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存活率的树木移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68554发布日期:2023-07-05 15:32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提高存活率的树木移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树木移栽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提高存活率的树木移植装置。


背景技术:

1、园林绿化在种植树木的过程中,往往会采用移植的方式,从其他地方将成长过程中的数目进行运输至该园林绿化处进行种植,从而在树木移植的过程中,需要对树木进行保护,进而需要使用树木移植装置。

2、现有的数目移植装置大多都是利用防护套对树木根部进行保护,但是长途运输,水分流失较快,从而影响数目移植的存活率,同时长途运输颠簸容易造成树木根部受损进一步的降低了存活率。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可提高存活率的树木移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存活率的树木移植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提高存活率的树木移植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铰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腔均固定有胶垫,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壁均安装有气囊,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壁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通过气管分别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的气囊连通,所述气管的外壁固定有气压传感器,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箱和液泵,所述液泵的一端和水箱连通,所述胶垫为双层空腔结构,所述胶垫的内侧壁开设有孔洞,所述液泵的另一端通过导管分别和两个所述胶垫空腔连通,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气泵能够对气囊进行充气,从而使得气囊膨胀,从而对树木尾部形成保护,水箱内提前补水,并且导入一定的营养液,启动液泵抽取水箱内的水进入胶垫的空腔内,然后通过胶垫内壁的孔洞喷向树木根部,从而实现补水和补充营养液。

4、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气压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和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气泵和液泵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能够定期的启动液泵实现定期抽水进行补水,同时气压传感器能够检测气囊内的气压,从而在气体不足时,及时补充气体,保证膨胀度。

6、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管的外壁靠近气泵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单向阀。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向阀的设置,避免气体回流。

8、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一侧壁均开设有缺口且缺口内安装有弧形气囊。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气囊能够对树木外壁形成保护,避免缺口对树木外壁造成磨损。

10、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孔洞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孔洞均匀分布于胶垫的内壁。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对树木根部土壤补水的均匀性。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13、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可提高存活率的树木移植装置,通过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对树木根部进行包裹形成保护,在树木移植运输的过程中,同时能够定期进行喷洒水进行保湿,而且保持的过程中能够伴随营养液的补充,从而提升了树木移植的存活率;

14、同时通过气囊的设置能够在运输过程中对颠簸造成的冲击进行缓冲,进一步的保护了树木根部,避免土壤松动,同时能够在气体不足时自动补充气体,保证气囊缓冲的效果,进而保证对根部的持续性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提高存活率的树木移植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铰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腔均固定有胶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存活率的树木移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和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气泵和液泵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存活率的树木移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的外壁靠近气泵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单向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存活率的树木移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一侧壁均开设有缺口且缺口内安装有弧形气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存活率的树木移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孔洞均匀分布于胶垫的内壁。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树木移栽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提高存活率的树木移植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的外壁铰接有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腔均固定有胶垫,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壁均安装有气囊,第一壳体的一侧壁固定安装有气泵,气泵通过气管分别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的气囊连通,气管的外壁固定有气压传感器。本申请通过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对树木根部进行包裹形成保护,在树木移植运输的过程中,同时能够定期进行喷洒水进行保湿,而且保持的过程中能够伴随营养液的补充,从而提升了树木移植的存活率。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古丽江·移河山
技术研发日:2022112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