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蚊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43711发布日期:2023-05-05 14:30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灭蚊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灭蚊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灭蚊灯。


背景技术:

1、电子灭蚊灯是利用蚊子趋光、随气流而动、对温度敏感、喜群聚的习性研制出的一种环保无污染的高效捕杀工具,电子灭蚊灯由于在使用时,不需要采用任何化学灭蚊物质,是一种相对环保的灭蚊方式,其具有结构简单、售价低廉、美观大方、体积小、耗电省等特点。

2、目前的,电子灭蚊灯一般为圆筒状结构,采用光线吸引蚊虫进入灭蚊灯内部,然后通过负压装置放置蚊虫逃逸,使得蚊虫无法进食,从而达到灭蚊的目的,但是,这种灭蚊灯普遍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和放置,在野外露营时,电子灭蚊灯占用较大的携带空间,同时,在放置灭蚊灯时需要放置到平坦的地方,因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灭蚊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灭蚊灯,以解决目前的电子灭蚊灯体积大不便携带和放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灭蚊灯,所述灭蚊灯包括:

4、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为扁平状壳体结构,其外壁为网状结构;

5、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为扁平状壳体结构,其外壁为网状结构,所述第二外壳和所述第一外壳的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卡扣组件可拆卸连接;

6、电极片,所述电极片设于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内,所述电极片电性连接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有电池;

7、灯板,所述灯板设于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内以产生诱蚊光线,所述灯板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壳包括:

9、第一底壳,所述第一底壳上设置有第一网格,所述第一网格呈扇形设置,所述第一底壳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槽;

10、第一上壳,所述第一上壳和所述第一底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壳上设置有第二网格,所述第二网格呈扇形设置,所述第一上壳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槽;

11、所述第二外壳包括:

12、第二底壳,所述第二底壳上设置有第三网格,所述第三网格呈扇形设置,所述第二底壳上设置有第三固定槽;

13、第二上壳,所述第二上壳和所述第二底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壳上设置有第四网格,所述第四网格呈扇形设置,所述第二上壳上设置有第四固定槽。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壳还包括第一灯罩,所述第一灯罩通过卡扣结构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一外壳上;

15、所述第二外壳还包括第二灯罩,所述第二灯罩的结构与所述第一灯罩的结构相同。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上壳上还设置有卡扣槽以安装卡扣组件,所述卡扣槽上设置有卡扣孔,所述第一上壳上设置有锁扣,所述锁扣为勾状结构,所述卡扣组件包括:

17、卡扣限位轴,所述卡扣限位轴上设置有卡扣倒钩,所述卡扣倒钩为倒钩结构以连接锁扣,所述卡扣倒钩自身轴线滑动连接于所述卡扣槽内,所述卡扣倒钩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外壳的外侧;

18、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卡扣倒钩上,所述复位弹簧一端抵接在所述卡扣倒钩上,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卡扣槽上。

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壳上还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为方形块状,所述导向块远离所述第一上壳的一端设置有倒角,所述第二底壳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合并时,所述导向块插入所述导向孔内。

20、进一步的,所述电极片包括:

21、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主电极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主电极上的若干第一分支电极;

22、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第二主电极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主电极上的若干第二分支电极,所述第一分支电极和所述第二分支电极交叉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上的正负极。

2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上还设置有夹块。

24、进一步的,所述夹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内,其所述夹块与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还设置有压簧。

25、进一步的,所述夹块上还设置有防滑垫。

2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灭蚊灯通过将灭蚊灯设置成扁平状,通过内置的电极片电杀蚊虫,使得灭蚊灯的体积较小,使其便于携带,同时,灭蚊灯可以通过夹持的方式固定在野外树枝或其他支架上,还可以放置在平地,使得其便于放置。



技术特征:

1.一种灭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蚊灯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还包括第一灯罩,所述第一灯罩通过卡扣结构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一外壳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壳上还设置有卡扣槽以安装卡扣组件,所述卡扣槽上设置有卡扣孔,所述第一上壳上设置有锁扣,所述锁扣为勾状结构,所述卡扣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壳上还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为方形块状,所述导向块远离所述第一上壳的一端设置有倒角,所述第二底壳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合并时,所述导向块插入所述导向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灭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上还设置有夹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灭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内,其所述夹块与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还设置有压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灭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块上还设置有防滑垫。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灭蚊器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灭蚊灯,所述灭蚊灯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为扁平状壳体结构,其外壁为网状结构;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为扁平状壳体结构,其外壁为网状结构,所述第二外壳和所述第一外壳的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卡扣组件可拆卸连接;电极片,所述电极片设于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内,所述电极片电性连接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有电池;灯板,所述灯板设于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内以产生诱蚊光线,所述灯板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本技术使其便于携带,同时,灭蚊灯可以通过夹持的方式固定在野外树枝或其他支架上,还可以放置在平地,使得其便于放置。

技术研发人员:马佩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品尚居家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