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循环的种子带智能培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34856666发布日期:2023-07-22 21:2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循环的种子带智能培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子培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循环的种子带智能培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种子带就是将精选过的种子按一定密度或要求均匀地排列、撒播或铺粘于一定宽度的基质上,如果需要的话,还可掺入一定量的肥料、杀虫剂等。窄的基质只有几厘米宽,在纱线的缠绕作用下基质将种子包卷起来形成粗纱状,称其为种子纱更为恰当;宽的基质可在1米左右,撒播种子后通过粘合或针刺复合上一层非织造布,成型是宽带状,其长短和宽窄可依据需要和操作要求确定。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种子带的种类不断增多,应用也更加广泛。

2、种子带这种种植方式在农业生产和草坪种植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农业生产成本的节约和增产增收以及草坪的高效快速种植方面,作用尤其明显,在今后仍将有更广泛的应用。

3、现有技术通常是将种子带布置在特定位置,需要经常对种子成长情况观察并进行浇水,但是现有技术中种子带也有其不足之处,无法自动保持湿润状态,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可自动维持种子最佳生长状态的培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自循环的种子带智能培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自循环的种子带智能培育装置,包括:若干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之间的若干配重部与设置在所述配重部上的若干培育部,所述固定支架连接有旋转支架,若干所述配重部通过若干支撑杆与所述旋转支架连接,所述旋转支架与固定支架通过电机旋转连接;

3、所述配重部包括:与所述支撑杆旋转连接的吊装组件,以及与所述吊装组件连接的储水组件;所述储水组件包括:储水箱与设置在所述储水箱上的插槽,所述插槽与所述储水箱为连通结构;所述储水箱上设置有若干单向进水阀;

4、所述培育部包括:放置板,开设在所述放置板上的若干放置槽,与所述放置板连接的盖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放置板下方的透水件,所述盖板通过连杆与所述放置板旋转连接;所述透水件包括:与所述放置板固定连接的连接板,设置在所述连接板内的若干透水管道,若干所述透水管道与若干所述放置槽对应设置且连通;所述透水件与所述插槽可配合插接;

5、所述透水件一侧设置有限位端,另一侧设置有拆卸端。

6、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单向进水阀设置在所述储水箱外壁,所述单向进水阀的打开方向为朝向储水箱内部的方向。

7、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吊装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支撑杆外部的若干吊装环,与所述吊装环固定连接的吊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储水箱外部的吊装器;所述吊装器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吊杆通过所述限位孔与所述吊装器旋转连接。

8、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端和所述拆卸端均为倒凸形结构,所述限位端与所述拆卸端一侧均设置有防护垫;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螺杆,所述拆卸端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与所述螺杆相匹配的螺纹。

9、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一侧设置有卡扣,所述放置板同侧设置有与所述卡扣对应的卡槽。

10、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若干所述固定支架之间设置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长度大于所述放置板的长度。

11、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盖板内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感应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培育部的实时温度,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感应器用于感应所述培育部内部的二氧化碳含量。

12、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盖板外壁设置有光传感器,所述放置槽内部设置有土壤ph传感器,所述光传感器用于感应阳光对所述培育部的光照强度,所述土壤ph传感器用于探测土壤的ph值变化。

13、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有温度通信模块,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感应器连接有二氧化碳通信模块,所述光传感器连接有光信号通信模块,所述土壤ph传感器连接有土壤ph通信模块。

14、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可自循环的种子带智能培育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15、s1、将种子和土壤放置在放置槽内,关闭盖板,将培育部通过插槽插入至配重部上方,将拆卸端通过螺杆安装至连接板一侧,将培育部完全固定在配重部上方;

16、s2、打开电机控制旋转支架带动配重部旋转,使得储水箱完全浸入蓄水池,通过单向进水阀向储水箱内部增加水量;

17、s3、通过温度传感器和光传感器分别感应培育部的实时温度和光照强度,再通过二氧化碳浓度感应器和土壤ph传感器分别探测培育部的二氧化碳含量和土壤的ph值变化;

18、s4、通过温度通信模块,二氧化碳通信模块,光信号通信模块和土壤ph通信模块,分别将温度数据、二氧化碳数据、光信号数据和土壤ph数据发送至远端控制设备。

19、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0、(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自循环的种子带智能培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设置的配重部配合吊装组件将装置维持竖直向下状态,保证了再旋转过程中装置的方向不会发生改变,再通过培育部配合储水组件将种子与土壤时刻处于湿润状态,为种子提供了完美的培育环境,保证了种子的培育效率。

21、(2)本发明设置了配重部,通过吊装组件将配重部固定在支架上,再通过储水组件向培育部提供水分,且通过连接的旋转支架可维持储水箱水分充足,保证了种子和土壤时刻保持湿润性;且储水箱上设置有单向进水阀,单向进水阀的打开方向为朝向储水箱内部的方向,可保证单向进水,保证了储水箱的储水效率。

22、(3)本发明设置了培育部,将种子与土壤放在放置槽内,通过透水件与储水箱上的插槽插接,再通过透水管道向放置槽内反向进水,使得种子与土壤时刻保持湿润状态,且放置板上设置有盖板,形成对种子的半包围结构,避免了种子与空气过分接触造成氧化的问题,保证了对种子的培育效率。

23、(4)本发明在透水件一侧设置了限位端,另一侧设置了拆卸端,通过限位端防止透水件与插槽错位,再通过拆卸端将透水件固定,保证了装置的稳固程度,且限位端与拆卸端一侧均设置有防护垫,避免插接力度过大对装置造成破坏的问题,提高了对装置的保护程度。

24、(5)本发明还设置了吊装组件,可将配重部和培育部保持悬空状态,使得种子全方位与阳光氧气充分接触,且吊杆通过限位孔与吊装器旋转连接,可在装置旋转时使培育部时刻保持与地面垂直的方向,保证了装置的运行状态,也提高了对种子的培育效率。

25、(6)本发明在盖板内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感应器,且盖板外壁设置有光传感器,放置槽内部设置有土壤ph传感器,通过多个感应装置对种子的培育环境实时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发至远端控制设备,以便于随时了解种子的培育程度,保证了种子的培育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自循环的种子带智能培育装置,包括:若干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之间的若干配重部与设置在所述配重部上的若干培育部,所述固定支架连接有旋转支架,若干所述配重部通过若干支撑杆与所述旋转支架连接,所述旋转支架与固定支架通过电机旋转连接,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循环的种子带智能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进水阀设置在所述储水箱外壁,所述单向进水阀的打开方向为朝向储水箱内部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循环的种子带智能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支撑杆外部的若干吊装环,与所述吊装环固定连接的吊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储水箱外部的吊装器;所述吊装器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吊杆通过所述限位孔与所述吊装器旋转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循环的种子带智能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端和所述拆卸端均为倒凸形结构,所述限位端与所述拆卸端一侧均设置有防护垫;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螺杆,所述拆卸端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与所述螺杆相匹配的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循环的种子带智能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一侧设置有卡扣,所述放置板同侧设置有与所述卡扣对应的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循环的种子带智能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固定支架之间设置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长度大于所述放置板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循环的种子带智能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内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感应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培育部的实时温度,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感应器用于感应所述培育部内部的二氧化碳含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自循环的种子带智能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外壁设置有光传感器,所述放置槽内部设置有土壤ph传感器,所述光传感器用于感应阳光对所述培育部的光照强度,所述土壤ph传感器用于探测土壤的ph值变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自循环的种子带智能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有温度通信模块,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感应器连接有二氧化碳通信模块,所述光传感器连接有光信号通信模块,所述土壤ph传感器连接有土壤ph通信模块。

10.一种可自循环的种子带智能培育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循环的种子带智能培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若干固定支架,设置在固定支架之间的若干配重部与设置在配重部上的若干培育部,固定支架连接有旋转支架,与支撑杆旋转连接的吊装组件,以及与吊装组件连接的储水组件;储水箱与设置在储水箱上的插槽,插槽与储水箱为连通结构;储水箱上设置有若干单向进水阀;培育部包括:放置板,开设在放置板上的若干放置槽,与放置板连接的盖板,以及设置在放置板下方的透水件;透水件包括:与放置板固定连接的连接板,设置在连接板内的若干透水管道,若干透水管道与若干放置槽对应设置且连通;本发明将种子与土壤时刻处于湿润状态,为种子提供了完美的培育环境,保证了种子的培育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华,张广川,胡明亮,丁卫,刘润宇,龚倩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