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枝装置及其茶树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35061321发布日期:2023-08-07 01:08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枝装置及其茶树栽培方法

本发明涉及茶树种植,特别是涉及一种拉枝装置及其茶树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1、拉枝是灌木(如茶树或青花椒等)整形的一项重要措施,可让灌木外形、树体结构更加合理,为幼树的速生早果和成年树的丰产稳产优质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专利号为“201811320914.0”,专利名称为“一种青花椒树丰产型结果枝组年培育方法”中公开了一种栽培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①栽种;②疏除结果枝中上部位的萌生芽;③催枝肥的追施;④修剪;⑤病虫、菌害的防治;⑥叶面施肥;⑦出萌打岔;⑧拉枝压枝;⑨基肥追施及根系修剪、施肥;⑩摘心打顶。目前拉枝方法普遍是用绳子(或者带子等细软之物)的一端,将茶树枝拴住,用力向某个方向拉,让该油茶树枝处在合适的位置,具有合适的姿态,然后将绳子的另一端栓到能够稳固不动的物体上,合适的姿态和合适的位置能够保证茶树的更好生长,而合适的姿态和合适的位置取决于枝条是否到达了合适的倾角,但目前均是人工判断枝条是否到达了合适的倾角,尚没有能够有效帮助工作人员拉到合适的倾角的栽培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拉枝装置及其茶树栽培方法,通过钩套能够快速、准确固定被拉枝的枝条位置上,利用倾角检测装置可时刻得知枝条的倾斜角度,使枝条准确的达到预设倾斜角度,具有便捷、高效、防滑、操作方便、能够反复使用优点,可广泛用于各种灌木的拉枝,尤其是茶树。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枝装置,包括用于同轴箍紧在枝条上的钩套,所述钩套的外壁上安装有倾角检测装置和供拉绳连接的连接环,所述倾角检测装置的检测基准线与所述钩套的轴线平行。

3、优选地,所述连接环位于所述钩套的钩尾处,所述连接环的轴线垂直于所述钩套的轴线,所述钩套的钩弯处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倾角检测装置的安装台。

4、优选地,所述倾角检测装置为激光投线角度仪。

5、优选地,所述钩套的内壁粘结设有硅胶层。

6、优选地,所述硅胶层的内壁周向间距设置有内横向防滑条,所述内横向防滑条平行于所述钩套的轴线。

7、优选地,所述硅胶层的外壁上周向间距设置有外横向防滑条,所述外横向防滑条平行于所述钩套的轴线,所述钩套的内壁设有供所述外横向防滑条嵌入的内横向防滑槽。

8、优选地,所述硅胶层的外壁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环向防滑条,所述环向防滑条垂直于所述外横向防滑条的中心点,所述钩套的内壁设有供所述环向防滑条嵌入的环向防滑槽。

9、优选地,所述钩套的外壁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结构加强筋。

10、还公开了一种茶树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s1、栽植茶树;

12、s2、待茶树生长到满两年时打顶,撒施有机肥;

13、s3、第三年,采用上述的拉枝装置对茶树的枝条进行拉枝,将所述钩套同轴钩套在茶树需拉枝的枝条上,所述钩套位于距离枝条根部的三分之二处,将拉绳绑在所述连接环上并下拉,根据所述倾角检测装置的倾角数值,调整下拉位置直至枝条达到预设倾斜角度,固定所述拉绳,待所有枝条完成拉枝后施用有机肥;

14、s4、待茶树达到成龄茶时,及时采摘茶鲜叶,修平树冠凸出枝条,再次施有机肥;

15、s5、以后每年重复步骤s4。

16、优选地,步骤s3中,待茶树长出8~10个一级分支枝条时,最下则3~4个枝条下斜拉至与茶树主干夹角为75~85°,中部3个枝条向外下斜拉至与茶树主干夹角为65~75°,上部2~3个枝条,外下斜拉至与茶树主干夹角为55~65°。

17、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8、1.本发明的拉枝装置中主要由钩套和倾角检测装置构成,通过钩套能够快速、准确固定被拉枝的枝条位置上,枝条拉枝操作便利性大大提高,枝条拉枝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利用倾角检测装置可时刻得知枝条的倾斜角度,使枝条准确的达到预设倾斜角度,避免角度过大或过小,保证枝条达到合适的位置,具有合适的姿态,此拉枝装置具有便捷、高效、防滑、操作方便、能够反复使用。

19、2.本发明的拉枝装置中的硅胶层具有弹性,一方面可提高与枝条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另一方面能够与枝条柔性接触减少对枝条的损伤。

20、3.本发明的拉枝装置中的硅胶层内壁和外壁分别具有内横向防滑条和外横向防滑条,内横向防滑条能够进一步提高硅胶层与被拉枝条的摩擦阻力,增大硅胶层与枝条的固定稳定性,外横向防滑条能够提高钩套和硅胶层的联结强度。

21、4.本发明的茶树栽培方法中,预先足龄打顶、施有机肥,能够有效促进茶树一级分枝伸长生长和增粗生长。

22、5.本发明的茶树栽培方法中,一级分支枝条采用不同倾斜角度拉枝,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茶树的良好生长,拉枝后茶鲜叶一芽三叶百芽重达122.6g,比福鼎大白茶一芽三叶百芽重63g提高了94.60%,茶叶品质显著提高,儿茶素(c)含量为6.89%,比现有栽培型茶树品种福鼎大白茶儿茶素含量1.93%提高了256.99%;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为7.20%,比现有栽培型茶树品种福鼎大白茶ecg含量2.43%提高了196.30%。



技术特征:

1.一种拉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同轴箍紧在枝条上的钩套,所述钩套的外壁上安装有倾角检测装置和供拉绳连接的连接环,所述倾角检测装置的检测基准线与所述钩套的轴线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位于所述钩套的钩尾处,所述连接环的轴线垂直于所述钩套的轴线,所述钩套的钩弯处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倾角检测装置的安装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拉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角检测装置为激光投线角度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套的内壁粘结设有硅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拉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层的内壁周向间距设置有内横向防滑条,所述内横向防滑条平行于所述钩套的轴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拉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层的外壁上周向间距设置有外横向防滑条,所述外横向防滑条平行于所述钩套的轴线,所述钩套的内壁设有供所述外横向防滑条嵌入的内横向防滑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拉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层的外壁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环向防滑条,所述环向防滑条垂直于所述外横向防滑条的中心点,所述钩套的内壁设有供所述环向防滑条嵌入的环向防滑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拉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套的外壁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结构加强筋。

9.一种茶树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茶树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待茶树长出8~10个一级分支枝条时,最下则3~4个枝条下斜拉至与茶树主干夹角为75~85°,中部3个枝条向外下斜拉至与茶树主干夹角为65~75°,上部2~3个枝条,外下斜拉至与茶树主干夹角为55~6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枝装置及其茶树栽培方法,属于茶树种植技术领域,装置包括用于同轴箍紧在枝条上的钩套,钩套的外壁上安装有倾角检测装置和连接环,倾角检测装置的检测基准线与钩套的轴线平行。方法包括:S1、栽植茶树;S2、满两年打顶,撒施有机肥;S3、第三年采用拉枝装置进行拉枝,钩套位于枝条距离枝条根部的三分之二处,根据倾角检测装置的倾角数值,下拉枝条,完成拉枝后施用有机肥;S4、茶树达到成龄茶时,采摘茶鲜叶,修整茶树树冠,凸出枝条,施有机肥;S5、每年重复步骤S4。通过钩套能够快速、准确固定在枝条上,通过倾角检测装置可时刻得知枝条的倾斜角度,准确的达到预设倾斜角度,具有便捷、高效、操作方便、反复使用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牛素贞,王霞,闫建伟,宋勤飞,尹杰,马安龙,马安权,马家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