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红豆容器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33706发布日期:2024-02-20 20:25阅读:14来源:国知局
小叶红豆容器育苗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具体涉及小叶红豆容器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1、小叶红豆(ormosia micropylla merr.)是豆科(leguminosae)、蝶形花亚科(papilionoideae)、槐族(sophoreae)、红豆属(ormosia jacks)植物,分布于贵州、福建、广东、广西、湖南等地,呈岛屿状分布,生于海拔600~800m的山坡中下部常绿阔叶林中。其边材和心材区分明显,边材浅黄褐色,心材比例大,为深紫红色至紫黑色,纹理通直,结构细匀,干缩小,耐腐性强,色泽及花纹美观,是制造高级家具、乐器、美术工艺品的特种珍贵用材,极为珍贵。由于长期过度采伐,小叶红豆已成为数量稀少,濒临灭绝的物种,在原有文献记载的很多分布点几乎找不到活体大树。2021年9月,小叶红豆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

2、小叶红豆极度缺乏自我更新能力,种子休眠时间长,导致其发芽率较低;同时其种子的种皮质硬、紧密、脆,不易透水,也导致发芽率极度低下,小叶红豆种子发芽率低是限制其大规模育苗的重点,目前急需技术解决小叶红豆发芽率低下,缓解市场种苗稀缺问题。而小叶红豆为深根性树种,侧根不发达,主根明显,入土深,采用裸根苗造林时起苗容易伤根,造林成活率低。针对裸根苗起苗造林成活率低问题,可采用容器苗造林,从而提高小叶红豆造林成活率。《小叶红豆容器育苗造林》中从育苗过程、无节良材造林2方面详细讲解了其关于小叶红豆容器育苗造林方法,而关于小叶红豆育苗方法未见关于种子贮藏方式、播种时间、浸种方法、播种基质、苗期管理、芽苗移栽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为满足苗木市场对于小叶红豆优质苗木的需求,亟需加强小叶红豆播种育苗技术的研究,促进小叶红豆种苗繁殖实现产业化和标准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叶红豆容器育苗方法,解决当前小叶红豆发芽率较低、造林成活率低、苗木的培育质量低等问题。

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叶红豆容器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1)种子贮藏:收集种子,进行干藏或湿沙贮藏;

4、(2)种子处理:将步骤(1)中收集的种子在播种前进行浸种处理,浸种处理方法为温水中浸种一段时间后待水冷却至室温以下后继续浸种一段时间;

5、(3)播种:将步骤(2)中处理后的种子在来年2月进行播种,播种基质为黄心土、珍珠岩和泥炭土的混合物;

6、(4)苗期管理:待种子出苗后进行管理;

7、(5)芽苗移栽:播种一年之后的2月进行芽苗移栽至容器;容器苗栽培基质为黄心土、河沙和木屑的混合物;

8、(6)容器育苗管理:将移栽至容器的芽苗进行管理。

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浸种处理方法为45℃温水中浸种24h后待水冷却至室温以下后继续浸种48h。

10、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至室温以下为冷却至25℃以下,浸种处理时间为2月份,湖南的2月的气温为5-10℃左右。

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播种基质为黄心土:珍珠岩:泥炭土的质量比为4~6:2~4:1~3;优选质量比为5:3:2。

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栽培基质为黄心土:河沙:木屑的质量比为1~3:3~5:3~5;优选质量比为2:4:4。

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苗期管理包括板结土壤中耕、除草、浇水、排水、施肥和病虫害治理。

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施肥的方法为:

15、苗木幼苗期及速生期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

16、幼苗期,每隔10~15d喷施0.1%~0.3%尿素进行叶面追肥;

17、苗木速生期,每隔20~30d施1次,每次施肥量75~150kg·hm-2,施肥后浇水;

18、生长后期,停止施含氮肥料,喷施2~3次0.3%~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1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中容器育苗管理包括缓苗、除草、浇水、排水、施肥和病虫害治理。

2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中施肥方法为:容器育苗管理缓苗期间不进行施肥,以防止烧根;

21、待缓苗期过后,在小叶红豆生长期内(4~9月中旬)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每10d施1次,使用硝酸钾按1∶200的浓度配成水溶液,进行浇施;

22、9月中旬以后,小叶红豆进入生长后期,停止施含氮肥料,喷施2~3次0.3%~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并减少浇水,以提高小叶红豆苗木抗寒能力,安全过冬。

23、进一步的,所述湿沙贮藏方法为:用编织袋作为存放容器,将消毒后的种子与湿沙按体积比为1:4混合,沙子含水量为50%左右,装入编织袋中再在上面覆一层厚度5-10cm干沙。种子贮藏期间,保持通风透气,并且定期翻动检查,适时补水,同时喷施稀释600倍的多菌灵防止种子霉变。待播种时,用筛子将沙子筛去,分离出种子。

24、进一步的,所述缓苗方法为:将上盆好的容器苗集中放置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平地上,搭好荫棚,透光度60%,刚上盆时,要保持容器中土壤湿度,2d左右浇一次水,下雨天不浇水;缓苗1个月后再去掉荫棚。

2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6、(1)本申请采用45℃温水中浸种24h后待水冷却后继续浸种48h的浸种方法,出芽率达到85.17%,解决了当前小叶红豆发芽率低下的问题,有效缓解了市场种苗稀缺的问题;

27、(2)采用容器苗造林方法解决了小叶红豆深根性树种,侧根不发达,主根明显,入土深,采用裸根苗造林时起苗容易伤根,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

28、(3)本申请的小叶红豆播种育苗技术,从种子贮藏方式、种子浸种方法、播种时间、播种基质、苗期管理、容器育苗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小叶红豆的发芽率,苗木的培育质量、培育速度和造林成活率,从而促进小叶红豆种苗繁殖实现产业化和标准化生产,对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小叶红豆的稳定繁殖具有重大的意义。



技术特征:

1.一种小叶红豆容器育苗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叶红豆容器育苗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浸种处理方法为45℃温水中浸种24h后待水冷却至室温以下后继续浸种48h。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叶红豆容器育苗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中播种基质为黄心土:珍珠岩:泥炭土的质量比为4~6:2~4:1~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叶红豆容器育苗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中播种基质为黄心土:珍珠岩:泥炭土的质量比为5:3: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叶红豆容器育苗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5)中栽培基质为黄心土:河沙:木屑的质量比为1~3:3~5:3~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叶红豆容器育苗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5)中栽培基质为黄心土:河沙:木屑的质量比为2:4:4。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小叶红豆容器育苗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4)苗期管理包括板结土壤中耕、除草、浇水、排水、施肥和病虫害治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叶红豆容器育苗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4)中施肥的方法为:

9.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小叶红豆容器育苗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6)中容器育苗管理包括缓苗、除草、浇水、排水、施肥和病虫害治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小叶红豆容器育苗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6)中施肥方法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小叶红豆容器育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种子贮藏、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芽苗移栽和容器育苗管理等步骤,通过对小叶红豆种子贮藏方式、种子浸种方法、播种时间、播种基质、苗期管理、容器育苗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小叶红豆的发芽率、苗木的培育质量、培育速度和造林成活率,从而促进小叶红豆种苗繁殖,实现产业化和标准化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田晓明,向光锋,牟村,吕浩,彭静,朱路,黄斌辉,李高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省植物园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