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使干泥炭藓复活萌发和繁育的方法

文档序号:34212468发布日期:2023-05-17 20:02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促使干泥炭藓复活萌发和繁育的方法

本申请涉及泥炭藓繁育,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促使干泥炭藓复活萌发和繁育的方法。


背景技术:

1、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环境挑战。有效控制碳排放,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

2、在目前的造炭泥炭藓中,泥炭藓(sphagnum)可能是储存碳最多的物种。泥炭藓虽然个体很小,但覆盖了超过1.5×108hm2的地球陆地表面,占陆地面积的1%。全世界一半以上的泥炭来自泥炭藓,它们占陆地碳储量的10%–15%。

3、泥炭藓是泥炭地的主要成分,它的固碳能力比其它陆生泥炭藓都要高。因其固碳、储碳、储水和酸化特性,作为泥炭地“有效的生态系统工程师”,泥炭藓在泥炭地的碳汇功能、过滤淡水、土壤调节及保护土地免受洪水侵袭等方面具有独特和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对生态系统维持和全球气候调节至关重要。

4、通过泥炭藓的培养和种植可以实现用可再生的泥炭藓替代泥炭,从而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和修复受损的泥炭地生态系统。随着其化学成分的深入研究及利用,泥炭藓在医药、高端农业基质、土壤调节、生态污染监测、重金属污染治理等行业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一类具有重要生态、经济和科学价值的碳封存泥炭藓。

5、但是,一直以来人们对泥炭藓的利用都以收获野生资源为主,对泥炭地的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急需开展泥炭藓野外回归及泥炭地恢复。不论是泥炭地恢复或是进行高价值应用都需要人工繁育,而当前泥炭藓种植最大的瓶颈在于繁殖苗的来源、寿命和成本。因此,实现泥炭藓的快速人工繁育成为了目前各个国家的研究热点之一。

6、目前泥炭藓的繁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孢子采用组织培养基萌发培养,但是,这种方法孢子获取不易、程序复杂,苗木培育成本高;另一种是利用新鲜泥炭藓的配子体进行无性繁殖,以5–10cm的鲜泥炭藓配子体或1–2cm的泥炭藓配子体头状体作为繁殖体进行无性繁殖最有成效,但是存在将配子体头状体取走后,剩余部分存活困难,恢复不易、繁殖率低,繁殖材料保存不易。

7、综上,上述两种繁殖方式所采用的繁殖材料均为新鲜材料,繁殖材料数量少、不易保存,获取繁殖材料对野生资源破坏大。

8、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促使干泥炭藓复活萌发和繁育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泥炭藓繁殖材料保存较难、繁育过程较复杂、繁殖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促使干泥炭藓复活萌发和繁育的方法,包括:选择干泥炭藓作为培养材料,并对所述干泥炭藓进行预处理;按照预设的培养条件,培育所述干泥炭藓,直至所述干泥炭藓萌发出丝状体。

3、现有的干泥炭藓的繁育方法采用的都是活的泥炭藓材料(鲜泥炭藓)或者孢子等类似种子的繁殖材料,这种繁殖方式存在鲜泥炭藓或孢子保存较难、繁育过程较复杂、繁殖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而本申请采用干的泥炭藓作为培养材料,并对所述干泥炭藓进行预处理,然后按照预设的培养条件,培育所述干泥炭藓,直至所述干泥炭藓萌发出丝状体,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具有繁殖材料易保存、繁育过程较简单、繁殖效率较高的有益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促使干泥炭藓复活萌发和繁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干泥炭藓作为培养材料,并对所述干泥炭藓进行预处理,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培育所述干泥炭藓,直至所述干泥炭藓萌发出丝状体,包括持续执行以下步骤,直至所述干泥炭藓萌发出丝状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干泥炭藓平铺到设置有透明盖子的第一培养箱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预设时段之后,将挤压出的水溶液及泥炭藓剩余物一起浇到所述第一培养箱中的所述泥炭藓中,保持所述泥炭藓处于潮湿状态,其中,所述预设时段为7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培育所述干泥炭藓,直至所述干泥炭藓萌发出丝状体,还包括:每间隔预设间隔时段,打开所述透明盖子,通风透气预设的通风时段,并雾状喷水3至10秒保持所述泥炭藓潮湿,然后盖好所述透明盖子,其中,所述预设间隔时段为3或4天,所述预设的通风时段为1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萌发出丝状体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增加雾状喷水次数,每间隔2至3天雾状喷水1次,直至所述第一培养箱中的表面层的所述泥炭藓萌发比率超过8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培养箱中的表面层的所述泥炭藓萌发比率超过80%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重复以下步骤,直至所述第一培养箱中的所述泥炭藓全萌发:将萌发的所述泥炭藓移植到第二培养箱中继续培养,并将所述第一培养箱中剩下的所述泥炭藓继续培养至萌发,其中,所述第二培养箱中容纳有复水处理过的泥炭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萌发的所述泥炭藓移植到第二培养箱中继续培养,包括:在所述第二培养箱下面垫上发热垫,将所述发热垫的温度保持在预设温度范围内,并每间隔预设天数向所述第二培养箱中的泥炭藓雾状喷施预设浓度的尿素水溶液,连续喷施3至4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温度范围为19℃至20℃,所述预设天数为10天,所述预设浓度为1.5‰。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萌发的所述泥炭藓移植到第二培养箱中继续培养,还包括:在冬季,设置有第二培养箱的温室的内遮阳开2/3的面积,在夏季,所述内遮阳和外遮阳全开。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促使干泥炭藓复活萌发和繁育的方法,包括:选择干泥炭藓作为培养材料,并对所述干泥炭藓进行预处理;按照预设的培养条件,培育所述干泥炭藓,直至所述干泥炭藓萌发出丝状体。本申请解决了泥炭藓繁殖材料保存较难、繁育过程较复杂、繁殖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付玉嫔,尹艾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