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种养结合提高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药用蜂蜜和中药材产出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032297发布日期:2023-11-17 16:15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种养结合提高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药用蜂蜜和中药材产出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农业领域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种养结合提高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药用蜂蜜和中药材产出的方法。


背景技术:

1、喀斯特石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类型之一,它以脆弱的生态地质环境为基础,以强烈的人类活动为驱动力,以土地生产力退化为本质,以出现类似荒漠景观为标志;喀斯特荒漠化地区生态与经济建设面临重重困难,当前面临的困难在于土壤稀缺且分布破碎化,地面保水、保肥和保土能力差,且土层薄,无法大面积种植农业作物,就算是种养,产出与收益也很低,面对这一系列生态问题,当地各族乡民很难找到经济发展的方向,加之人口基数庞大,增速过快,导致该区域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

2、蜂蜜味甘性平,《神农本草经》:“主心腹邪气,诸惊痫痉,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可见它集合了治病强身两大功用。蜂蜜是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酿制的蜜,是一种天然的营养食品。蜂蜜中含有葡萄糖、果糖、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可以作为营养品、药用和加工蜜饯食品及酿造蜜酒之用,具有滋养、润燥、解毒、美白养颜和润肠通便的功效。

3、野生中华蜜蜂主要生活在雨水多、空气湿润、蜜粉源植物种类多的山区和丘陵地带,喀斯特地区地形多为山丘,气候复杂多变,目前在喀斯特地区蜜蜂养殖大多以散养与饲养为主,且该地高湿、日照弱、花源不充足和蜜粉源植物少,导致出现蜂蜜产量低和品质差,从而导致种养产出和收益均不高。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基于种养结合提高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药用蜂蜜和中药材产出的方法,通过将“种中药+养中蜂”的立体生态农业,使蜂场之间生态良性发展,蜂场采收高附加值的药用蜂蜜可实现蜂农的收入增加;利用蜜蜂的传花授粉,提高并促进蜜源性中药材的生长,确保中药材的遗传性状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基于种养结合提高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药用蜂蜜和中药材产出的方法,通过将“种中药+养中蜂”的立体生态农业,使蜂场之间生态良性发展,蜂场采收高附加值的药用蜂蜜可实现蜂农的收入增加;利用蜜蜂的传花授粉,提高并促进蜜源性中药材的生长,确保中药材的遗传性状稳定可靠。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种养结合提高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药用蜂蜜和中药材产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一: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种植蜜源性中药材,中药材选择会开花的蜜源性植物;

4、步骤二:在蜜源性中药种植地2公里范围内设置天然生态放养蜂场,定地放养中华蜜蜂;

5、步骤三:在蜜源性中药材开花时,在中药材上人工喷洒蜂蜜水,引导中华蜜蜂采蜜;

6、步骤四:通过中华蜜蜂反复攀爬使中药材受粉,促进中药材生长发育,确保中药材的遗传性状稳定;

7、步骤五:中华蜜蜂通过采中药材的花,酿造具有该中药材效果的药用蜂蜜,使之在蜂箱内酿造成熟;

8、步骤六:在中药材花期末梢取出有药材成分的成熟封盖蜜;

9、步骤七:在中药材成熟的季节收获中药材。

10、进一步,步骤一中,蜜源性中药材的选择包括益母草、天冬、青刺尖、鸡血藤、九龙藤、马甲刺、猫爪刺、盐肤木、五倍子、绣线菊、桂枝、万寿果和鸭脚木中的一种或多种。

11、进一步,步骤一中,选择较为平整的土地或坡地中的一种位置种植蜜源性中药材。

12、进一步,步骤二中,在距离蜜源性中药材花源半径2公里范围内的空地设置天然生态放养蜂场,其中,蜂箱之间的箱距为2~3m,排距2~5m,蜂箱前低后高,巢门朝南且朝向蜜源地方向。

13、进一步,步骤三中,蜂蜜水的浓度为1~5%。

14、进一步,步骤五中,蜜脾封盖率达到90%以上。

15、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发明通过将“种中药+养中蜂”立体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定地放养中华蜜蜂,并充分利用野生蜜源中药材,使中华蜜蜂定地采集蜜源性中药材的蜜源,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确保其所生产的蜂蜜具有该蜜源性中药材的药性,酿制出具有中药材药性的自然成熟药用蜂蜜,从而提高蜂农的经济收入。本发明采用无公害种植和生态放养的方式,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7、(2)在喀斯特荒漠化地区种植蜜源性中药材,使蜂场之间生态良性发展,蜂场取蜜可实现经济收入,利用蜜蜂的传花授粉,提高并促进蜜源性中药材的生长,可以有效提高蜂产品质量和产量,提高种养产出和收益;通过生态养蜂,还可改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环境,恢复生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种植蜜源性中药材,丰富了喀斯特荒漠化地区的生物多样化,利用喀斯特荒漠化地区土地贫瘠和植物多样性较低的特点,对于蜜源性中药材的生长干扰性较小,使得蜜蜂获取花粉的纯度较高。

18、(3)该方法通过在喀斯特地区种植蜜源性中药材,在蜜蜂最适宜的活动范围内放养中华蜜蜂,在中药材开花季节,采用人工喷洒蜂蜜水,使蜜蜂反复攀爬提高中药材授粉机率,促进中药材的生长。同时由于喷洒了蜜蜂水使中华蜜蜂相对固定集中采蜜,确保了中药材的遗传性状稳定,保证了中药材的质量,提高了产量。同时所酿造的蜂蜜是具有该中药药性的药用蜂蜜,形成了种养结合的立体生态农业,提高了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经济效益。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种养结合提高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药用蜂蜜和中药材产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种养结合提高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药用蜂蜜和中药材产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蜜源性中药材的选择包括益母草、天冬、青刺尖、鸡血藤、九龙藤、马甲刺、猫爪刺、盐肤木、五倍子、绣线菊、桂枝、万寿果和鸭脚木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种养结合提高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药用蜂蜜和中药材产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选择较为平整的土地或坡地中的一种位置种植蜜源性中药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种养结合提高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药用蜂蜜和中药材产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在距离蜜源性中药材花源半径2公里范围内的空地设置天然生态放养蜂场,其中,蜂箱之间的箱距为2~3m,排距2~5m,蜂箱前低后高,巢门朝南且朝向蜜源地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种养结合提高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药用蜂蜜和中药材产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蜂蜜水的浓度为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种养结合提高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药用蜂蜜和中药材产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蜜脾封盖率达到90%以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农业领域一种基于种养结合提高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药用蜂蜜和中药材产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种植蜜源性中药材;步骤二:在蜜源性中药种植地2公里范围内设置生态放养蜂场;步骤三:在蜜源性中药材开花时喷洒蜂蜜水;步骤四:通过中华蜜蜂攀爬使中药材受粉;步骤五:中华蜜蜂通过采中药材的花蜜,酿造具有该中药材效果的药用蜂蜜;步骤六:在中药材花期末梢取有药材成分的成熟封盖蜜;步骤七,在中药材成熟的季节收获中药材。在喀斯特地区种植中药材并放养中华蜜蜂,在中药材开花季节喷洒蜂蜜水,使蜜蜂攀爬提高中药材授粉率。同时喷洒蜜蜂水使中华蜜蜂集中采蜜,确保中药材遗传性状稳定,保证中药材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殷昌平,吴伯增,苏斌,吴世强,于树鹏,韦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都安神瑶医药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