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治理用植被恢复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25886发布日期:2023-06-09 23:18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边坡治理用植被恢复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边坡治理,具体涉及一种边坡治理用植被恢复单元。


背景技术:

1、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获得了巨大的开发和利用大自然的能力。目前公路、铁路、水利、电力、矿山等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要大量挖方、填方,形成了大量的裸露边坡。而裸露边坡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局部小气候的恶化及生物链的破坏等。边坡治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边坡的稳定性,以减少上述环境问题发生的可能。边坡治理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在边坡支护结构表面恢复植被,从而加强边坡稳固性和可持续性。

2、现有的植被恢复体系主要由植被恢复客土、掺入植被恢复客土中的草种和水、覆盖于植被恢复客土上表面的无纺布层组成。施工时,植被恢复客土、草种和水混合后铺于坡面,再将无纺布层铺于客土上表面。但是气候干燥地区施工后常常由于植被恢复客土与坡面的结合力不足,导致部分植被恢复客土与坡面脱离,草种根系无法深扎于坡面土壤中,造成植被恢复部分失效的可能性大,需要重复施工,植被恢复成本增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可靠的边坡治理用植被恢复单元,解决在气候干燥地区植被恢复体系中植被恢复客土与坡面的结合力不足的问题,大大降低植被恢复一次施工的失效率,减少重复施工,从而减小施工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边坡治理用植被恢复单元,包括支撑载体、掺入了草种和水的植被恢复客土、无纺布层,其技术要点是:所述支撑载体由矩形框架、设于矩形框架中的网格状分隔板、设于网格状分隔板底部的多个y向支撑梁组成,所述y向支撑梁和矩形框架的底面设有连通的蛇形凹槽,所述蛇形凹槽的底面嵌装蛇形水管,所述网格状分隔板将矩形框架分隔成多个填充植被恢复客土的长方体状容腔,矩形框架的四角设有锚杆固定孔,锚杆固定孔中穿设锚杆并利用锚杆将无纺布层固定于植被恢复客土表面,所述y向支撑梁和矩形框架的底面另设有多条x向卡槽,所述x向卡槽中设有x向伴热带,所述x向伴热带的顶面与蛇形水管底面接触,所述蛇形水管的表面均匀设有透水小孔。

4、上述的边坡治理用植被恢复单元,所述网格状分隔板上设有多个连通相邻两个长方体状容腔的水平过水孔,以便于雨水的流通。

5、上述的边坡治理用植被恢复单元,所述矩形框架的顶面均匀设有多个垂直透气孔,以避免矩形框架底面土壤板结。

6、上述的边坡治理用植被恢复单元,所述蛇形凹槽由设于y向支撑梁底面的y向凹槽ⅰ、设于矩形框架的y向边框底面的y向凹槽ⅱ、设于矩形框架的x向边框底面的x向凹槽构成,所述y向凹槽ⅰ的两端分别与x向凹槽连通,y向凹槽ⅱ一端与x向凹槽连通,另一端弯曲并引至矩形框架侧面用于与相邻单元的y向凹槽ⅱ连通。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1、采用支撑载体固定植被恢复客土所在坡面位置,支撑载体底面通过设置蛇形凹槽配置蛇形水管,由于蛇形水管的表面均匀设有透水小孔,通过蛇形水管和透水小孔均匀补水至植被恢复客土与坡面的结合面,以保证两者的结合力,保持湿润状态,解决了在气候干燥地区植被恢复体系中植被恢复客土与坡面的结合力不足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植被恢复一次施工的失效率,减少了重复施工,从而减小了施工成本。

9、2、通过设置x向伴热带,避免气温较低时蛇形水管出现冻结,从而保证了蛇形水管正常长期使用。

10、3、通过设置锚杆固定孔并穿设锚杆,一方面锚杆将无纺布层固定于植被恢复客土表面,对其进行前期防护,另一方面锚杆下端固定于坡面上,保证了支撑载体在坡面的稳定性,从而避免了客土流失。



技术特征:

1.一种边坡治理用植被恢复单元,包括支撑载体、掺入了草种和水的植被恢复客土、无纺布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载体由矩形框架、设于矩形框架中的网格状分隔板、设于网格状分隔板底部的多个y向支撑梁组成,所述y向支撑梁和矩形框架的底面设有连通的蛇形凹槽,所述蛇形凹槽的底面嵌装蛇形水管,所述网格状分隔板将矩形框架分隔成多个填充植被恢复客土的长方体状容腔,矩形框架的四角设有锚杆固定孔,锚杆固定孔中穿设锚杆并利用锚杆将无纺布层固定于植被恢复客土表面,所述y向支撑梁和矩形框架的底面另设有多条x向卡槽,所述x向卡槽中设有x向伴热带,所述x向伴热带的顶面与蛇形水管底面接触,所述蛇形水管的表面均匀设有透水小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治理用植被恢复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状分隔板上设有多个连通相邻两个长方体状容腔的水平过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治理用植被恢复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的顶面均匀设有多个垂直透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治理用植被恢复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凹槽由设于y向支撑梁底面的y向凹槽ⅰ、设于矩形框架的y向边框底面的y向凹槽ⅱ、设于矩形框架的x向边框底面的x向凹槽构成,所述y向凹槽ⅰ的两端分别与x向凹槽连通,y向凹槽ⅱ一端与x向凹槽连通,另一端弯曲并引至矩形框架侧面用于与相邻单元的y向凹槽ⅱ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边坡治理用植被恢复单元,包括支撑载体、植被恢复客土、无纺布层,其技术要点是:支撑载体由矩形框架、网格状分隔板、Y向支撑梁组成,Y向支撑梁和矩形框架底面设有连通的蛇形凹槽,蛇形凹槽底面嵌装蛇形水管,网格状分隔板将矩形框架分隔成多个填充植被恢复客土的长方体状容腔,矩形框架的四角设有锚杆固定孔,锚杆固定孔中穿设锚杆固定无纺布层,Y向支撑梁和矩形框架的底面另设有多条X向卡槽,X向卡槽中设有X向伴热带,蛇形水管的表面均匀设有透水小孔。本技术解决了在气候干燥地区植被恢复体系中植被恢复客土与坡面的结合力不足的问题,大大降低植被恢复一次施工的失效率,减少重复施工,从而减小施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金艳芳,苑美玉,高雪,于洪岩,康海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风景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