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固体培养基灭菌接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13092发布日期:2023-10-29 18:14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固体培养基灭菌接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培养基灭菌接种技术,具体的说是一种食用菌固体培养基灭菌接种方法。


背景技术:

1、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培养基料的灭菌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目前的食用菌培养基灭菌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将培养基装袋后放置在灭菌室内,通入高温蒸汽灭菌。由于封装在袋内的培养基传热速度较慢,导致这种灭菌方法时间长、效能低。另一种灭菌方式是将培养基装入密闭的灭菌容器内,通入高温蒸汽灭菌,冷却之后再装袋接种。这种方式与装袋后灭菌相比,有利于培养基料与蒸汽接触热交换,灭菌效率更高。现有的蒸汽灭菌过程中,为了获得较好的灭菌效果,通常需要使用高压蒸汽以达到高温快速灭菌的作用。但是高温高压蒸汽对设备要求较高,而且能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灭菌效率高、能耗低的食用菌固体培养基灭菌接种方法。

2、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用菌固体培养基灭菌接种方法,先将准备好的培养基料加入封闭的灭菌容器中进行灭菌处理,然后通过封闭的通路输送至冷却接种容器进行冷却接种,之后输出并装袋,在灭菌处理过程中,向灭菌容器中通入蒸汽,同时利用灭菌容器周围布置的微波发生机构向灭菌容器内发射微波,使微波作用于灭菌容器内的蒸汽和培养基料,利用微波作用使灭菌容器内的低温蒸汽转变为高温蒸汽,使培养基料在微波及升温后的高温蒸汽作用下完成灭菌。

3、进一步的,将培养基料的含水量调整至56%---65%,然后加入到灭菌容器中。

4、进一步的,利用微波作用于培养基料中的水分,使其形成蒸汽以提高微波容器内的蒸汽压。

5、进一步的,向灭菌容器中通入的蒸汽温度为100—120℃。

6、进一步的,利用微波作用于灭菌容器内的蒸汽,使蒸汽温度提高到200℃以上。

7、进一步的,利用蒸汽和微波,使灭菌容器内的培养基料升温至130—200℃,保温10—15分钟完成灭菌。

8、所述的灭菌容器采用横向布置的筒状结构,微波发生机构围绕灭菌容器外壁均匀分布,培养基料装填至灭菌容器内壁空间高度的1/2—3/2,在灭菌容器内位于培养基料上方形成供微波加热蒸汽的蒸汽聚集区。

9、在冷却接种过程中,灭菌容器内灭菌后的培养基料通过封闭的通路输送至冷却接种容器,对冷却接种容器重复进行抽真空和通入冷空气操作,直至培养基料冷却至所需温度。

10、所述的冷却接种过程中,冷却接种容器内通入的冷空气温度低于0℃。

11、进一步的,培养基料冷却至所需温度后,通过冷却接种容器连接的接种机构向冷却接种容器内喷入固体或液体菌种,并在冷却接种容器内的搅拌机构辅助下完成接种。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微波与蒸汽共同作用下在灭菌容器内对食用菌散基料灭菌,灭菌效率高,并可节约能源。利用微波作用于培养基料和蒸汽,一方面能够利用微波作用灭杀培养基料中的杂菌和虫体,另一方面微波可作用于蒸汽中的水分子,使灭菌容器内的低于低温蒸汽转变为高温蒸汽,使培养基料快速灭菌。相对于直接提供高温高压蒸汽,对设备要求更低,且更为节能。灭菌后的食用菌散基料进入冷却接种容器冷却后与菌种混合装袋,具有高效、省工、节能等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食用菌固体培养基灭菌接种方法,先将准备好的培养基料加入封闭的灭菌容器中进行灭菌处理,然后通过封闭的通路输送至冷却接种容器进行冷却接种,之后输出并装袋,其特征在于:在灭菌处理过程中,向灭菌容器中通入蒸汽,同时利用灭菌容器周围布置的微波发生机构向灭菌容器内发射微波,使微波作用于灭菌容器内的蒸汽和培养基料,利用微波作用使灭菌容器内的低温蒸汽转变为高温蒸汽,使培养基料在微波及升温后的高温蒸汽作用下完成灭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固体培养基灭菌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培养基料的含水量调整至56%---65%,然后加入到灭菌容器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固体培养基灭菌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微波作用于培养基料中的水分,使其形成蒸汽以提高微波容器内的蒸汽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固体培养基灭菌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灭菌容器中通入的蒸汽温度为100—12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固体培养基灭菌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微波作用于灭菌容器内的蒸汽,使蒸汽温度提高到200℃以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固体培养基灭菌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蒸汽和微波,使灭菌容器内的培养基料升温至130—200℃,保温10—15分钟完成灭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固体培养基灭菌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灭菌容器采用横向布置的筒状结构,微波发生机构围绕灭菌容器外壁均匀分布,培养基料装填至灭菌容器内壁空间高度的1/2—3/2,在灭菌容器内位于培养基料上方形成供微波加热蒸汽的蒸汽聚集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固体培养基灭菌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接种过程中,灭菌容器内灭菌后的培养基料通过封闭的通路输送至冷却接种容器,对冷却接种容器重复进行抽真空和通入冷空气操作,直至培养基料冷却至所需温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固体培养基灭菌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接种过程中,冷却接种容器内通入的冷空气温度低于0℃。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固体培养基灭菌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基料冷却至所需温度后,通过冷却接种容器连接的接种机构向冷却接种容器内喷入固体或液体菌种,并在冷却接种容器内的搅拌机构辅助下完成接种。


技术总结
一种食用菌固体培养基灭菌接种方法,先将准备好的培养基料加入封闭的灭菌容器中进行灭菌处理,然后通过封闭的通路输送至冷却接种容器进行冷却接种,之后输出并装袋,灭菌处理过程中,向灭菌容器中通入蒸汽,同时利用灭菌容器周围布置的微波发生机构向灭菌容器内发射微波,使微波作用于灭菌容器内的蒸汽和培养基料,利用微波作用使灭菌容器内的低温蒸汽转变为高温蒸汽,使培养基料在微波及升温后的高温蒸汽作用下完成灭菌。灭菌效率高,相对于直接提供高温高压蒸汽,对设备要求更低,且更为节能。灭菌后的食用菌散基料进入冷却接种容器冷却后与菌种混合装袋,具有高效、省工、节能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高元庆,明亮,王海涛,杜万江,王磊,黄天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高文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