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矿山修复的植物穴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85113发布日期:2023-04-19 02:35阅读:72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矿山修复的植物穴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环境治理,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矿山修复的植物穴植装置。


背景技术:

1、以往在采矿过程中,由于环境保护意识差,导致矿山表层土壤和植被破坏,废弃后极易出现塌方、水土流失、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也易导致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和生物多样性损失等生态环境问题。矿山开采后通过自然演替恢复土壤生态系统到原始状态需要数百年,因此亟需开发相应的矿山快速修复技术。

2、目前矿山植被修复常用的基质喷播、基质袋、植生毯等技术多用于草本植物种植,基质层较浅,保水保墒能力有限,难以种植乔灌木,存在植物存活率低、植物种类单一、生态袋易从边坡滑落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矿山修复的植物穴植装置,旨在解决上述现有基质喷播、基质生态袋、植生毯等矿山植被修复技术存在植物存活率低、植物种类单一、生态袋易滑落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应用于矿山修复的植物穴植装置,包括基质桶、基质袋和护板,所述基质桶能够置于开凿在矿山上的穴坑内,所述基质袋设置于基质桶的顶部,所述基质桶及基质袋内均填装修复基质;所述基质袋为环形,所述基质袋的上表面间隔设有多个扦插孔,用于插入藤类扦插苗;所述基质袋的中部通孔设有能够植入基质桶内的乔灌木;所述护板设置于基质袋的外侧、且与基质桶顶部相连,用于蓄水及保温保墒。

4、优选的,所述基质桶为上下开口的圆筒状,所述基质袋的外圆与基质桶的内径相匹配;所述基质桶的上端通过卡接结构与护板的下端相连。

5、优选的,所述护板为上大下小的圆锥状,所述护板的上端开口为倾斜的椭圆形、下端开口为圆形,所述护板侧壁高的一侧朝向山体。

6、优选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插杆和带有插孔的插块,所述插杆固定于护板的下端,所述插块设置于基质桶的上端外壁上,所述插杆的下端与插块的插孔紧配合;所述插杆的上端设有内嵌于护板内的限位台;所述卡接结构为多套、且间隔设置于基质桶及护板的四周。

7、优选的,所述基质袋由长条形袋体的首尾通过纽扣连接而成。

8、优选的,所述基质袋的修复基质内混有草本植物的种子。

9、优选的,所述乔灌木为刺槐或泡桐,所述草本植物为狗牙根或波斯菊,所述藤类扦插苗为葛藤或爬山虎。

10、优选的,所述修复基质为污泥-秸秆混合发酵基质。

11、优选的,所述基质桶、基质袋和护板均由可降解材质制作而成。

12、优选的,所述基质桶和护板采用竹制或木质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基质袋采用土工布或无纺布制作而成。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矿山边坡上凿出多排穴坑,将装有修复基质的基质桶埋于穴坑内,并在基质桶的顶部放置环形基质袋,基质桶及基质袋内的修复基质能够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可在基质袋上表面的扦插孔内插入藤类扦插苗,并贯穿基质袋中部孔在基质桶内种植乔灌木,基质袋可防止坡面雨水冲刷;并借助护板进行蓄水,可截留部分坡面水土的同时,又能及时排水不至于积水,还可以支撑基质袋,使之不易从边坡上滑落,同时对基质袋及基质桶进行保温保墒,为植物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同时,由可降解材质制作而成的基质桶、基质袋和护板降解后成为改良边坡土壤的有机质。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实现矿山的植被恢复,生态修复效果良好,绿化成本低,方便推广应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矿山修复的植物穴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质桶、基质袋和护板,所述基质桶能够置于开凿在矿山上的穴坑内,所述基质袋设置于基质桶的顶部,所述基质桶及基质袋内均填装修复基质;所述基质袋为环形,所述基质袋的上表面间隔设有多个扦插孔,用于插入藤类扦插苗;所述基质袋的中部通孔设有能够植入基质桶内的乔灌木;所述护板设置于基质袋的外侧、且与基质桶顶部相连,用于蓄水及保温保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矿山修复的植物穴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桶为上下开口的圆筒状,所述基质袋的外圆与基质桶的内径相匹配;所述基质桶的上端通过卡接结构与护板的下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矿山修复的植物穴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为上大下小的圆锥状,所述护板的上端开口为倾斜的椭圆形、下端开口为圆形,所述护板侧壁高的一侧朝向山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矿山修复的植物穴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包括插杆和带有插孔的插块,所述插杆固定于护板的下端,所述插块设置于基质桶的上端外壁上,所述插杆的下端与插块的插孔紧配合;所述插杆的上端设有内嵌于护板内的限位台;所述卡接结构为多套、且间隔设置于基质桶及护板的四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矿山修复的植物穴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袋由长条形袋体的首尾通过纽扣连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矿山修复的植物穴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袋的修复基质内混有草本植物的种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矿山修复的植物穴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乔灌木为刺槐或泡桐,所述草本植物为狗牙根或波斯菊,所述藤类扦插苗为葛藤或爬山虎。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矿山修复的植物穴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桶、基质袋和护板均由可降解材质制作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矿山修复的植物穴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桶和护板采用竹制或木质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基质袋采用土工布或无纺布制作而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矿山修复的植物穴植装置,属于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包括基质桶、基质袋和护板,基质桶置于矿山上的穴坑内,基质袋及护板设于基质桶顶部,基质桶及基质袋内填装为植物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的修复基质;环形基质袋的上表面间隔设有多个扦插孔;乔灌木贯穿基质袋中部通孔植入基质桶内;护板设于基质袋的外侧、且与基质桶顶部相连。通过在矿山边坡上凿出多排穴坑,将装有修复基质的基质桶埋于穴坑内,在基质袋上的扦插孔内插入藤类扦插苗,并在基质桶内种植乔灌木,借助顶部护板进行蓄水,对基质袋及基质桶保温保墒,为植物生长创造有利条件。本技术具有保水保墒、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植物成活率的优点,生态修复效果良好。

技术研发人员:冉景,高卫民,朱巧红,程寒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