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丛枝菌根真菌与贝莱斯芽孢杆菌联用提高水稻耐冷性的育苗方法

文档序号:36174424发布日期:2023-11-24 21:38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丛枝菌根真菌与贝莱斯芽孢杆菌联用提高水稻耐冷性的育苗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丛枝菌根真菌与贝莱斯芽孢杆菌联用提高水稻耐冷性的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1、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低温胁迫导致的水稻减产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本、中国、韩国、印度和澳大利亚等24个国家的1500多万公顷水稻种植面积受到寒冷天气的威胁。据国家应急管理部统计,我国低温寒潮发生频次逐年增加,对国家人民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样的现状决定了中国更加需要一种高效的提高水稻耐冷性的方法。然而目前对水稻耐冷性的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水稻耐冷基因的发掘上,操作难度较大,一段时间内很难在稻田生产中有较好的应用。

2、cn114437998b,专利名称《促进水稻生长和提高幼苗耐寒能力的砖红色微杆菌及其应用》,公开了具有促进作物生长或提高作物耐寒能力的砖红色微杆菌(microbacteriumtestaceum)jg117-15,其微生物保藏编号是cgmcc no.23556。本发明提供的砖红色微杆菌jg117-15能够在4℃下生长,具有产生和分泌生长素的能力,且具有较强的解磷、解钾和固氮功能,能够显著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并提高作物的耐寒性能,在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增加产量或提高作物的抗寒性能等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3、该专利虽然给出了提高作物的抗寒性能的菌株,但是该菌株为砖红色微杆菌,并非梨形孢、枯草芽孢杆菌,且为单一菌株,作用效果不显著。

4、cn105176861b,专利名称《一种产低温蛋白酶的耐寒芽孢杆菌菌株》,公开了一种产低温蛋白酶的耐寒芽孢杆菌菌株fjat-24893(bacillus frigoritolerans),于2015年02月1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no.10554。该菌株拓宽了蛋白酶的来源,为更多的蛋白酶应用提供了可能。该专利的耐寒芽孢杆菌菌株并不涉及提高水稻耐寒特性。

5、cn114774311a,专利名称《黄微杆菌及其在促进作物生长以及提高作物耐寒性能中的应用》,公开了具有促进作物生长或提高作物耐寒能力的黄微杆菌(microbacteriumflavum)jg81-45,其微生物保藏编号是cgmcc no.23557。本发明提供的黄微杆菌具有产生和分泌生长素的能力,且具有较强的解磷、解钾和固氮功能,能够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并提高作物的耐寒性能,在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增加产量或提高作物的抗寒性能等方面具有应用前景。该专利的耐寒菌株为黄微杆菌,并非梨形孢、枯草芽孢杆菌,且为单一菌株,作用效果不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水稻幼苗耐冷性差,并且缺少相关的应对措施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丛枝菌根真菌与贝莱斯芽孢杆菌联用提高水稻耐冷性的育苗方法。

2、本发明的一种基于丛枝菌根真菌与贝莱斯芽孢杆菌联用提高水稻耐冷性的育苗方法,是按照以下内容进行:

3、将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与水稻育苗基质混匀后进行稻种育苗,然后播种育苗后的水稻种子,将贝莱斯芽孢杆菌菌剂均匀的喷洒于种子表面,覆土封膜,即完成提高稻耐冷性的育苗;所述的丛枝菌根真菌的保藏编号cgmcc no.3012。

4、进一步地,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菌剂是将孢子含量为2.0×106个/ml的贝莱斯芽孢杆菌纯菌液稀释为80~120ml/l。

5、进一步地,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菌剂的喷洒量为2.8~3.2l/亩。

6、进一步地,所述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的孢子含量大于28个/g。

7、进一步地,所述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与水稻育苗基质质量之比为1:8~12。

8、进一步地,所述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与水稻育苗基质质量之比为1:10。

9、进一步地,所述的水稻育苗基质为水稻育苗专用基质。

10、进一步地,水稻品种为绥粳18。

11、进一步地,所述的提高水稻耐冷性是指将水稻绥粳18的耐冷性由8-9℃提升至5-6℃。

12、本发明的一种基于丛枝菌根真菌与贝莱斯芽孢杆菌联用提高水稻耐冷性的育苗方法中使用的菌剂为丛枝菌根真菌与贝莱斯芽孢杆菌形成的菌剂。

13、本发明原理:

14、本发明采用丛枝菌根真菌与贝莱斯芽孢杆菌联合使用。丛枝菌根真菌可增加冷胁迫下宿主植物中可溶性糖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增强其耐冷性,并且可以减少冷胁迫对植物叶片细胞的损伤。丛枝菌根真菌增强了水稻根系活力,促进了水稻分蘖,并通过增强水稻根系的生理机能,提高水稻耐冷性。接种贝莱斯芽孢杆菌可以通过其代谢产物保护宿主叶绿素和促进宿主叶绿素的合成,进而使带菌植株叶绿素含量高于对照,提高了宿主耐低温能力。并且贝莱斯芽孢杆菌作为一种辅助细菌,能够帮助丛枝菌根真菌更好的侵染,两者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通过两种菌联合育苗,在水稻育苗初期即可有效侵染形成共生体,提高水稻的耐冷性。解决了目前缺少田间管理水稻育苗抵抗冷胁迫方式的问题,并且作用不仅限于育苗期,在其移栽至水田后,仍保持着良好的效果。本发明的育苗方法显著改善了水稻的生长状况、提高了水稻的耐冷性。

15、本发明包含以下有益效果:

16、本发明通过丛枝菌根真菌和贝莱斯芽孢杆菌菌剂的联合使用,加快了真菌在育苗期的水稻根部形成共生体,使得真菌侵染强度加大、结构更加稳定,而且共生体可在淹水的水田中继续发挥功效,通过提高水稻体内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作用强度的方式,提高水稻的耐冷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丛枝菌根真菌与贝莱斯芽孢杆菌联用提高水稻耐冷性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照以下内容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丛枝菌根真菌与贝莱斯芽孢杆菌联用提高水稻耐冷性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菌剂是将孢子含量为2.0×106个/ml的贝莱斯芽孢杆菌纯菌液稀释为80~120ml/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丛枝菌根真菌与贝莱斯芽孢杆菌联用提高水稻耐冷性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菌剂的喷洒量为2.8~3.2l/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丛枝菌根真菌与贝莱斯芽孢杆菌联用提高水稻耐冷性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的孢子含量大于28个/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丛枝菌根真菌与贝莱斯芽孢杆菌联用提高水稻耐冷性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与水稻育苗基质质量之比为1:8~1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基于丛枝菌根真菌与贝莱斯芽孢杆菌联用提高水稻耐冷性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与水稻育苗基质质量之比为1: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丛枝菌根真菌与贝莱斯芽孢杆菌联用提高水稻耐冷性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稻育苗基质为水稻育苗专用基质。

8.根据权利要求1、2、4、5或7所述的一种基于丛枝菌根真菌与贝莱斯芽孢杆菌联用提高水稻耐冷性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稻品种为绥粳18。

9.根据权利要求1、2、4、5或7所述的一种基于丛枝菌根真菌与贝莱斯芽孢杆菌联用提高水稻耐冷性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高水稻耐冷性是指将水稻绥粳18的耐冷性由8-9℃提升至5-6℃。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丛枝菌根真菌与贝莱斯芽孢杆菌联用提高水稻耐冷性的育苗方法中使用的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剂为丛枝菌根真菌与贝莱斯芽孢杆菌形成的菌剂。


技术总结
一种基于丛枝菌根真菌与贝莱斯芽孢杆菌联用提高水稻耐冷性的育苗方法,它涉及农业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水稻幼苗耐冷性差,并且缺少相关的应对措施的问题。本发明将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与水稻育苗基质混匀后进行稻种育苗,然后播种育苗后的水稻种子,将贝莱斯芽孢杆菌菌剂均匀的喷洒于种子表面,覆土封膜,即完成提高稻耐冷性的育苗;所述的丛枝菌根真菌的保藏编号CGMCC No.3012。本发明的方法加快了真菌在育苗期的水稻根部形成共生体,使得真菌侵染强度加大、结构更加稳定,而且共生体可在淹水的水田中继续发挥功效,通过提高水稻体内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作用强度的方式,提高水稻的耐冷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福强,石峰,张博,常伟,范晓旭,平原,李昆,张萌萌,齐丹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