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肥混合穴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28036发布日期:2023-10-06 00:27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肥混合穴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施肥装置,具体为一种土肥混合穴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1、土肥混合穴是农作物栽种前的需要预先布置的坑洞,在给土肥混合穴布肥的过程中,无论是人工挖坑填肥以及机械挖坑填肥,都需要先布坑再填肥,不仅有工序要求而且施工起来效率很慢,在农忙时节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在给农作物施肥的过程中,多山多丘陵的地区多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施肥,先挖坑,接着施肥,再掩土的方法,非常的浪费时间,并且增加了人工工作时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肥混合穴施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肥混合穴施肥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伸缩移动轮、调节筒与固定框,若干个所述伸缩移动轮呈现品字形排列,且安装板前进端的伸缩移动轮数量小于安装板尾端伸缩移动轮的数量,所述安装板的顶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混料筒与电动伸缩气缸,所述混料筒中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混料筒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堵塞块,所述固定框中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架、第二下料筒与第二电机,所述固定架固定安装在第二下料筒的顶端,并位于混料筒的下方,所述固定架与第二下料筒的竖向中心轴线均开设有下料通道,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分别活动安装有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位于第二挡板的上方。

4、优选的,所述混料筒中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混料筒的顶端内壁贯穿开设有进料通道,所述搅拌装置中包含有转动杆与搅拌杆,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端与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杆等距离均匀分布在转动杆的外侧,且转动杆的边缘处与混料筒的内壁滑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混料筒的底端内壁贯穿开设有下料通孔,所述堵塞块位于下料通孔中,且堵塞块位于搅拌装置的下方,所述堵塞块的底端相对称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电动伸缩气缸的输出轴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杆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下料筒,所述第一下料筒的顶端与下料通孔连接,所述第一下料筒的底端与下料通道连通,所述支撑杆位于第一下料筒的内部,且第一下料筒的相对称侧均开设有与支撑杆相匹配的第一滑动槽,所述支撑杆的宽度大于第一滑动槽的宽度。

7、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相对称内壁之间分别活动安装有第二转动柱与第三转动柱,所述第二转动柱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齿轮,所述第三转动柱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齿轮,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端与第二转动柱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柱的端部外侧活动安装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另一端与第三转动柱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部,所述第二挡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部,所述第一转动齿轮与第一齿轮部之间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齿轮与第二齿轮部之间啮合连接。

9、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的内部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挡板的内部贯穿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并不在同一竖向直线上,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关于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中心轴连接线轴对称,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直径均和下料通道的直径相等。

10、优选的,所述调节筒的内部贯穿活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柱,所述第一转动柱的端部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调节筒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连接板与隔板,所述隔板的内部贯穿均活动安装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贯穿通过隔板的端部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啮合连接,所述螺纹柱的底端与连接板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柱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的内部贯穿开设有与连接板相匹配的滑动通孔,所述移动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覆土板。

11、优选的,所述连接柱与覆土板均位于调节筒的下方,所述覆土板的底端设置为半开合状态,且覆土板的开口朝向安装板前进方向。

12、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肥混合穴施肥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土肥混合穴施肥装置,通过第一电机的工作带动搅拌装置进行转动,搅拌装置会对混料筒中肥料进行搅拌混合,将结块或者多种肥料的混合物进行充分搅拌,防止结块的肥料挡住下料通孔,以及增加多种肥料之间混合程度。

15、2、该土肥混合穴施肥装置,当混料筒中需要进行混料工作时,通过电动伸缩气缸的工作带动第一连接杆运动,第一连接杆运动时会带动支撑杆通过第一滑动槽在第一下料筒中运动,当支撑杆运动时会带动堵塞块一起运动,当堵塞块与混料筒的内壁接触时,可对下料通孔进行堵塞,防止混料筒中肥料通过下料通孔进入第一下料筒中,保证肥料混合时的充分。

16、3、该土肥混合穴施肥装置,在肥料使用时进入固定架中,通过第二电机的工作带动第二转动柱进行转动,第二转动柱转动时会通过第一转动齿轮与第一齿轮部带动第二挡板在固定架中运动,而且第二转动柱转动时会通过传动带带动第三转动柱进行转动,第三转动柱转动时会通过第二转动齿轮与第二齿轮部带动第一挡板在固定架中运动,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同时在固定架中,而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对称分布,在第一挡板上的肥料会通过第一通孔掉落在第二挡板上,在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回复运动时,位于第二挡板上的肥料将会通过第二通孔通过下料通道进入地穴中,完成播种工作。

17、4、该土肥混合穴施肥装置,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在固定架中来回运动,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并不在同一竖向直线上,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通过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使得下料通道中肥料有间接性的掉落,达到可控制肥料下料间距可控,防止肥料的浪费使用。

18、5、该土肥混合穴施肥装置,通过第一转动柱的工作,第一转动柱可通过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带动螺纹柱进行转动,螺纹柱转动时会带带动移动柱在调节筒中移动,移动柱运动时可通过连接柱带动覆土板运动,可通过地面的高度以及对地穴覆土深度调节覆土板与地面之间的高度。

19、6、该土肥混合穴施肥装置,安装板前进端的伸缩移动轮可对土地进行开坑,减少人工挖坑,增加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土肥混合穴施肥装置,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底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伸缩移动轮(2)、调节筒(3)与固定框(5),若干个所述伸缩移动轮(2)呈现品字形排列,且安装板(1)前进端的伸缩移动轮(2)数量小于安装板(1)尾端伸缩移动轮(2)的数量,所述安装板(1)的顶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混料筒(6)与电动伸缩气缸(7),所述混料筒(6)中设置有搅拌装置(11),所述混料筒(6)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堵塞块(12),所述固定框(5)中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架(18)、第二下料筒(19)与第二电机(23),所述固定架(18)固定安装在第二下料筒(19)的顶端,并位于混料筒(6)的下方,所述固定架(18)与第二下料筒(19)的竖向中心轴线均开设有下料通道(20),所述固定架(18)的内部分别活动安装有第一挡板(21)与第二挡板(22),所述第一挡板(21)位于第二挡板(22)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肥混合穴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筒(6)中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0),所述混料筒(6)的顶端内壁贯穿开设有进料通道(8),所述搅拌装置(11)中包含有转动杆与搅拌杆,所述第一电机(10)的输出轴端与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杆等距离均匀分布在转动杆的外侧,且转动杆的边缘处与混料筒(6)的内壁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肥混合穴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筒(6)的底端内壁贯穿开设有下料通孔,所述堵塞块(12)位于下料通孔中,且堵塞块(12)位于搅拌装置(11)的下方,所述堵塞块(12)的底端相对称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4),所述电动伸缩气缸(7)的输出轴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13),所述第一连接杆(13)的另一端与支撑杆(14)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肥混合穴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槽(17),所述连接槽(1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下料筒(16),所述第一下料筒(16)的顶端与下料通孔连接,所述第一下料筒(16)的底端与下料通道(20)连通,所述支撑杆(14)位于第一下料筒(16)的内部,且第一下料筒(16)的相对称侧均开设有与支撑杆(14)相匹配的第一滑动槽(15),所述支撑杆(14)的宽度大于第一滑动槽(15)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肥混合穴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5)的相对称内壁之间分别活动安装有第二转动柱(24)与第三转动柱(25),所述第二转动柱(2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齿轮(26),所述第三转动柱(25)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齿轮(27),所述第二电机(23)的输出轴端与第二转动柱(24)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土肥混合穴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柱(24)的端部外侧活动安装有传动带(30),所述传动带(30)的另一端与第三转动柱(25)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挡板(2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部(29),所述第二挡板(2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部(28),所述第一转动齿轮(26)与第一齿轮部(28)之间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齿轮(27)与第二齿轮部(29)之间啮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土肥混合穴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21)的内部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31),所述第二挡板(22)的内部贯穿开设有第二通孔(32),所述第一通孔(31)与第二通孔(32)并不在同一竖向直线上,且第一通孔(31)与第二通孔(32)关于第一挡板(21)与第二挡板(22)中心轴连接线轴对称,所述第一通孔(31)与第二通孔(32)的直径均和下料通道(20)的直径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肥混合穴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筒(3)的内部贯穿活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柱(9),所述第一转动柱(9)的端部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调节筒(3)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连接板(33)与隔板(35),所述隔板(35)的内部贯穿均活动安装有螺纹柱(36),所述螺纹柱(36)贯穿通过隔板(35)的端部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啮合连接,所述螺纹柱(36)的底端与连接板(33)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柱(36)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移动柱(37),所述移动柱(37)的内部贯穿开设有与连接板(33)相匹配的滑动通孔,所述移动柱(37)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柱(34),所述连接柱(3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覆土板(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肥混合穴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34)与覆土板(4)均位于调节筒(3)的下方,所述覆土板(4)的底端设置为半开合状态,且覆土板(4)的开口朝向安装板(1)前进方向。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施肥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土肥混合穴施肥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伸缩移动轮、调节筒与固定框,若干个所述伸缩移动轮呈现品字形排列,本发明通过第二转动柱转动时会通过第一转动齿轮与第一齿轮部带动第二挡板在固定架中运动,第二转动柱转动时会通过传动带带动第三转动柱进行转动,第三转动柱转动时会通过第二转动齿轮与第二齿轮部带动第一挡板在固定架中运动,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同时在固定架中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对称分布,第一挡板上的肥料会通过第一通孔掉落在第二挡板上,在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回复运动时,位于第二挡板上的肥料将会通过第二通孔通过下料通道进入地穴中,完成播种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樊会丽,杨玉庆,郭长江,吴瑞敏,周红星,唐源清,王丙友,肖宜兵,王秀丽,张建波,王若斐,宋敏,崔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樊会丽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