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造林幼苗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92834发布日期:2023-12-15 11:58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工造林幼苗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苗木养护,具体涉及一种人工造林幼苗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1、造林是指在原本没有植被或植被稀少的地区,采取一定的措施,通过人工种植树木或促进自然生态恢复的方式,达到增加植被覆盖面积、保护环境和增加生态效益的目的,植树造林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之一,其中,苗木的投放是一项重要的环节。在造林过程中,为了促进苗木的生长,在幼苗或种子栽入到土壤内时,就需要喷淋水肥对其输送营养,以确保其存活率,而目前的水肥喷洒多采用高点喷洒的方式,在土地较为干硬的情况下,不能使水肥被土地充分吸收,高点喷洒会使得部分水肥无法完全的渗入土壤中,而是在蒸发作用下产生损失,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确保高效施肥的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造林幼苗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本发明能够使得水肥直接灌入土地内,避免灌溉的水肥附着于土地上面,从而能使水肥与土地充分吸收,提升了土地周围幼苗吸收肥料的效果。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人工造林幼苗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包括:

4、移动车体,所述移动车体内设置有水肥箱,所述水肥箱内装填有水肥,所述移动车体的一侧设置有支撑耳板;

5、施肥机构,所述施肥机构包括第一升降组件、支撑壳体、第一平移组件、松土刀和出液喷头,所述第一升降组件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支撑耳板上,所述支撑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的移动端上,所述第一平移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壳体内,所述松土刀穿过所支撑壳体下端并与所述第一平移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出液喷头设置于所述支撑壳体的底端,所述出液喷头和所述水肥箱通过软管连通。

6、优选的,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用于驱动其驱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支撑耳板上端,所述第一伸缩杆竖直设置于所述支撑耳板下端,所述支撑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移动端,所述第一平移组件包括第二伸缩杆和用于驱动其运动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支撑壳体内设置有滑槽,所述松土刀的顶端设置有滑移块,所述滑移块设置于所述滑槽内且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移动端连接。

7、优选的,所述移动车体的相对所述支撑耳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平衡块,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套设有防尘罩。

8、优选的,所述松土刀包括呈三棱柱状的上刀刃与呈三棱锥状的下底座,所述上刀刃的侧棱和所述下底座的侧棱对应设置,且松土刀的一条侧棱位于所述松土刀的移动轨迹上。

9、优选的,该装置还包括除虫机构,所述除虫机构包括支撑板、液压伸缩杆、第二平移组件、第一延伸组件和喷射组件,所述液压伸缩杆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移动车体上,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移动车体上且与其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和所述液压伸缩杆的移动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平移组件,所述第一延伸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平移组件上,所述喷射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延伸组件的移动端,所述喷射组件通过软管与所述移动车体内部的除虫箱连通,所述除虫箱内装填有除虫药剂。

10、优选的,所述喷射组件包括呈弧形的喷射夹爪,所述喷射夹爪内侧设置有喷淋头,所述喷射夹爪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除虫箱连通的进药口。

11、优选的,所述喷射夹爪的内侧还设置有缓冲垫层,所述缓冲垫层开设有喷淋口,所述喷淋头设置于所述喷淋口内。

12、优选的,所述喷射夹爪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喷射夹爪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延伸组件包括两个第三伸缩杆和两个用于驱动其运动的第三驱动电机,所述喷射夹爪设置于所述第三伸缩杆的移动端,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水平槽,两个所述第三伸缩杆通过固定套块与所述水平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平移组件包括双向丝杆和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第四驱动电机,所述双向丝杆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三伸缩杆之间,两个所述第三伸缩杆的所述固定套块分别套设于所述双向丝杆的一侧。

13、优选的,所述除虫机构还包括转向组件,所述转向组件包括旋转支座、旋转盘和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第五驱动电机,所述第五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旋转支座内,所述旋转支座设置于所述第三伸缩杆的移动端,所述旋转盘设置于所述旋转支座上,所述喷射夹爪设置于所述旋转盘上。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5、本发明的移动车体移动到指定位置后,通过驱动第一升降机构带动松土刀插入土地,再通过第一平移组件带动插入土地的松土刀水平运动,利用松土刀使地面产生一定的缝隙,在通过出液喷头将水肥喷入缝隙之后,使得水肥能够直接灌入土地内,避免灌溉的水肥会附着于土地上面,从而能使水肥与土地充分吸收,提升了土地周围幼苗吸收肥料的效果。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



技术特征:

1.一种人工造林幼苗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造林幼苗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用于驱动其驱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支撑耳板上端,所述第一伸缩杆竖直设置于所述支撑耳板下端,所述支撑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移动端,所述第一平移组件包括第二伸缩杆和用于驱动其运动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支撑壳体内设置有滑槽,所述松土刀的顶端设置有滑移块,所述滑移块设置于所述滑槽内且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移动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造林幼苗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体的相对所述支撑耳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平衡块,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套设有防尘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造林幼苗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土刀包括呈三棱柱状的上刀刃与呈三棱锥状的下底座,所述上刀刃的侧棱和所述下底座的侧棱对应设置,且松土刀的一条侧棱位于所述松土刀的移动轨迹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造林幼苗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虫机构,所述除虫机构包括支撑板、液压伸缩杆、第二平移组件、第一延伸组件和喷射组件,所述液压伸缩杆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移动车体上,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移动车体上且与其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和所述液压伸缩杆的移动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平移组件,所述第一延伸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平移组件上,所述喷射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延伸组件的移动端,所述喷射组件通过软管与所述移动车体内部的除虫箱连通,所述除虫箱内装填有除虫药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人工造林幼苗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组件包括呈弧形的喷射夹爪,所述喷射夹爪内侧设置有喷淋头,所述喷射夹爪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除虫箱连通的进药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人工造林幼苗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夹爪的内侧还设置有缓冲垫层,所述缓冲垫层开设有喷淋口,所述喷淋头设置于所述喷淋口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人工造林幼苗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夹爪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喷射夹爪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延伸组件包括两个第三伸缩杆和两个用于驱动其运动的第三驱动电机,所述喷射夹爪设置于所述第三伸缩杆的移动端,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水平槽,两个所述第三伸缩杆通过固定套块与所述水平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平移组件包括双向丝杆和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第四驱动电机,所述双向丝杆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三伸缩杆之间,两个所述第三伸缩杆的所述固定套块分别套设于所述双向丝杆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人工造林幼苗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虫机构还包括转向组件,所述转向组件包括旋转支座、旋转盘和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第五驱动电机,所述第五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旋转支座内,所述旋转支座设置于所述第三伸缩杆的移动端,所述旋转盘设置于所述旋转支座上,所述喷射夹爪设置于所述旋转盘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造林幼苗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属于苗木养护技术领域,包括:移动车体内设置有水肥箱,水肥箱内装填有水肥,移动车体的一侧设置有支撑耳板;第一升降组件的固定端设置于支撑耳板上,支撑壳体设置于第一升降组件的移动端上,第一平移组件设置于支撑壳体内,松土刀穿过所支撑壳体下端并与第一平移组件固定连接,出液喷头设置于支撑壳体的底端,出液喷头和水肥箱通过软管连通。本发明的第一平移组件带动插入土地的松土刀运动,利用松土刀使地面产生缝隙,使得水肥能够直接灌入土地内,避免灌溉的水肥会附着于土地上面,从而能使水肥与土地充分吸收,提升了土地周围幼苗吸收肥料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曹文玉,颜培学,柴志强,张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临沂泽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