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生姜种植,尤其涉及一种克服连作障碍的生姜根区改良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近年来,我国生姜种植产业迅速发展,截止2018年,全国生姜种植面积达到447.1万亩,产量为846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7%以上,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然而,许多种植户为了追求产量、收益,生姜生产中大量施用化肥和复合肥,由此造成土壤板结、酸化、养分含量降低、微生物种群被破坏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最终导致生姜产量呈下降趋势,即2019年我国生姜产量为812万吨。
2、我国日光温室设施农业发展迅速,面积达6000万亩,其中设施番茄种植面积占比最大,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产生出大量的茎叶残株。无经济利用价值的番茄残株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矿质养分,多堆在田间地头,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改良土壤作用,主要表现在增加土壤养分、提高有益细菌的丰度和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等方面。然而,其自身生长和繁殖会消耗土壤中的有机质。因此如何改善姜田土壤的现状是现代生姜栽培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连作障碍的生姜根区改良方法,所述改良方法是在种植生姜前整地时对土壤沟施番茄残株堆肥和枯草芽孢杆菌,所述番茄残株堆肥的施用量为14000-16000kg/hm2;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施用量为100-200kg/hm2。
2、优选地,所述番茄残株堆肥的制备方法为:将秋季温室番茄采收后的新鲜茎叶进行机械粉碎后在日光温室内进行堆腐发酵处理;发酵期间堆腐物持续维持55-60℃以上高温14-16天,之后每周对堆腐物进行换气处理2次;对发酵池堆腐物进行喷水,保持堆腐物的湿度,每月翻堆一次,保证堆肥完全彻底发酵,待堆腐物的温度下降稳定后停止翻堆。
3、更优选地,所述发酵期间,堆腐物的温度保持58℃的时长为15天以上。
4、更优选地,所述换气处理的次数为2次。
5、更优选地,所述发酵池堆腐物湿度保持在80%以上。
6、更优选地,所述番茄残株堆肥的施用量为15000kg/hm2。
7、更优选地,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施用量为150kg/hm2。
8、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该改良方法在克服生姜连作障碍中的应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目前各地生姜栽培多为常规施肥或有机肥还田,本发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在土壤中添加番茄残株堆肥的同时增施枯草芽孢杆菌不仅能够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还提高了姜田土壤的细菌多样性丰度,通过丰富有益微生物而改变了细菌群落结构。
11、本发明将蔬菜残株施用与枯草芽孢杆菌施用相结合,使枯草芽孢杆菌充分发挥作用,从而能够更有效实现蔬菜残株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防止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和土传病害发生等问题发生的作用,维持生姜根际健康,克服了连作障碍发生。
1.一种克服连作障碍的生姜根区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良方法是在种植生姜前整地时对土壤沟施番茄残株堆肥和枯草芽孢杆菌,所述番茄残株堆肥的施用量为14000-16000kg/hm2;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施用量为100-200kg/h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姜根区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番茄残株堆肥的制备方法为:将秋季温室番茄采收后的新鲜茎叶进行机械粉碎后在日光温室内进行堆腐发酵处理;发酵期间堆腐物持续维持55-60℃以上高温14-16天,之后每周对堆腐物进行换气处理2次;对发酵池堆腐物进行喷水,保持堆腐物的湿度,每月翻堆一次,保证堆肥完全彻底发酵,待堆腐物的温度下降稳定后停止翻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姜根区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期间,堆腐物的温度保持58℃的时长为15天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姜根区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处理的次数为2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姜根区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池堆腐物湿度保持在80%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生姜根区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番茄残株堆肥的施用量为15000kg/hm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姜根区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施用量为150kg/hm2。
8.权利要求1-5或7中所述的生姜改良方法在克服生姜连作障碍中的应用。
9.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生姜改良方法在克服生姜连作障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