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多子小马铃薯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263126发布日期:2023-12-06 01:34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产多子小马铃薯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马铃薯栽培,尤其涉及一种生产多子小马铃薯的方法。


背景技术:

1、马铃薯是重要的粮菜兼用作物,其种植面积逐年攀升。我省马铃薯种植品种中北方调入的有兴佳2号、中薯3号等大薯品种。还有本地的一些地方品种。每年的种薯来源可分为北方调入和农户自留种两类,其中农户自留种占80%以上。

2、在江浙地区,50g左右的小马铃薯备受欢迎,市场需求量大,尤其是饭店、超市等,销售价格相对较高,种植效益较好。然而,北方调入品种薯块较大,结薯个数少;农户自留种一般5月份收获,次年春季播种,会存在过度发芽的问题,造成结薯不均匀,产量品质低下。因此,无论是北方当年调入的品种还是农户自留种都很难达到单株薯块数量多、个小、均匀的栽培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多子小马铃薯的方法,对种薯进行处理后种植,产出的马铃薯小薯(50g左右)产量占比高。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生产多子小马铃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获种薯,待种薯主芽生长至2-5cm,对主芽进行破坏,重复2-4次,待播期进行种薯播种;主芽的破坏方式选自75%酒精喷洒处理或震荡处理中的一种。

4、优选的是,所述75%酒精喷洒处理为将种薯平铺,喷洒75%酒精,自然晾干;所述震荡处理为将种薯放置于塑料筐,摇晃震荡使主芽破坏。

5、优选的是,所述收获种薯后,放置在阴凉通风处,等待芽萌发。

6、优选的是,所述种薯播种时,亩施15-15-15npk复合肥10-40kg;更优选的是,还包括亩施有机肥400-600kg。

7、优选的是,所述种薯2月露地播种,或10月覆膜加小拱棚播种;更优选的是,所述种薯采用整薯播种。

8、优选的是,所述种薯播种50-80天后采收;更优选的是,所述采收时,单薯重20-100g的马铃薯小薯集中采收。

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多子小马铃薯的方法,通过对马铃薯种薯主芽进行处理,能够促进马铃薯生长,有效控制马铃薯的结薯大小和结薯数量,提高马铃薯小薯(20-100g)的品质和产量。



技术特征:

1.一种生产多子小马铃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多子小马铃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75%酒精喷洒处理为将种薯平铺,喷洒75%酒精,自然晾干;所述震荡处理为将种薯放置于塑料筐,摇晃震荡使主芽破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多子小马铃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获种薯后,放置在阴凉通风处,等待芽萌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多子小马铃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薯播种时,亩施15-15-15npk复合肥10-40kg。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多子小马铃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亩施有机肥400-600k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多子小马铃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薯2月露地播种,或10月覆膜加小拱棚播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生产多子小马铃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薯采用整薯播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多子小马铃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薯播种50-80天后采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产多子小马铃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收时,单薯重20-100g的马铃薯小薯集中采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多子小马铃薯的方法,属于马铃薯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生产多子小马铃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获种薯,待种薯主芽生长至2‑5cm,对主芽进行破坏,重复2‑4次,待播期进行种薯播种;主芽的破坏方式选自75%酒精喷洒处理或震荡处理中的一种。本发明通过马铃薯种薯主芽处理,能够有效控制马铃薯结薯大小和结薯数量,提高马铃薯小薯的品质和产量。

技术研发人员:王芳,周金波,金树权,严成其,张国芳,史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