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扩座的蚕盘及养蚕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68454发布日期:2023-12-21 21:46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扩座的蚕盘及养蚕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养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扩座的蚕盘及养蚕方法。


背景技术:

1、多批次滚动式养蚕实行三段式饲养方式:小蚕共育、中蚕蚕箔育、大蚕省力化蚕台育等。

2、在滚动式养蚕过程中,蚕的生长发育迅速,尤其是小蚕,一般一、二龄蚕体面积每天能增加约2倍,三、四龄每天约增加1倍,五龄每两天增加1倍。各龄蚕座的合理面积,通常以每头蚕所占的面积和蚕的生长倍数为基点,再加上适当的活动余地来计算的,一般按蚕体面积增加20%左右为度,因此在小蚕共育过程中,在有效区域内进行快速扩座尤为重要。

3、现有的养蚕方法进行扩座时,小蚕期扩座方法有卷纸卷网扩座法,长条叶扩座法,加网分箔扩座法等。卷纸卷网法,是利用蚕座下的垫纸或网,双手捏住垫纸或网的两端,向下面随卷随向一端移动,使蚕座留在原处,抽出垫纸或网蚕座则可扩大,稍加整理给桑。长条叶扩座法,结合喂蚕时,喂部分长条叶,配合方块叶给桑,扩座时用蚕筷夹条叶向四周扩大蚕座。加网扩座,在蚕座上加一蚕网后给桑,等蚕爬上后,提起另放一箔,一分为二。大蚕期扩座,主要采用加网分箔和给桑前根据蚕座密度情况,过密时,可把附有蚕的桑叶移到蚕座四周或另放一箔扩座。

4、上述方法虽然不伤蚕体,但要有一定熟练程度才能做好,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较高,不便于广泛使用。

5、同时,堆积在蚕座中的残桑、蚕粪、脱皮壳和糠草等混合物称为蚕砂。实验证明,蚕座上的蚕粪、蚕桑和死蚕体中排出的吲哚,对蚕有着较高的毒性,适时除砂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扩座的蚕盘及养蚕方法,通过调节杆调节弹力网的直径,进行快速扩座,不仅不伤蚕体,且无需操作人员操作,便于广泛使用。

2、该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快速扩座的蚕盘,包括若干蚕盘,本装置的蚕盘包括第一连接环,第一连接环上设置有若干调节杆,调节杆上设置有弹力网,若干调节杆不仅可以对弹力网进行支撑,对小蚕进行支撑,使其在蚕盘上放置更加稳固。

4、在滚动式喂养的过程中,若干调节杆均与调节机构连接,调节机构能够使调节杆在第一连接环上移动,调节杆在移动的过程中,对弹力网进行拉扯,进而调节弹力网的直径,本装置的弹力网为一个圆形,调节杆在移动的过程中,使弹力网调节为不同直径大小的圆。

5、在此基础上,若干调节杆均匀的分布在弹力网上,进而调节杆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使弹力网均匀的拉扯,始终保持圆形。

6、进一步的,蚕盘内与第一连接环同心设置有固定件,调节杆的一端穿过固定件,且调节杆的两端均连接在第一连接环上,固定件能够进一步的对调节杆进行定位,避免位于第一连接环中心的调节杆移动或向下倾斜。同时,调节杆包括固定杆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穿过固定件,固定杆与第一连接环连接,弹力网设置在固定件、调节杆上。当一个调节杆上的两个固定杆在第一连接环移动时,两个固定杆将伸缩杆拉长,并且每个调节杆均穿过弹力网的圆心,因此通过固定杆在第一连接环上移动调节弹力网的直径,进行快速扩座。

7、其中,两个固定杆在第一连接环移动可以通过多种结构实现,两个固定杆可以通过伸缩结构伸缩带动其移动,还可以通过其他移动件带动固定杆移动,在本装置中,本发明人优选了一种结构,调节机构包括若干第一旋转齿轮,固定杆上设置有齿轮,若干第一旋转齿轮与若干调节杆一一对应,第一旋转齿轮与固定杆上的齿轮啮合,第一旋转齿轮旋转,通过齿轮带动固定杆在第一连接环上移动,进而调节弹力网的直径。

8、更进一步的,每个第一旋转齿轮可以通过不同的电机进行控制,还可以通过其他结构控制旋转,例如,第一连接环与旋转环连接,旋转环能够在第一连接环上旋转,旋转环的内环上啮合有若干第二旋转齿轮,若干第二旋转齿轮与若干第一旋转齿轮一一对应,第二旋转齿轮与第一旋转齿轮之间通过转轴连接,当旋转环上的一个第二旋转齿轮旋转时,第二旋转齿轮与旋转环啮合,带动旋转环旋转,旋转环旋转的过程中带动其他的第二旋转齿轮一起旋转,第二齿轮旋转的过程中通过转轴带动第一旋转齿轮旋转,第一旋转齿轮作用在固定杆上带动固定杆移动。在该结构中,通过旋转环的旋转,能够确保所有的第二旋转齿轮旋转速度相同,进而使第一旋转齿轮的旋转速度相同,第一旋转齿轮作用在固定杆上的速度相同,每个固定杆在第一连接环上的移动速度相同,进而使弹力网被均匀的拉扯,均匀的扩座,且速度可控,避免速度过快对蚕造成伤害,同时,在扩座后,蚕分别向四周移动即可,不需要移动过大的距离,提高扩座的效率和质量。

9、优选的,固定杆的一端连接有弧板,弧板位于第一连接环上时,若干弧板组成一个圆,弹力网的一端连接在弧板上。固定杆在移动时,通过弧板作用在弹力网上进行扩座,弧板与弹力网接触面积较大,能够进一步提高扩座的均匀度。

10、同时,第一连接环上设置有连接网,连接网位于弹力网的下方。弹力网在拉扯的过程中,空隙的直径会发生变化,连接网的空隙直径不改变,弹力网的空隙直径发生变化时,连接网与其交错设置,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对蚕的支撑,避免蚕从空隙中掉落。

11、在本装置中,第一连接环上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用于回收蚕砂,当弹力网被拉扯调节直径的过程中,蚕砂通过弹力网的移动通过弹力网的空隙进入底板上,底板的直径大于第一连接环的直径,当弹力网扩座后,底板也能接入蚕砂。

12、进一步的,一种养蚕方法,包括:

13、在预设时间内,使调节杆在第一连接环上移动,使弹力网的直径为预设长度;弹力网的直径为预设长度时,在弹力网上均匀给桑,使蚕均匀分布在扩座后的蚕盘上。

14、另一方面,在预设时间内,使调节杆在第一连接环上移动,使弹力网的直径为预设长度;弹力网的直径为预设长度时,进行除砂,除砂过程中,在调节杆的弧板上连接一个直径为预设长度的除砂弹力网,除砂弹力网的空隙直径大于弹力网的空隙直径,在除砂弹力网上均匀铺设桑叶,等蚕爬上后,将弹力网从弧板上取下,蚕砂通过连接网进入底板,进行回收蚕砂。

15、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6、本发明一种快速扩座的蚕盘及养蚕方法,本装置在进行扩座时,直接通过均匀拉扯弹力网使其匀速扩座,不仅不会伤害小蚕,同时能够快速操作,也不需要操作人员进行技术操作,便于广泛推广,同时,本装置的弹力网扩座速度可根据需要调节,扩座后的弹力网保持圆形,扩座后,蚕可以均匀的往四周移动,减少了蚕的移动距离,更有利养殖。

17、同时,弹力网具有空隙,产生的蚕砂能够通过空隙落入底板上,并且在除砂过程中,能够通过增加新的弹力网进行除砂,避免蚕砂对蚕造成影响,并且在扩座的过程中,弹力网进行移动,弹力网上的空隙大小发生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促使蚕砂快速通过空隙,进一步的提高除砂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快速扩座的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蚕盘,蚕盘包括第一连接环(1),第一连接环(1)上设置有若干调节杆,调节杆上设置有弹力网(3),若干调节杆均与调节机构连接,调节机构用于使调节杆在第一连接环(1)上移动,调节弹力网(3)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扩座的蚕盘,其特征在于,调节机构包括若干第一旋转齿轮(8),固定杆(4)上设置有齿轮,若干第一旋转齿轮(8)与若干调节杆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旋转齿轮(8)旋转作用在固定杆(4)的齿轮上,使固定杆(4)在第一连接环(1)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扩座的蚕盘,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环(1)与旋转环(9)连接,旋转环(9)能够在第一连接环(1)上旋转,旋转环(9)的内环上啮合有若干第二旋转齿轮(10),若干第二旋转齿轮(10)与若干第一旋转齿轮(8)一一对应,第二旋转齿轮(10)与第一旋转齿轮(8)之间通过转轴(1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扩座的蚕盘,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环(1)上设置有连接网(2),连接网(2)位于弹力网(3)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扩座的蚕盘,其特征在于,固定杆(4)的一端连接有弧板(5),弧板(5)位于第一连接环(1)上时,若干弧板(5)组成一个圆,弹力网(3)的一端连接在弧板(5)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扩座的蚕盘,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环(1)上连接有底板(13),所述底板(13)用于回收蚕砂。

7.一种养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蚕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养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砂步骤,除砂步骤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养蚕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杆在第一连接环(1)上移动前,在弹力网(3)上铺设石灰粉。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扩座的蚕盘及养蚕方法,涉及养蚕领域,包括若干蚕盘,蚕盘包括第一连接环,第一连接环上设置有若干调节杆,调节杆上设置有弹力网,若干调节杆均与调节机构连接,调节机构用于使调节杆在第一连接环上移动,调节弹力网的直径。在进行扩座时,直接通过均匀拉扯弹力网使其匀速扩座,不仅不会伤害小蚕,同时能够快速操作,也不需要操作人员进行技术操作,便于广泛推广,同时,本装置的弹力网扩座速度可根据需要调节,扩座后的弹力网保持圆形,扩座后,蚕可以均匀的往四周移动,减少了蚕的移动距离,更有利养殖。

技术研发人员:刘波,郭佳,叶江红,刘宇,邱云桥,蒋辉霞,易文裕,罗俊,梅林森,马倩,张瀚文,何俊峰,郑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