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环刺螠诱捕采收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35348513发布日期:2023-09-07 21:24阅读:58来源:国知局
单环刺螠诱捕采收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环刺螠采收装置,本发明还涉及基于所述装置的单环刺螠诱捕采收方法。


背景技术:

1、单环刺螠俗称海肠,是一种海洋底部埋栖生活的低等螠虫动物,主要生活于我国渤海湾及黄海北部地区。单环刺螠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广受我国北方沿海居民喜爱。

2、自然条件下,单环刺螠生活于海洋底部深达30-80cm的泥沙中。目前捕捞方式主要以高压水泵吹起泥沙的方式进行采收。这类采收方式对海洋底部生态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翻起的大量泥沙不仅容易导致海洋底部行表面生活的海参和虾蟹等行动不便的多种海洋生物以及固生藻类等遭到掩埋而大量死亡,也对行埋栖生活的扇贝、蛤蜊和蛏子等多种贝类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开发一种新型采收方式,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持单环刺螠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环刺螠诱捕采收装置及方法,在不破坏海洋底部生态的前提下,能够较高效率地实施单环刺螠采收。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3、单环刺螠诱捕采收装置,包括拖船和被所述拖船牵引的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上下两端均敞口并且连接有网衣,所述诱捕采收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主体框架前端用于通过绳具连接所述拖船的拖臂,所述拖臂上分别安装有用于单环刺螠诱集的音箱,用于单环刺螠诱集的强光灯以及用于单环刺螠的诱集的弱磁铁;所述主体框架上分别安装有用于单环刺螠的诱集的电极板以及用于单环刺螠的诱集的振动马达;所述诱捕采收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框架上的喷气管,所述喷气管连接有若干个用于向后上方喷气的喷气支管;所述音箱、强光灯、电极板以及振动马达分别通过电线与所述拖船上的电源相连接。

4、优选地,所述诱捕采收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主体框架左右两侧的至少三块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自前至后倾斜向上并且与所述主体框架走向呈20-30°夹角,并且相邻导流板之间留有空隙。

5、优选地,所述诱捕采收装置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主体框架前端下侧的平沙板;所述平沙板前端为弧形。

6、优选地,所述拖臂与所述主体框架走向呈30-45°夹角。

7、优选地,所述喷气支管与所述主体框架走向呈10-30°夹角。

8、基于所述单环刺螠诱捕采收装置的单环刺螠诱捕采收方法,所述音箱工作时声音频率范围为500-1200hz,优选为1000hz;所述强光灯工作时色温为2500-6500k,优选为6500k;所述弱磁铁的磁力为50-1000gs;所述电极板的电压为8-20v,电流为100ma以上,优选为200ma以上;所述振动马达的振动频率为50-200hz,优选为150hz-200hz。

9、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

10、第一、本发明借助于声、光、磁和振动组合效应或者声、光、电、磁和振动组合效应刺激海肠出洞,同时开启拖船上气泵,喷气支管喷气将海肠向后上方扬起,使海肠进一步上浮。在拖船的带动下,海肠通过主体框架底端口上浮并被网衣收集。喷气支管喷气主要作用是将海肠吹入网衣,对泥沙的机械作用力比较微弱,这种采收方式不会对对海洋底部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并且具有较高的采收效率。

11、第二、本发明优化技术方案中,主体框架内固定安装有多块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所述主体框架走向呈20-30°夹角,并且相邻导流板之间留有一定空隙,允许大型砂石漏过。这样设计的作用是:第一、装置运行中允许大型砂石漏过,以避免大型砂石在装置后端聚集,减小装置运行阻力;第二、导流板被泥沙托举以避免装置运行中陷入泥沙过深。

12、第三、本发明对不同强度的声、光、电、磁和振动作用于单环刺螠,对单环刺螠活动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并选择了适合刺激海肠出洞的强度范围,在选择的声、光、电、磁和振动强度范围内具有令人满意的技术效果。



技术特征:

1.单环刺螠诱捕采收装置,包括拖船和被所述拖船牵引的主体框架(6),所述主体框架(6)上下两端均敞口并且连接有网衣(4),所述诱捕采收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主体框架(6)前端用于通过绳具连接所述拖船的拖臂(1),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臂(1)上分别安装有用于单环刺螠诱集的音箱,用于单环刺螠诱集的强光灯(10)以及用于单环刺螠的诱集的弱磁铁(11);所述主体框架(6)上分别安装有用于单环刺螠的诱集的电极板(8)以及用于单环刺螠的诱集的振动马达(12);所述诱捕采收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框架(6)上的喷气管,所述喷气管连接有若干个用于向后上方喷气的喷气支管(13);所述音箱、强光灯(10)、电极板(8)以及振动马达(12)分别通过电线与所述拖船上的电源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环刺螠诱捕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采收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主体框架(6)左右两侧的至少三块导流板(7);所述导流板(7)自前至后倾斜向上并且与所述主体框架(6)走向呈20-30°夹角,并且相邻导流板之间留有空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环刺螠诱捕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采收装置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主体框架(6)前端下侧的平沙板(9);所述平沙板(9)前端为弧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环刺螠诱捕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臂(1)与所述主体框架(6)走向呈30-45°夹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环刺螠诱捕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支管(13)与所述主体框架(6)走向呈10-30°夹角。

6.基于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单环刺螠诱捕采收装置的单环刺螠诱捕采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音箱工作时声音频率范围为500-1200hz;所述强光灯(10)工作时色温为2500-6500k;所述弱磁铁(11)的磁力为50-1000gs;所述电极板(8)的电压为8-20v,电流为100ma以上;所述振动马达(12)的振动频率为50-200hz。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单环刺螠诱捕采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音箱工作时声音频率范围为1000hz;所述强光灯(10)工作时色温为6500k;所述电极板(8)的电流为200ma以上;所述振动马达(12)的振动频率为150hz-200hz。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环刺螠诱捕采收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上下两端均敞口并且连接有网衣的主体框架,主体框架被拖船牵引。拖臂上分别安装有声音频率范围为500‑1200Hz的音箱、色温为2500‑6000k的强光灯和磁力为50‑1000GS的弱磁铁。主体框架上分别安装有电压为8‑20v,电流为100mA以上的电极板和振动频率为50‑200Hz的振动马达。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主体框架上的喷气管,喷气管连接有若干个用于向后上方喷气的喷气支管。本发明基于单环刺螠对环境的响应和耐受机制,综合利用光电磁振动等物理手段对单环刺螠进行诱集。这种采收方式不会对对海洋底部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并且具有较高的采收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忠,徐栋,黄栋,张晓燕,秦松,宋坤之,于志明,逄京京,杨炳涛,韩晶,焦绪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