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镶贴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64255发布日期:2023-03-29 11:24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镶贴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滴灌带内镶贴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镶贴片。


背景技术:

2.内镶贴片主要安装在滴灌带内部,贴片滴灌带是一种塑料运料管,主要用于大棚灌溉。
3.在中国专利cn208402746u,公开日为2019-01-22,提及的一种内镶贴片式滴灌带,包括管带和间隔一段距离粘合在滴灌带内部的滴片,所述滴片包括滴片正面和滴片背面,且滴片为长方形结构,所述滴片正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进水口、迷宫式流道和出水口,所述迷宫式流道的两端均设置有开口,且迷宫式流道的左端开口与进水口相连通、右端开口与出水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滴片与管带一体化,安装使用方便,成本低,投资少,使得连接结构更加稳定,使用寿命更长;进水口有过滤窗,抗堵塞性能好;滴片采用迷宫式流道,具有一定的压力补偿作用,使得水流更加平缓;滴片背面的区分槽,使得管带与滴片安装时不会将滴片装反,避免因为操作错误而造成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
4.但是我们在实际进行滴灌实验的时候发现,由于上述实用新型内部的滴片只在进水口处安装有一个过滤窗,在实验中发现,单纯只使用一个过滤窗的进水口,在过滤水流的过程中过滤效果不佳,水流中还是容易残留部分杂质,因此,现亟需一种内镶贴片,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内镶贴片,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内镶贴片,包括:贴片主体、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贴片主体正面左侧设有进水口,所述贴片主体左端连接有连接片;
7.所述连接片正面开设有粗滤口,所述粗滤口中间安装有粗滤片;
8.所述贴片主体正面右侧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中间安装有出水滤片。
9.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贴片主体正面中间开设有迷宫流道,所述迷宫流道左端与进水口连通,其右端与出水口连通。
10.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进水口中间安装有进水滤片,所述进水口左端与粗滤口右端连通,所述贴片主体背面中间安装有粘合片。
11.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粘合片为一种3m9471le双面防水粘合贴,所述粘合片背面与贴片主体背面粘合,贴片主体可通过粘合片粘合在滴灌带内部。
12.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出水滤片、粗滤片以及所述进水滤片的前后表面分别贯通开设有多个菱形滤孔,所述进水滤片的材质、出水滤片的材质以及粗滤片的材质均为一种pe塑料。
13.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进水滤片处的滤孔孔径小于所述粗滤片处的滤孔孔径,
所述进水滤片处的滤孔孔径大于出水滤片处的滤孔孔径,所述贴片主体的制造材料为一种pe塑料,pe塑料具有良好的耐用效果。
14.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连接片、粗滤口、粗滤片以及在出水口处安装有一个出水滤片,能够提升贴片主体的过滤效果,对水流进行多级过滤降低杂质的残留,通过设置粘合片,便于将贴片主体粘合在滴灌带内部。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镶贴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镶贴片的后视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镶贴片左视的示意图。
19.图中,1-贴片主体、2-连接片、3-进水口、4-进水滤片、5-迷宫流道、6-出水口、7-出水滤片、8-粗滤口、9-粗滤片、10-粘合片。
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内镶贴片,包括:贴片主体1、进水口3以及出水口6,贴片主体1正面左侧设有进水口3,贴片主体1左端连接有连接片2;
22.连接片2正面开设有粗滤口8,粗滤口8中间安装有粗滤片9;
23.贴片主体1正面右侧设有出水口6,出水口6中间安装有出水滤片7。
24.贴片主体1正面中间开设有迷宫流道5,迷宫流道5左端与进水口3连通,其右端与出水口6连通。
25.进水口3中间安装有进水滤片4,进水口3左端与粗滤口8右端连通,贴片主体1背面中间安装有粘合片10,进水滤片4能够对进入进水口3处的水流过滤。
26.粘合片10为一种3m9471le双面防水粘合贴,粘合片10背面与贴片主体1背面粘合,贴片主体1可通过粘合片10粘合在滴灌带内部。
27.进水滤片4、出水滤片7以及粗滤片9的前后表面分别贯通开设有多个菱形滤孔,进水滤片4的材质、出水滤片7的材质以及粗滤片9的材质均为一种pe塑料,粗滤片9能够对水流进行粗滤。
28.粗滤片9处的滤孔孔径大于进水滤片4处的滤孔孔径,进水滤片4处的滤孔孔径大于出水滤片7处的滤孔孔径,贴片主体1的制造材料为一种pe塑料,pe塑料具有良好的耐用效果。
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为了解决上述实用新型内部的滴片只在进水口
处安装有一个过滤窗,在实验中发现,单纯只使用一个过滤窗的进水口,在过滤水流的过程中过滤效果不佳,水流中还是容易残留部分杂质的问题,在使用时,由于贴片主体1左端连接有连接片2,粗滤片9正面开设有粗滤口8,粗滤口8中间安装有粗滤片9,且粗滤片9处的滤孔孔径大于进水滤片4处的滤孔孔径,进水滤片4处的滤孔孔径大于出水滤片7处的滤孔孔径,继而水流可通过粗滤口8进入连接片2处,经过粗滤片9进行第一次粗滤后进入进水口3处,经过进水滤片4进行二次过滤后进入迷宫流道5内,然后通过迷宫流道5进入出水口6处,经过出水滤片7第三次过滤后流出,通过上述步骤,最终的效果是能够提升贴片主体1的过滤效果,对水流进行多级过滤降低杂质的残留。
3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为了使贴片主体1便于安装在滴灌带内部,在贴片主体1背面中间安装有粘合片10,且粘合片10为一种3m9471le双面防水粘合贴,继而在使用时,贴片主体1可通过粘合片10粘合在滴灌带内部。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内镶贴片,包括:贴片主体(1)、进水口(3)以及出水口(6),所述贴片主体(1)正面左侧设有进水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主体(1)左端连接有连接片(2);所述连接片(2)正面开设有粗滤口(8),所述粗滤口(8)中间安装有粗滤片(9);所述贴片主体(1)正面右侧设有出水口(6),所述出水口(6)中间安装有出水滤片(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镶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主体(1)正面中间开设有迷宫流道(5),所述迷宫流道(5)左端与进水口(3)连通,其右端与出水口(6)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镶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3)中间安装有进水滤片(4),所述进水口(3)左端与粗滤口(8)右端连通,所述贴片主体(1)背面中间安装有粘合片(1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镶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片(10)为一种3m9471le双面防水粘合贴,所述粘合片(10)背面与贴片主体(1)背面粘合。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镶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滤片(4)、出水滤片(7)以及粗滤片(9)的前后表面分别贯通开设有多个菱形滤孔,所述进水滤片(4)的材质、出水滤片(7)的材质以及粗滤片(9)的材质均为一种pe塑料。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镶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滤片(9)处的滤孔孔径大于进水滤片(4)处的滤孔孔径,所述进水滤片(4)处的滤孔孔径大于出水滤片(7)处的滤孔孔径,所述贴片主体(1)的制造材料为一种pe塑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镶贴片,包括:贴片主体、进水口以及出水口,贴片主体正面左侧设有进水口,贴片主体左端连接有连接片,连接片正面开设有粗滤口,粗滤口中间安装有粗滤片,贴片主体正面右侧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中间安装有出水滤片,贴片主体正面中间开设有迷宫流道,迷宫流道左端与进水口连通,其右端与出水口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连接片、粗滤口、粗滤片以及在出水口处安装有一个出水滤片,能够提升贴片主体的过滤效果,对水流进行多级过滤降低杂质的残留,通过设置粘合片,便于将贴片主体粘合在滴灌带内部。合在滴灌带内部。合在滴灌带内部。


技术研发人员:袁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鑫昊润节水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8
技术公布日:2023/3/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