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僵蚕灰分含量的方法

文档序号:35061189发布日期:2023-08-07 00:54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低僵蚕灰分含量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具体为一种降低僵蚕灰分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1、僵蚕味辛、咸,性平,是蚕蛾科昆虫家蚕(bombyx mori)4~5龄幼虫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而致死的干燥体,亦称僵虫、天虫和姜虫等,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具有祛风解痉,化痰散结,清热解毒、消肿、调节脂肪代谢及神经系统等功效。其药用十分广泛,在我国500余种常用中药方剂中,需要僵蚕药材的多达100余种。

2、随着僵蚕在保健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其需求正逐年增加。但目前在养蚕过程中僵蚕发病率很低,自然感染而成的僵蚕数量很少,不能满足中药市场对僵蚕的需求。因此,僵蚕规模化人工养殖已成必然趋势。

3、在规模化人工养殖僵蚕的过程中,对僵蚕质量检验的标准规定为:杂质不得超过3%、水分不得超过13.0%、每1000g含黄曲霉毒素b1不得超过5ug、总灰分不得超过7.0%;该僵蚕质量标准中前三个因素(杂质含量、水分含量和每1000g黄曲霉毒素b1含量)可通过筛选、日晒等方法控制;但关于总灰分不得超过7.0%这一要求,目前规模化生产僵蚕灰分含量往往在7.0%左右,无法稳定在7.0%以下,这成为影响僵蚕质量的瓶颈。因此,如何有效降低僵蚕灰分含量、提高僵蚕的养殖质量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降低僵蚕灰分含量的方法,先通过人工对家蚕接种白僵菌,然后对接种后的家蚕进行濒死处理,最后对病蚕进行储存管理,从而有效的将僵蚕灰分含量控制在7%以内,实现有效降低僵蚕灰分含量、提高僵蚕的养殖质量。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降低僵蚕灰分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准备家蚕

5、家蚕在小蚕期采用塑料薄膜防干育,日给桑3次;4~5龄采用地蚕育,日给桑3次;

6、s2、接种白僵菌

7、在5龄起蚕期,将菌液均匀的喷洒到每一只起蚕体表,喷后30min饷食;

8、s3、对接种后的家蚕进行濒死处理

9、当5%~10%家蚕濒死0~12h停止给桑,待其全部自然僵死;

10、s4、病蚕进行储存管理

11、把濒死蚕择出单独放于蚕箔,至该箔蚕全部僵死后,存放于另一铺好干净牛皮纸蚕箔内,待蚕发僵后,自然晾干保存。

12、进一步地,在s1中,家蚕的品种为蜀水×川山,冷藏浸酸种。

13、进一步地,在s2中,喷洒的菌液包括白僵菌菌株和白僵菌孢子乳化剂;其中,白僵菌菌株为球孢白僵菌分离株,白僵菌孢子乳化剂为吐温80;菌液中白僵菌孢子粉与蚁量的质量比为4:10。

14、进一步地,在s2中,菌液的配制方法为:先将吐温80倒入水温25℃温水中稀释均匀,再倒入白僵菌孢子粉,充分搅拌,防止白僵菌孢子粉悬浮于吐温80液体表面,温度保持在24~26℃。

15、进一步地,在s2中,接种时蚕室内自然温度为25~27℃,蚕室湿度保持于75%,并维持到接种后30min。

16、进一步地,在s2中,利用电动喷雾器将菌液均匀喷于5龄起蚕体表,确保菌液能均匀喷雾到每个蚕头上;为保证接种全面、均匀,喷雾时不断搅拌,防止孢子粉漂浮在水面上,采用来回喷雾方法喷雾2次。

17、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发明通过对家蚕接种白僵菌,并在接种后5%~10%的家蚕濒死0~12h停止给桑,减少了家蚕僵死前中肠内未消化的桑叶,既保证了僵蚕产量,又将僵蚕灰分含量控制在7%以内,提高了僵蚕质量;

19、2、本发明的逻辑清晰,操作过程简单,易于实际推广运用。



技术特征:

1.一种降低僵蚕灰分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僵蚕灰分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家蚕的品种为蜀水×川山,冷藏浸酸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僵蚕灰分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喷洒的菌液包括白僵菌菌株和白僵菌孢子乳化剂;其中,白僵菌菌株为球孢白僵菌分离株,白僵菌孢子乳化剂为吐温80;菌液中白僵菌孢子粉与蚁量的质量比为4: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降低僵蚕灰分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菌液的配制方法为:先将吐温80倒入水温25℃温水中稀释均匀,再倒入白僵菌孢子粉,充分搅拌,防止白僵菌孢子粉悬浮于吐温80液体表面,温度保持在24~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僵蚕灰分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接种时蚕室内自然温度为25~27℃,蚕室湿度保持于75%,并维持到接种后3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僵蚕灰分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利用电动喷雾器将菌液均匀喷于5龄起蚕体表,确保菌液能均匀喷雾到每个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僵蚕灰分含量的方法,包括S1、准备家蚕:在小蚕期采用塑料薄膜防干育,日给桑3次;4~5龄采用地蚕育,日给桑3次;S2、接种白僵菌:在5龄起蚕期,将菌液均匀的喷洒到每一只起蚕体表,喷后30min饷食;S3、对接种后的家蚕进行濒死处理:当5%~10%家蚕濒死0~12h停止给桑,待其全部自然僵死;S4、病蚕进行储存管理:把濒死蚕择出单独存放于蚕箔,待其发僵后,自然晾干保存。本发明先对家蚕接种白僵菌,然后对接种后的家蚕进行濒死处理,最后对病蚕进行储存管理,有效的将僵蚕灰分含量控制在7%以内,降低了僵蚕灰分含量,提高了僵蚕的养殖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任杰群,陈力,谭立新,郑章云,唐松,余华献,张明海,郭铭建,夏川林,彭耀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重庆市万州区甘宁蚕种场)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