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捕灭蝇蚊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12240发布日期:2023-04-21 15:37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捕灭蝇蚊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捕灭蝇蚊器,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捕灭蝇蚊器。


背景技术:

1、目前捕灭蝇蚊器是家庭或者工厂中常用的室内灭蚊设备,其基本原理是用光线引诱虫蝇,诱使虫蝇靠近灭蝇灯灯管,使昆虫接触灭蝇灯附近的高压电栅栏或粘蝇纸,将其电死或粘粘困死,在现有的家庭中基本是必备的电器,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会发现基本使用该电器是在夏季或者秋季等蚊虫较多的气候中使用,其他时间基本属于闲置电器,尤其是在较冷冬季和春季,基本只能在家庭中占用空间,所以需要设计一种在较冷冬季或春季也可以用到的捕灭蝇蚊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功能捕灭蝇蚊器,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多功能捕灭蝇蚊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框壳和风机壳,所述风机壳设置在框壳的一侧,且风机壳与框壳固定连接,所述框壳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捕灭机构,所述捕灭机构的后端面固定安装有电加热管,所述风机壳的内部安装有风机组。

4、进一步的,所述框壳的后端面安装有背板,所述背板与框壳固定连接,且背板上开设有格栅出风口,所述框壳的前端面安装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与框壳固定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风机壳朝向框壳的一侧开设有排风槽,且风机壳的上端面还开设有散热槽。

6、进一步的,所述捕灭机构包括凹形板、诱导灯和高压电网,所述诱导灯安装在凹形板的中部,所述高压电网固定安装在凹形板的前端面。

7、进一步的,所述凹形板的内侧面上安装有反光板,所述反光板与凹形板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凹形板的后端面设置有与格栅出风口相对应的弧形导流板,所述弧形导流板与凹形板一体成型。

9、进一步的,所述风机组包括电机和风扇轮,所述风扇轮设置在电机的下端,且风扇轮与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方便在夏季或者秋季等蚊虫较多的气候中使用捕灭蚊虫的功能,同时在春冬季节使用暖风的功能,这样就可以保证设备在台面上每个季节都可以使用到,避免出现闲置或者占用空间的情况,同时通过凹形板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高压电网和电加热管来满足两种需求,将两种功能元件同时集成在同一壳体中,使用起来更加灵巧和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捕灭蝇蚊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包括框壳(11)和风机壳(12),所述风机壳(12)设置在框壳(11)的一侧,且风机壳(12)与框壳(11)固定连接,所述框壳(11)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捕灭机构(2),所述捕灭机构(2)的后端面固定安装有电加热管(3),所述风机壳(12)的内部安装有风机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捕灭蝇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壳(11)的后端面安装有背板(111),所述背板(111)与框壳(11)固定连接,且背板(111)上开设有格栅出风口(112),所述框壳(11)的前端面安装有收集槽(113),所述收集槽(113)与框壳(1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捕灭蝇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壳(12)朝向框壳(11)的一侧开设有排风槽(121),且风机壳(12)的上端面还开设有散热槽(1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捕灭蝇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捕灭机构(2)包括凹形板(21)、诱导灯(22)和高压电网(23),所述诱导灯(22)安装在凹形板(21)的中部,所述高压电网(23)固定安装在凹形板(21)的前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捕灭蝇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板(21)的内侧面上安装有反光板(211),所述反光板(211)与凹形板(2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捕灭蝇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板(21)的后端面设置有与格栅出风口(112)相对应的弧形导流板(212),所述弧形导流板(212)与凹形板(21)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捕灭蝇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4)包括电机(41)和风扇轮(42),所述风扇轮(42)设置在电机(41)的下端,且风扇轮(42)与电机(41)的输出端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捕灭蝇蚊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框壳和风机壳,所述风机壳设置在框壳的一侧,且风机壳与框壳固定连接,所述框壳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捕灭机构,所述捕灭机构的后端面固定安装有电加热管,所述风机壳的内部安装有风机组,本技术方便在夏季或者秋季等蚊虫较多的气候中使用捕灭蚊虫的功能,同时在春冬季节使用暖风的功能,这样就可以保证设备在台面上每个季节都可以使用到,避免出现闲置或者占用空间的情况,同时通过凹形板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高压电网和电加热管来满足两种需求,将两种功能元件同时集成在同一壳体中,使用起来更加灵巧和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陈珍,戴祖腾,贺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厦门海关口岸门诊部)
技术研发日:20221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