺栓与第一调节板固定且通过调节螺栓沿弧形孔移动对搅龙轴进行偏心调节。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固定在第二侧板外侧且相互平行的第三导向条和第四导向条、设于第三导向条和第四导向条之间的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二调节板可沿第三导向条的长度方向移动并通过锁紧螺栓与第三导向条和第四导向条固定,所述第二调节板上固定有轴承座,所述搅龙还包括与所述调节轴连接的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的一端转动安装在轴承座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固定在第二侧壁外侧且位于第二调节板下方的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位于第三导向条和第四导向条之间且与第二调节板之间通过第二螺栓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向条和第四导向条的结构与第一导向条和第二导向条相同,所述第二调节板采用与第一调节板固定在第一导向条和第二导向条之间的相同的固定方式固定在第三导向条和第四导向条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割台框架还包括设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的后板,所述后板上开设喂入口,所述喂入口的顶部设有向割台框架内部自上而下延伸的挡草板,所述喂入口的两侧设有导流板。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均设有侧板腰型孔,第一主板上设有与侧板腰型孔对应的固定孔,所述第一侧板内侧固定有防缠圈,采用螺栓同时穿过防缠圈、侧壁腰型孔和固定孔将防缠圈固定在第一侧板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割台,包括:割台框架、搅龙和调节结构。割台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搅龙设置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搅龙包括调节轴,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搅龙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侧板外侧的第一导向条以及与第一导向条贴合相邻设置的第一调节板。第一调节板可沿第一导向条的长度方向移动并通过固定件与第一导向条固定,调节轴的一端与第一调节板连接。本技术通过设置调节结构,将搅龙的两端安装在调节结构上,能够及时调整搅龙两端的高度,便于找平,而且根据不同的地块能够调节搅龙的高度,以适应不同密度农作物的拨送,保证农作物在割台上的横向输送能力,对不同农作物的适应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王友栋,薛彦强,吴小俊,张鑫栋,李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常发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3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