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种子丸粒化生产装置

文档序号:35824566发布日期:2023-10-22 10:56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稻种子丸粒化生产装置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子丸粒化生产,具体涉及一种水稻种子丸粒化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农业生产中,为提高和保证水稻等作物种子播种后的发芽率,防止病害发生,常使用包衣种子,即在种粒外部包裹一层由药剂形成的药膜,以保护种子在土壤种不受病菌侵害,同时,为了便于机械化播种的实施,并给种子的生长提供营养,需要对种子进行丸粒化加工,即在种子外包裹固体粉料,使种子在形状、尺寸上基本相同,并在粉料提供种子生长所需要的影响物质。

2、cn210406139u专利公开了一种小粒种子丸粒化装置,具体包括种子存料仓、溶剂仓、粉剂送料仓、丸粒化包衣机构和干燥机构,种子经溶剂喷涂或浸泡后在和粉剂在丸粒化包衣机构中混合,使得粉剂沾合在种子表面,最终经过干燥形成产品。

3、然而上述丸粒化装置仍存在一定的缺陷,种子在进行溶剂喷涂过程中,存在喷涂不均匀的问题,上述专利为确保种子的被喷涂效果,进一步将种子浸泡在溶剂中,这就使得种子表面的溶剂过多不利于丸粒化操作。即上述专利中丸粒化装置中种子进行溶剂喷涂的操作中存在溶剂喷涂不均匀或者溶剂过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种子丸粒化生产装置,解决现有水稻种子丸粒化装置生产的种子丸粒化不均匀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稻种子丸粒化生产装置,包括:

3、进料斗,用于投放水稻种子;

4、振动输送机构,位于所述进料斗下方,用于输送水稻种子;

5、喷淋机构,位于所述振动输送结构上方,用于对水稻种子进行喷淋;

6、丸粒包衣机构,连接有粉剂进料斗,所述丸粒包衣机构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振动输送机构的水稻种子和来自所述粉剂进料斗的粉剂进行种子丸粒化操作;

7、干燥回转炉,用于对经丸粒包衣机构丸粒化操作后的种子进行干燥;其特征在于,

8、所述振动输送机构包括振动输送动力结构和与所述振动输送动力结构相连接的输送台,所述输送台底部为透水筛网;

9、所述输送台下侧安装有集水箱与所述透水筛网相对应。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喷淋板和与所述喷淋板相连接的供水管路;

11、所述喷淋板下侧设有若干喷淋头。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集水箱中设有供水泵与所述供水管路相连接。

1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输送台出料端下侧设有转料结构,所述转料结构包括转料斗和与所述转料斗相连接的输料管;

14、所述输料管另一端与所述丸粒包衣机构相连接。

1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输送台出料端与所述转料斗之间的高度为s,30cm≤s≤50cm。

1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丸粒化包衣机构包括滚筒式包衣室、电机和转轴,所述转轴设于所述滚筒式包衣室的中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转轴上设有多个搅拌杆。

1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粉剂进料斗上设有盖体。

1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干燥回转炉包括炉体、第一扬料板、第二扬料板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在所述炉体内壁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扬料板和所述第二扬料板分别与所述固定件可拆卸连接;

19、所述第一扬料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扬料板的长度;

20、所述第一扬料板和所述第二扬料板在所述炉体内交替设置。

2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扬料板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所述第二扬料板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三板块和第四板块;

22、所述第一板块和所述第二板块倾斜设置;

23、所述第三板块和所述第四板块倾斜设置。

2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干燥回转炉还包括进料导向板和出料导向板,沿所述炉体轴向,所述第一扬料板和所述第二扬料板位于所述进料导向板和所述出料导向板之间;

25、所述进料导向板和所述出料导向板均沿所述炉体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炉体内壁上。

26、本发明的水稻种子丸粒化生产装置,输送台底部为透水筛网;输送台下侧安装有集水箱与所述透水筛网相对应。如此设置,水稻种子经进料斗进料在透水筛网上,在振动输送动力结构的驱动下向下输送,同时喷淋机构对透水筛网上的水稻种子进行喷淋,振动输送的方式能够提升水中喷淋水的充分接触,确保种子表面均有水,多余的喷淋水经过透水筛网收集到下方的集水箱中,可以避免种子与水长时间接触,导致种子湿润多大的问题。而振动输送方式还可以将种子表面多余的水分进行震落,从而有利于保证种子表面具有适宜的湿润度并且湿润均匀,从而有利于提升种子丸粒均匀度。

27、本发明的水稻种子丸粒化生产装置,本发明的转料结构设置在输送台出料端下侧,转料结构包括转料斗和与所述转料斗相连接的输料管;输料管另一端与丸粒包衣机构相连接。输送台出料端与转料斗之间的高度为s,30cm≤s≤50cm。如此设置,可以确保种子在进入转料斗之前有一段空中散落的距离,一方面,如果种子表面仍具有较多水分,可以起到减少种子表面十分的作用。另一方面,减少转料斗出现堵料情况。

28、本发明的水稻种子丸粒化生产装置,本发明的将第一扬料板和第二扬料板分别设置为包括第一板块、第二板块和第三板块、第四板块,并且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之间、第三板块和第四板块之间倾斜设置,使得第一扬料板和第二扬料板在扬起丸粒化种子下落时,丸粒化种子经倾斜的第二板块、第四板块以一定的倾斜角度逐步洒落,形成连续料幕。从而可以避免物料直接撞击在扬料板上造成物料破碎,提高丸粒化种子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稻种子丸粒化生产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种子丸粒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机构(3)包括喷淋板(31)和与所述喷淋板(31)相连接的供水管路(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种子丸粒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24)中设有供水泵与所述供水管路(32)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水稻种子丸粒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台(22)出料端下侧设有转料结构(7),所述转料结构(7)包括转料斗(71)和与所述转料斗(71)相连接的输料管(7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稻种子丸粒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台(22)出料端与所述转料斗(71)之间的高度为s,30cm≤s≤50c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稻种子丸粒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丸粒化包衣机构(4)包括滚筒式包衣室(41)、电机(42)和转轴(43),所述转轴(43)设于所述滚筒式包衣室(41)的中部,所述电机(42)的输出端与所述转轴(43)连接,所述转轴(43)上设有多个搅拌杆(4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种子丸粒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剂进料斗(5)上设有盖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种子丸粒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回转炉(6)包括炉体(61)、第一扬料板(62)、第二扬料板(63)和固定件(64);所述固定件(64)在所述炉体(61)内壁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扬料板(62)和所述第二扬料板(63)分别与所述固定件(64)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扬料板(6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扬料板(63)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稻种子丸粒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扬料板(62)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板块(621)和第二板块(622),所述第二扬料板(63)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三板块(631)和第四板块(63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稻种子丸粒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回转炉(6)还包括进料导向板(65)和出料导向板(66),沿所述炉体(61)轴向,所述第一扬料板(62)和所述第二扬料板(63)位于所述进料导向板(65)和所述出料导向板(66)之间;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子丸粒化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种子丸粒化生产装置,包括:进料斗(1)、振动输送机构(2)、喷淋机构(3),丸粒包衣机构(4)、粉剂进料斗(5)和干燥回转炉(6),所述振动输送机构(2)包括振动输送动力结构(21)和与所述振动输送动力结构(21)相连接的输送台(22),所述输送台(22)底部为透水筛网(23);所述输送台(22)下侧安装有集水箱(24)与所述透水筛网(23)相对应。本发明的水稻种子丸粒化生产装置生产的丸粒化种子均匀度好。

技术研发人员:杜琪,耿雷跃,邹拓,张薇,谢瑞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