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重离子束集中结构的大豆诱变培育箱

文档序号:37368617发布日期:2024-03-22 10:21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有重离子束集中结构的大豆诱变培育箱

本发明涉及大豆诱变培育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设有重离子束集中结构的大豆诱变培育箱。


背景技术:

1、农作物的遗传育种通常是通过品种的自然突变和人工诱变来实现的。但自然突变的频率太低(约10-7),人类靠它来诱变育种效率低、时间长。人工诱变可以采用物理因子、化学因子或生物技术等手段来完成;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采用离子束注入,离子种类已达近十种(c、n、o、ar、fe、cn、zn等),能量已从超低能(<150kev)到低能(10mev/u以下),诱变对象已不限于农作物(也有微生物、动物、花卉、药材等)。诱变育种成果累累,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在进行大豆种子诱变培育过程中,重离子束缺乏方向性、影响了育种效率的提高。因此,亟需一种设有重离子束集中结构的大豆诱变培育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设有重离子束集中结构的大豆诱变培育箱,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诱变箱、箱门和电控箱,诱变箱的前侧开口端上通过合页旋转设置有箱门,箱门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电控箱;

3、它还包含:

4、加速器重离子出口端,所述的加速器重离子出口端滑动设置在诱变箱的内侧壁上,且加速器重离子出口端与外部离子源发生器连接;

5、丝杆副,所述的丝杆副通过轴座旋转设置在诱变箱的内侧壁上,且丝杆副内的丝母与加速器重离子出口端的侧壁连接;丝杆副内的丝杆后端连接有一号电机,一号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设置在诱变箱的后侧壁上,且一号电机与电控箱连接;

6、触发机构,所述的触发机构设置在加速器重离子出口端的侧壁上;

7、定位环架,所述的定位环架的后端通过平顶推力球轴承旋转设置在诱变箱内部的后侧壁上,定位环架上等圆角开设有数个集中槽,集中槽与加速器重离子出口端相配合设置;定位环架的后侧连接有角度变换驱动机构;

8、种子安置架,所述的种子安置架设置在定位环架的内部,定位环架内侧壁上等圆角设置的限位板活动插设在种植安装架侧壁上开设的限位槽内;种植安置架的外侧壁上等圆角开设有数个安置槽,且数个安置槽的位置与集中槽的位置相配合设置;安置槽内均对称固定设置有数个弹性挤压块。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10、1、带胚芽的大豆种子安置在种子安置架上的安置槽内,且通过集中槽对准加速器重离子出口端的离子束,采用的是逐个进行离子束注入的方式,增加了重离子束注入的集中性,进而提高了诱变的效率;

11、2、种子的安置槽位置采用等圆角式的工位转换,保证了一批诱变的大豆种子数量,且工位变换通过角度变换驱动机构进行实现,增加了操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设有重离子束集中结构的大豆诱变培育箱,它包含诱变箱(1)、箱门(2)和电控箱(3),诱变箱(1)的前侧开口端上通过合页旋转设置有箱门(2),箱门(2)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电控箱(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重离子束集中结构的大豆诱变培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中槽(8)的形状为喇叭状开口端设置。


技术总结
一种设有重离子束集中结构的大豆诱变培育箱,本发明涉及大豆诱变培育设备技术领域;加速器重离子出口端滑动设置在诱变箱的内侧壁上,且加速器重离子出口端与外部离子源发生器连接;触发机构设置在加速器重离子出口端的侧壁上;定位环架上等圆角开设有数个集中槽,集中槽与加速器重离子出口端相配合设置;定位环架的后侧连接有角度变换驱动机构;种子安置架设置在定位环架的内部,数个安置槽的位置与集中槽的位置相配合设置;采用的是逐个进行离子束注入的方式,增加了重离子束注入的集中性,进而提高了诱变的效率,且工位变换通过角度变换驱动机构进行实现,增加了操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必弦,任洪雷,刘秀林,王雪扬,张春蕾,张丰屹,赵克臻,袁荣强,武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