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组培苗生根和炼苗同步开展的快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536016发布日期:2023-09-21 23:31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枸杞组培苗生根和炼苗同步开展的快繁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枸杞组培,特别涉及枸杞组培苗生根和炼苗同步开展的快繁方法。


背景技术:

1、枸杞(lycium)为茄科(solanaceae)枸杞属(lycium l.)的多棘刺落叶小灌木植物,枸杞果、叶、花和根都具有药用和营养价值:枸杞果——枸杞子,含有包括多糖、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甜菜碱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还含有k、na、ca、zn等元素以及多种氨基酸,具有润肺滋肾、益气生精等滋补功效,还具有抗肿瘤、抗衰老、抗疲劳、降血糖、降血脂等医疗保健作用;枸杞叶(又名天精草)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多种活性物质、维生素c、ca、fe、zn等元素以及人体必需8种氨基酸,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预防心血管疾病、补虚益精、清热解毒、止渴、明目等功能; 枸杞根皮(地骨皮)地骨皮中含有有机酸类、黄酮类、生物碱等多种类型的物质,常用于阴虚潮热、肺热咳嗽、骨蒸盗汗、咯血等治疗;枸杞种子的籽油富含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并含mn、zn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生物活性物质、sod等,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

2、由于枸杞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资源系统利用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开发前景,需要繁殖大量优质种苗,组织培养为种苗快速繁殖提供有效手段。但是现有枸杞组培快繁方法仍然存在步骤复杂,培养时间较长,培养过程中需要多种不同培养基。传统枸杞组培炼苗操作繁琐,需要对组培瓶苗逐步进行光照、松瓶口放风、降温控湿等复杂操作,如中国专利文献1cn106538331a,炼苗需要10~15天后才能移植炼苗穴盘中。中国专利文献2 cn 107996398a,其公开了一种枸杞的组织培养方法,组培苗生根培养是在含有30g/l的蔗糖培养基中,容易造成污染,而且生根培养时间较长,生根培养需要18~22天。再比如其他相关技术中,在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方法中,初代、继代及生根培养需要三种不同培养基和生长激素,且培养基中仍选用含糖培养基,是枸杞组苗培养过程反复接种于多种培养基,造成操作复杂繁琐及多种培养基的消耗。

3、综上所述,相关枸杞组培生根培养和炼苗操作复杂繁琐,耗费时间较多,工作量大,且易造成污染,枸杞组培苗生根和炼苗无法真正实现同步开展,对规模化生产有一定局限性,难以实现快速扩繁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枸杞组培生根培养和炼苗存在操作复杂繁琐,耗费时间较多,工作量大,且易造成污染、生根和炼苗同步无法开展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枸杞组培苗生根和炼苗同步开展的快繁方法。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枸杞组培苗生根和炼苗同步开展的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将枸杞组培苗移栽于培养基中;

5、2)、移栽后将培养基弱光照预培养2~7天;

6、3)、调整培养条件继续培养10~15天;

7、4)、最后静置培养将组培苗移栽到穴盘;

8、所述培养基为无糖、无琼脂的1/2ms+0.3~0.5 mg/l吲哚丁酸(iba)+0.1~0.3 mg/l萘乙酸(naa),ph5.6~6.0;在所述预培养、继续培养过程中严苛控制光照条件并通入特定含量的co2。

9、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预培养的弱光照强度为60~80umol/m2/s,光照时间12~14h/天。预培养温度为20~23℃;预培养过程中通入培养室内的co2含量500~1000ppm。

10、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继续培养的光照强度为100~200umol/m2/s,光照时间14~16 h/天。所述继续培养的培养温度为23~27℃,继续培养过程中通入co2浓度为600~2000ppm。

11、更进一步地,co2起始供气量为400~600ml/min,在光照时间每供气5~10min暂停15~20min后再供气5~10min,如此反复;以后每隔两天供气量逐渐增加200ml/min,co2供气量一直增加到1600~2000ml/min。

12、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枸杞组培苗需剪取带4~5片叶片的顶端或茎段组培苗,摘去下端1~2片,保留上端2~3片叶片,然后移栽于所述培养基中。

13、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静置培养的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3~27℃,光照强度100~200umol/m2/s,光照时间14~16 h/天,培养室内co2浓度为600~1500ppm。

14、本发明提供了枸杞组培苗生根和炼苗同步开展的快繁方法。该方法采用枸杞组培苗生根与炼苗一步培养法,枸杞组培苗生根培养基质采用单一培养基质,无糖1/2ms培养液并添加特定含量的iba和naa,无需反复接种不同培养基质,采用无糖培养基质可大大降低污染概率,而且生根快,4~7天即可长出健壮根系,且生根率较高;协同培养过程中通过控制光照条件和合理调整co2通气量,进一步促进组培苗自养生长,大大提高移栽成活率,对外界生长环境适应性强,缩短整体培养周期。本发明提供的快繁方法操作简便,生根和炼苗不需要单独进行,整个培养过程需单一培养基质极大缩短培养周期,同时降低污染,提高生根率和成活率。



技术特征:

1.枸杞组培苗生根和炼苗同步开展的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枸杞组培苗生根和炼苗同步开展的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预培养的弱光照强度为60~80umol/m2/s,光照时间12~14h/天。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的枸杞组培苗生根和炼苗同步开展的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培养温度为20~23℃;预培养过程中通入培养室内的co2含量500~1000pp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枸杞组培苗生根和炼苗同步开展的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继续培养的光照强度为100~200umol/m2/s,光照时间14~16h/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的枸杞组培苗生根和炼苗同步开展的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续培养的培养温度为23~27℃,继续培养过程中通入co2浓度为600~2000ppm。

6.如权利要求1、4或5所述的的枸杞组培苗生根和炼苗同步开展的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co2起始供气量为400~600ml/min,在光照时间每供气5~10min暂停15~20min后再供气5~10min,如此反复;以后每隔两天供气量逐渐增加200ml/min,co2供气量一直增加到1600~2000ml/min。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枸杞组培苗生根和炼苗同步开展的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枸杞组培苗需剪取带4~5片叶片的顶端或茎段组培苗,摘去下端1~2片,保留上端2~3片叶片,然后移栽于所述培养基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枸杞组培苗生根和炼苗同步开展的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静置培养的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3~27℃,光照强度100~200umol/m2/s,光照时间14~16 h/天,培养室内co2浓度为600~1500pp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枸杞组培技术领域,公开了枸杞组培苗生根和炼苗同步开展的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枸杞组培苗移栽于培养基中;2)、移栽后将培养基弱光照预培养2~7天;3)、调整培养条件继续培养10~15天;4)、最后静置培养将组培苗移栽到穴盘;所述培养基为无糖、无琼脂的1/2MS+0.3~0.5mg/L吲哚丁酸(IBA)+0.1~0.3 mg/L萘乙酸(NAA),pH5.6~6.0;在所述预培养、继续培养过程中严苛控制光照条件并通入特定含量的CO<subgt;2</subgt;。本发明提供的快繁方法操作简便,生根和炼苗不需要单独进行,整个培养过程仅需单一培养基质且极大缩短培养周期,同时降低污染,提高生根率和成活率。

技术研发人员:郝小军,潘虹,林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中亚果树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