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浙贝母组培扩繁外植体处理消毒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31320发布日期:2023-12-10 08:26阅读: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贝母组培外植体消毒,具体涉及一种浙贝母组培扩繁外植体处理消毒方法。


背景技术:

1、浙江贝母是百合科多年生药用植物,以鳞茎入药,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润肺的功效,是浙江省著名的“浙八味”中药材,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但在人工栽培中,浙贝母生产由于采用大鳞茎作种,其繁殖系数低,约为1.6~1.8倍,用种量极大,用种500kg/亩,低的繁殖系数和高的耗种量,导致生产用地和留种地面积的增加及生产成本增加,同时长期的营养繁殖浙贝母种质严重退化,鳞茎产量和品质下降,而植物病毒的侵染也是引起浙贝母退化的主要原因。

2、组织培养可以显著提高浙贝母的繁殖率,且生长周期明显缩短。但考虑到病毒侵染的问题,且传统的外植体消毒手段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传统消毒方法成功率低,对外植体组培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浙贝母组培扩繁外植体处理消毒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浙贝母组培扩繁外植体处理消毒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方案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3、s1选取浙贝母当年的健康种球,使用洗手液或洗衣粉溶液对种球进行初步清洗,再用自来水洗净表面;

4、s2削去种球表皮,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

5、s3将削去表面并洗净的种球浸泡于温水中至种球表面没有明显粘液后捞出;

6、s4种球捞出后,于超净工作台中,用消毒棉巾吸干种球表面水分,并在超净工作台通风状态下放置4~6小时;

7、s5将经过通风放置的种球在酒精中浸泡消毒后取出,用无菌水冲洗;

8、s6将洗净的种球于氯化汞或次氯酸钠溶液中进行第一次浸泡消毒;取出后,观测种球外部变色情况,外部变色面积超过20%的种球予以丢弃,外部变色面积小于20%的,用经过消毒的手术刀削除种球外部变色部分,再次将种球置于氯化汞或次氯酸钠溶液中进行第二次浸泡消毒;

9、s7将经过氯化汞和次氯酸钠消毒的种球用无菌水冲洗3~4次后,接种至诱导培养基培养。

10、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温水温度为45℃,所述温水浸泡时间为30分钟,可适当增加浸泡时间,浸泡时间最长不超过50分钟,浸泡时间以贝母种球表面没有明显粘液为准。

11、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酒精浓度为75%,酒精浸泡时间为30~50秒。

12、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氯化汞溶液浓度为0.1%,所述次氯酸钠溶液浓度为0.3~0.5%,所述氯化汞和次氯酸钠溶液浸泡消毒第一次为15~20分钟,第二次为8~15分钟。

13、进一步的,第二次浸泡消毒时,启用超声波清洗,先控制浸泡容器中的温度为0~5℃,保持时间为6~10分钟,然后控制浸泡容器中的温度为60~70℃,保持时间为2~3分钟。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为浙贝母组培扩繁外植体处理消毒方法,除采取常规的清洁消毒措施外,通过流水冲洗、温水浸泡处理、超净台中静置吹风、氯化汞、次氯酸钠浸泡消毒、削掉外部消毒变色的皮层并再次通过两次浸泡消毒等步骤的综合处理,可有效提高组培外植体的成活率,外植体经过消毒处理诱导培养的成功率大大提升,种球的活性和品质亦可得到改善。本发明能够大幅度降低了消毒药剂的使用量,减少了消毒废液的产生量,起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较高的诱导培养的成功率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浙贝母组培扩繁外植体处理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浙贝母组培扩繁外植体处理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温水温度为45℃,所述浸泡时间为30~5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浙贝母组培扩繁外植体处理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酒精浓度为75%,所述浸泡消毒时间为30~50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浙贝母组培扩繁外植体处理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所述氯化汞溶液浓度为0.1%,所述次氯酸钠溶液浓度为0.3~0.5%,所述第一次浸泡消毒时间为15~20分钟,所述第二次浸泡消毒时间为8~15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浙贝母组培扩繁外植体处理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次浸泡消毒时,启用超声波清洗,先控制浸泡容器中的温度为0~5℃,保持时间为6~10分钟,然后控制浸泡容器中的温度为60~70℃,保持时间为2~3分钟。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贝母组培外植体消毒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浙贝母组培扩繁外植体处理消毒方法,该方法通过选取浙贝母健康种球、使用洗手液或洗衣粉初步清洗、削去种球表皮、流动自来水冲洗、温水浸泡、超净台通风放置、酒精浸泡消毒、氯化汞或次氯酸钠浸泡消毒、削去变色部分并在此使用氯化汞或次氯酸钠浸泡消毒以及无菌水冲洗等步骤,完成对浙贝母组培扩繁外植体的处理消毒工作。本方法通过上述步骤可有效提高组培外植体的成活率以及诱导培养的成功率,种球的活性和品质亦可得到改善,较高的诱导培养的成功率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本消毒方法能够大幅度降低消毒药剂的使用量,减少了消毒废液的产生量,起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曹瑞钦,胡金全,王磊,曹瀚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北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