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落地式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31089发布日期:2023-07-28 07:22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落地式大棚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大棚,特别是涉及一种落地式大棚。


背景技术:

1、大棚是一种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栽培、林木育苗、观赏树木培养、养殖经济动物等所使用的保温空间,大多为使用轻型钢管或管材等材料做骨架,并覆盖塑料薄膜而成为拱圆形的料棚,大棚一般覆盖的面积为1-3亩,管理方便,可进行多个棚大面积的覆盖,棚内的温度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大棚建造的形式有多种,其中单栋大棚的形式有拱圆形和屋脊形两种,大棚覆盖的面积大,土地利用充分,棚内温度高,温度稳定,缓冲力强,热效应较好,容易建造,且造价较低,是当前应用较广的保护设施,现有的落地式大棚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2、现有的落地式大棚在进行安装之前,会在大棚安装处的地面上提前浇筑钢筋混凝土台面,利用插销或螺栓将大棚加固在钢筋混凝土台面上,以保证大棚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抵抗不均匀沉降的能力,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钢筋混凝土台面和与之配合的插销或螺栓大多位于大棚的中部的支柱处,插销或螺栓提供的稳定性由中部向四周逐渐减弱,且大棚两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少,稳定性进一步减弱,装置的安全性不强,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落地式大棚。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落地式大棚,通过设置的活动杆、滑槽、滑块和转动槽等,使多组活动杆能够分别插入大棚骨架底部的对应位置处,再转动支杆,使支杆带动螺栓槽与活动杆相互啮合,大棚骨架、活动杆和支杆之间形成三角形支撑部,提高大棚骨架两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同时利用螺栓槽内部设置的螺栓与钢筋混凝土台面连接,从而达到对大棚骨架、活动杆和支杆的位置进行加固的目的,避免了钢筋混凝土台面和与之配合的插销或螺栓大多位于大棚的中部的支柱处,插销或螺栓提供的稳定性由中部向四周逐渐减弱,且大棚两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少,稳定性进一步减弱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落地式大棚,包括大棚骨架,所述大棚骨架底端皆贯穿设置有两组活动杆,且两组活动杆之间为相互对称设置,两组活动杆两侧皆开设有四组滑槽,且滑槽内部皆滑动设置有滑块,且滑块外侧末端贯穿滑槽外侧表面并连接设置有转动槽,转动槽内壁设置有转轴,且转轴表面套设有支杆,支杆外侧末端设置有螺栓槽,且螺栓槽顶端贯穿设置有转杆,转杆底端连接设置有螺栓,且螺栓贯穿螺栓槽底端表面。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杆的截面皆为工形,且末端两侧皆开设有与转杆和螺栓相互贴合的弧形孔,设置在活动杆两侧的四组螺栓槽表面皆开有两组槽孔,螺栓槽皆能够通过槽孔插入活动杆内部。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栓表面缠绕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贴合在螺栓表面上,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螺栓槽内壁底端。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杆外壁皆等距环绕开设有多组凹槽。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外壁表面环绕开设有多组弹簧槽,且弹簧槽外侧表面皆贯穿设置有多组插销,弹簧槽内部皆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皆连接在弹簧槽内壁表面上,第二弹簧的另一端皆连接在插销内侧末端表面上;

7、所述支杆内壁表面环绕开设有多组插槽,且插槽内部皆能够插入插销。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销外侧末端皆设置为弧形,插槽皆设置为与插销相互配合的弧形槽。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外壁表面设置有不少于两组的插销,支杆内壁表面开设有与插销数量相同的插槽。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1、1、通过设置的活动杆、滑槽、滑块和转动槽等,有效避免了钢筋混凝土台面和与之配合的插销或螺栓大多位于大棚的中部的支柱处,插销或螺栓提供的稳定性由中部向四周逐渐减弱,且大棚两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少,稳定性进一步减弱的问题,使多组活动杆能够分别插入大棚骨架底部的对应位置处,再转动支杆,使支杆带动螺栓槽与活动杆相互啮合,大棚骨架、活动杆和支杆之间形成三角形支撑部,提高大棚骨架两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同时利用螺栓槽内部设置的螺栓与钢筋混凝土台面连接,从而达到对大棚骨架、活动杆和支杆的位置进行加固的目的,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12、2、通过设置的弹簧槽、插销、第二弹簧和插槽,使支杆在转轴的限制下在转动槽内部转动完成后,第二弹簧能够推动插销从弹簧槽内部弹出并插入插槽内部,插销配合插槽对支杆的位置进行限制,从而达到对支杆的位置进行预限制,避免在使用螺栓进行加固的过程中支杆发生偏移的目的,提高了使用装置时的便捷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落地式大棚,包括大棚骨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骨架(1)底端皆贯穿设置有两组活动杆(2),且两组活动杆(2)之间为相互对称设置,两组活动杆(2)两侧皆开设有四组滑槽(31),且滑槽(31)内部皆滑动设置有滑块(32),且滑块(32)外侧末端贯穿滑槽(31)外侧表面并连接设置有转动槽(33),转动槽(33)内壁设置有转轴(34),且转轴(34)表面套设有支杆(35),支杆(35)外侧末端设置有螺栓槽(36),且螺栓槽(36)顶端贯穿设置有转杆(37),转杆(37)底端连接设置有螺栓(38),且螺栓(38)贯穿螺栓槽(36)底端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落地式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2)的截面皆为工形,且末端两侧皆开设有与转杆(37)和螺栓(38)相互贴合的弧形孔,设置在活动杆(2)两侧的四组螺栓槽(36)表面皆开有两组槽孔,螺栓槽(36)皆能够通过槽孔插入活动杆(2)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落地式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38)表面缠绕设置有第一弹簧(39),第一弹簧(39)的一端贴合在螺栓(38)表面上,第一弹簧(39)的另一端连接在螺栓槽(36)内壁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落地式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37)外壁皆等距环绕开设有多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落地式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4)外壁表面环绕开设有多组弹簧槽(41),且弹簧槽(41)外侧表面皆贯穿设置有多组插销(42),弹簧槽(41)内部皆设置有第二弹簧(43),第二弹簧(43)的一端皆连接在弹簧槽(41)内壁表面上,第二弹簧(43)的另一端皆连接在插销(42)内侧末端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落地式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42)外侧末端皆设置为弧形,插槽(44)皆设置为与插销(42)相互配合的弧形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落地式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4)外壁表面设置有不少于两组的插销(42),支杆(35)内壁表面开设有与插销(42)数量相同的插槽(4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落地式大棚,包括大棚骨架,所述大棚骨架底端皆贯穿设置有两组活动杆,且两组活动杆之间为相互对称设置,两组活动杆两侧皆开设有四组滑槽,且滑槽内部皆滑动设置有滑块,且滑块外侧末端贯穿滑槽外侧表面并连接设置有转动槽,转动槽内壁设置有转轴,且转轴表面套设有支杆,支杆外侧末端设置有螺栓槽,且螺栓槽顶端贯穿设置有转杆,转杆底端连接设置有螺栓;通过设置的活动杆、滑槽、滑块和转动槽等,有效避免了钢筋混凝土台面和与之配合的插销或螺栓大多位于大棚的中部的支柱处,插销或螺栓提供的稳定性由中部向四周逐渐减弱,且大棚两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少,稳定性进一步减弱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见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菜实惠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