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装载车辆联动的有机肥施肥设备

文档序号:37152626发布日期:2024-02-26 17:09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与装载车辆联动的有机肥施肥设备

本发明涉及施肥设备,具体领域为一种与装载车辆联动的有机肥施肥设备。


背景技术:

1、与车辆之间相互联动的机肥施肥设备,其主要包括可与车辆之间相连联动的联动杆、用于收纳肥料的车斗以及用于破碎并抛洒肥料的施肥用螺旋滚筒。当施肥设备通过联动杆与车辆之间相连且被车辆所拉动时,将肥料均匀的撒于出去。

2、目前,现有的施肥设备只能够将肥料播撒于土地的表面,不能实现肥料与土壤的混合,也就是说肥料会暴露于外界,一直在承受外界的阳光以及风化,从而缩减了肥料的有效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载车辆联动的有机肥施肥设备,可以将一部分的肥料与土壤相混合,另一部分的肥料撒于土地的外表面,在保证了植物成活率的同时,提高了肥料的有效时间,还能提高肥料的施肥效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与装载车辆联动的有机肥施肥设备,包括:车斗,所述车斗的后侧壁中部设有施肥通孔,所述施肥通孔内设有螺旋滚筒;底盘,固定设置在所述车斗的下方,所述底盘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螺旋滚筒旋转的第一驱动组件;施肥装置,设在所述车斗上,所述施肥装置包括:外壳,固定设置在所述车斗的后端,且位于所述车斗的外侧,所述外壳的底面为敞口;电动多钩松土器,设在所述外壳内侧的底部,且位于靠近所述底盘一侧;若干土壤搅拌绞龙,设在所述外壳内侧的底部,且位于远离所述底盘一侧,所述底盘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土壤搅拌绞龙旋转的第二驱动组件。

3、优选的,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位于所述外壳的中部,所述第一导向板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导向板的第一端部与所述施肥通孔的中部位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一导向板的第一端部的高度高于第二端部,所述第二导向板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板的下方,且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电动多钩松土器和所述土壤搅拌绞龙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板的两侧。

4、优选的,所述螺旋滚筒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施肥通孔内的两侧,所述底盘的下方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均与所述底盘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各设有一个车轮,所述车轮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有两个,分别设在所述底盘内部的两侧,且位于两个所述车轮之间。

5、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二转轴,设在所述底盘内部,所述第二转轴的顶部与所述底盘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底部与第一伞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链轮;第二伞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二伞齿轮与所述第一伞齿轮啮合传动;第二链轮,固定设置在所述螺旋滚筒的底部,所述螺旋滚筒的顶部与所述施肥通孔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螺旋滚筒的底部伸入所述底盘的内部,且与所述底盘的内壁转动连接;同步链条,套设在位于相同侧的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上。

6、优选的,所述螺旋滚筒倾斜设置,所述螺旋滚筒的倾斜角度为α,其中65°≤α≤75°,所述第二转轴与螺旋滚筒平行,所述车斗的后侧壁也倾斜设置,且与所述螺旋滚筒的倾斜角度相同。

7、优选的,所述施肥装置还包括:活动台,设在所述土壤搅拌绞龙的上方,所述活动台与所述外壳滑动连接;匚形架,设在所述活动台的上方,所述匚形架的开口端朝下,且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两个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匚形架上的两端,所述气缸的输出端朝下,且与所述活动台固定连接;若干绞龙固定架,等间距固定设置在所述活动台的底部,所述绞龙固定架的数量与所述土壤搅拌绞龙的数量相同,每一所述绞龙固定架上设有一个所述土壤搅拌绞龙,所述土壤搅拌绞龙的两端与绞龙固定架之间均通过滚子轴承相连。

8、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承载架,设在所述外壳的外侧壁上,所述承载架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架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第三伞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且位于所述承载架的内部;第三转轴,水平设置在所述承载架的内部,且与所述承载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四伞齿轮和第五伞齿轮,所述第四伞齿轮与所述第三伞齿轮啮合传动;第四转轴,竖直设置在所述承载架的内部,且与所述承载架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轴上固定设置有第六伞齿轮,所述第六伞齿轮与所述第五伞齿轮啮合传动;第五转轴,竖直设置在所述第四转轴的上方,且与所述第四转轴固定连接;第七伞齿轮,设在所述第五转轴的顶部,且位于所述活动台的内部;第六转轴,水平设置在所述活动台的内部,且与所述活动台转动连接;第八伞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六转轴靠近所述第七伞齿轮的一端,所述第八伞齿轮与所述第七伞齿轮啮合传动;若干第九伞齿轮,等间距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六转轴上,所述第九伞齿轮的数量与所述土壤搅拌绞龙的数量相同;若干第七转轴,分别竖直设置在若干所述第九伞齿轮的下方,且与所述活动台转动连接,所述第七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十伞齿轮和第十一伞齿轮,所述第十伞齿轮和相邻的所述第九伞齿轮啮合传动;若干第十二伞齿轮,所述第十二伞齿轮的数量与所述土壤搅拌绞龙的数量相同,每一所述土壤搅拌绞龙上均固定设置有一个所述第十二伞齿轮,所述第十二伞齿轮位于靠近所述第七转轴一侧,所述第十二伞齿轮与所述第十一伞齿轮啮合传动。

9、优选的,所述第五转轴的截面形状为方形,所述第五转轴的顶部伸入所述活动台,并贯穿所述活动台的顶面,所述第七伞齿轮上设有贯穿其顶面和底面的方形通孔,且所述第七伞齿轮通过所述方形通孔套设在所述第五转轴的外表面,所述第五转轴的外表面与所述方形通孔的内表面贴合,所述第五转轴与所述方形通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七伞齿轮的上下端面均与所述活动台的内壁之间通过滚子轴承相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绞龙固定架靠近所述电动多钩松土器一端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11、优选的,所述活动台的后侧底部固定设置有土壤压平辊。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一)本发明在使用时,可以将一部分的肥料与土壤相混合,另一部分的肥料撒于土地的外表面,在保证了植物成活率的同时,提高了肥料的有效时间,还能提高肥料的施肥效果。

14、(二)在本发明中,第一驱动组件通过第一转轴驱动,第一驱动组件使得螺旋滚筒可以自动根据装载车辆的移动速度来调整肥料的播撒速率,本发明中车斗和底盘上不需要安装电机、电机转速调整设备以及测速设备,从而缩减了设备的生产成本。

15、(三)本发明在使用时,气缸的输出端伸长或缩短可带动活动台沿外壳的内壁上下滑动,活动台通过若干绞龙固定架带动若干土壤搅拌绞龙上下移动,调节土壤搅拌绞龙的位置,因此本发明能适应不同的地形。



技术特征:

1.一种与装载车辆联动的有机肥施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装载车辆联动的有机肥施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位于所述外壳的中部,所述第一导向板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导向板的第一端部与所述施肥通孔的中部位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一导向板的第一端部的高度高于第二端部,所述第二导向板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板的下方,且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电动多钩松土器和所述土壤搅拌绞龙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板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装载车辆联动的有机肥施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滚筒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施肥通孔内的两侧,所述底盘的下方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均与所述底盘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各设有一个车轮,所述车轮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有两个,分别设在所述底盘内部的两侧,且位于两个所述车轮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与装载车辆联动的有机肥施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与装载车辆联动的有机肥施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滚筒倾斜设置,所述螺旋滚筒的倾斜角度为α,其中65°≤α≤75°,所述第二转轴与螺旋滚筒平行,所述车斗的后侧壁也倾斜设置,且与所述螺旋滚筒的倾斜角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与装载车辆联动的有机肥施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装置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与装载车辆联动的有机肥施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与装载车辆联动的有机肥施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转轴的截面形状为方形,所述第五转轴的顶部伸入所述活动台,并贯穿所述活动台的顶面,所述第七伞齿轮上设有贯穿其顶面和底面的方形通孔,且所述第七伞齿轮通过所述方形通孔套设在所述第五转轴的外表面,所述第五转轴的外表面与所述方形通孔的内表面贴合,所述第五转轴与所述方形通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七伞齿轮的上下端面均与所述活动台的内壁之间通过滚子轴承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与装载车辆联动的有机肥施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固定架靠近所述电动多钩松土器一端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与装载车辆联动的有机肥施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台的后侧底部固定设置有土壤压平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施肥设备技术领域,一种与装载车辆联动的有机肥施肥设备,包括:车斗,车斗的后侧壁中部设有施肥通孔,施肥通孔内设有螺旋滚筒;底盘,固定设置在车斗的下方,底盘上设有用于驱动螺旋滚筒旋转的第一驱动组件;施肥装置,设在车斗上,施肥装置包括:外壳,固定设置在车斗的后端,且位于车斗的外侧,外壳的底面为敞口;电动多钩松土器,设在外壳内侧的底部,且位于靠近底盘一侧;若干土壤搅拌绞龙,设在外壳内侧的底部,且位于远离底盘一侧,底盘上还设有用于驱动土壤搅拌绞龙旋转的第二驱动组件。本发明可以将一部分的肥料与土壤相混合,另一部分的肥料撒于土地的外表面,在保证了植物成活率的同时,提高了肥料的有效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蒋雨洲,张燕,李佳欣,李玉义,王鹏,张宏媛,王甲,周金霖,马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