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挡混凝土的立面复绿种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870651发布日期:2023-10-28 04:01阅读:64来源:国知局
支挡混凝土的立面复绿种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具体涉及一种支挡混凝土的立面复绿种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对于场地山高坡陡、场地多台地厂区建筑项目,施工后有大量垂直混凝土支挡结构存在,造成混凝土面“白色污染”问题,进而影响厂区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支挡混凝土的立面复绿种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厂区建筑结构施工完成后,存在大量垂直的混凝土支挡结构,易造成混凝土面白色污染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支挡混凝土的立面复绿种植结构,包括:

3、多道飘台板,所述飘台板具有一固定侧和一悬挑侧,所述飘台板的固定侧安装于支挡混凝土的外立面,多道所述飘台板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4、复合网片,所述复合网片的下部安装于所述飘台板的悬挑段,所述复合网片的上部斜向上向所述外立面设置,所述复合网片的坡比小于1:0.25,所述外立面上安装有多根植筋,所述植筋连接于所述复合网片,所述复合网片与所述飘台板、所述外立面之间形成基层空间;

5、填充于所述基层空间内的生态改良基层土,所述生态改良基层土包括改性糯米基浆土、缓释肥和现场渣土;

6、铺设于所述复合网片的外侧的种子面土层,所述种子面土层包括改性糯米基浆土、缓释肥、有机肥、秸秆、表层土和种子。

7、进一步的,所述种子为麦冬、狗牙根或毛蕨。

8、进一步的,所述种子的用量为30g/m2。

9、进一步的,所述复合网片包括叠合在一起的钢筋网和铁丝网。

10、进一步的,所述复合网片的外侧连接有加固筋,所述植筋的远离所述外立面的一端穿过所述复合网片并连接于所述加固筋。

11、进一步的,所述植筋的一端折弯形成有延伸部,所述加固筋的远离所述复合网片的一侧设置有支承网片,所述延伸部连接于所述支承网片,所述支承网片嵌设于所述种子面土层中。

12、进一步的,所述缓释肥为凹凸棒石缓释肥。

13、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挡混凝土的立面复绿种植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于支挡混凝土的外立面安装多道飘台板,多道所述飘台板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15、于所述外立面植筋;

16、所述飘台板的悬挑段安装复合网片,所述复合网片的上部斜向上向所述外立面设置,所述复合网片的坡比小于1:0.25,并将所述植筋连接于所述复合网片,使得所述复合网片与所述飘台板、所述外立面之间形成基层空间;

17、于所述基层空间内填充生态改良基层土;

18、所述复合网片的外侧铺设种子面土层。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支挡混凝土的立面复绿种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垂直支挡混凝土的外立面构建植生层,采用特殊构造措施强化植生层的抗雨水冲刷能力,实现垂直墙面的植被覆盖,对“白色污染带”进行生态修复。其中,通过植筋设置保证生态重构的植生层与支挡混凝土的可靠固结,再通过增设飘台台降低坡比(降低坡比至1:0.25以下),同时实现植生层在陡立面有效支撑,最后设置复合网片、加强筋等骨架结构实现生态固定的侧向稳定,使用生态改良渣土作为植生层基层保证植生层的抗冲刷能力,并采用改性糯米基浆土混合草籽植生层面层保证种子被雨水冲刷流失。



技术特征:

1.一种支挡混凝土的立面复绿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挡混凝土的立面复绿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为麦冬、狗牙根或毛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挡混凝土的立面复绿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的用量为30g/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挡混凝土的立面复绿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网片包括叠合在一起的钢筋网和铁丝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挡混凝土的立面复绿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网片的外侧连接有加固筋,所述植筋的远离所述外立面的一端穿过所述复合网片并连接于所述加固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挡混凝土的立面复绿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筋的一端折弯形成有延伸部,所述加固筋的远离所述复合网片的一侧设置有支承网片,所述延伸部连接于所述支承网片,所述支承网片嵌设于所述种子面土层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挡混凝土的立面复绿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肥为凹凸棒石缓释肥。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挡混凝土的立面复绿种植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挡混凝土的立面复绿种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多道飘台板,飘台板安装于支挡混凝土的外立面,多道飘台板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复合网片,其下部安装于飘台板,其上部斜向上向外立面设置,复合网片的坡比小于1:0.25,外立面上安装有多根植筋,植筋连接于复合网片,复合网片与飘台板、外立面之间形成基层空间;填充于基层空间内的生态改良基层土,生态改良基层土包括改性糯米基浆土、缓释肥和现场渣土;铺设于复合网片的外侧的种子面土层,种子面土层包括改性糯米基浆土、缓释肥、有机肥、秸秆、表层土和种子。本发明解决了厂区建筑结构施工完成后,存在大量垂直的混凝土支挡结构,易造成混凝土面白色污染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余国庆,杨开强,赵维,田江元,姜明星,雷智霏,张明亮,周红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