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花园型式的绿化种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55264发布日期:2023-06-14 19:44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花园型式的绿化种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绿化种植领域,具体是一种立体花园型式的绿化种植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城市的规模化发展,其公共绿化用地越来越少,土地亟需实现高度集约化。通常的城市绿化采用平面种植型式,需占用相当量的城市公共绿化用地,特别是位于商业地块核心或是交通流量密集区域时,其土地供应未能有充足裕量以实现绿化种植。基于上述情况,亟需一种新型的绿化种植结构,以实现土地的高效集约利用,实现城市密集区域的绿化种植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立体花园型式的绿化种植结构。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立体花园型式的绿化种植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主框架,所述主框架内设置有多个滑杆,主框架与滑杆之间以及相邻的滑杆之间可拆卸地安装有若干个植物斗,所述植物斗的背面设置有毛细纤维装置,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水箱,所述毛细纤维装置与所述水箱联通。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框架穿设于所述底座的内部,主框架的底部与所述底座为一体结构,主框架的底部设有底板法兰,所述底板法兰设置有多个螺栓孔。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框架采用门型框架结构,其两侧为柱,主框架的两侧柱设有安装孔;所述滑杆设有通孔。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植物斗的两侧设有凹弧形的边耳,凹弧形的边耳与主框架的两侧柱或滑杆相适配,使得主框架的两侧柱或滑杆嵌入于凹弧形的边耳内,所述边耳上贯穿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置有紧固件。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内部为中空结构,背后敞开,底座内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一侧设有透明的观察窗,水箱的顶部设有进水孔;所述观察窗设有液位刻度。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预留孔,所述预留孔位于主框架的背后,毛细纤维装置通过所述预留孔、进水孔与水箱联通。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毛细纤维装置的内部为紧密横向多层排列的毛细导水管;所述毛细纤维装置在每个植物斗的背部区域设置过渡海绵;所述毛细导水管用于将水箱内的水/营养液向上输送,并在过渡海绵形成集聚。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植物斗的顶部檐口及正前方呈一定倾斜角;植物斗的底部设有均匀分布的泄水孔;植物斗的背部设有镂空的格栅;所述过渡海绵呈连续凹凸结构,过渡海绵嵌入所述植物斗的格栅,并突出进入植物斗内。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的顶部还设有凹型的坐槽。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植物斗替换为易拉宝,将所述植物斗拆除,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易拉宝两端的横杆,将易拉宝固定在主框架上。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将通常的城市绿化平面型式转化为立体花园型式,减少绿化用地面积,实现土地高效集约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底座还兼具休憩长凳作用,获得功能延伸,增强环境友好度;同时,该绿化种植结构还辅以易拉宝实现整体功能转换,成为城市家具景观墙或宣传展板,多用途合一。

15、2、本实用新型利用毛细纤维装置实现绿化的自动灌溉,有效节约人力资源;毛细纤维装置的毛细导水管将水箱内的水/营养液向上输送,并在过渡海绵形成有效集聚,实现以下两种功能:①利用过渡海绵的集聚,通过毛细导水管实现分段毛细提升,有效扩大灌溉高度;②经由过渡海绵的集聚,植物斗内种植土进行有效浸润,利于植物根系对水/营养液的吸收,促进植物生长。



技术特征:

1.一种立体花园型式的绿化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主框架,所述主框架内设置有多个滑杆,主框架与滑杆之间以及相邻的滑杆之间可拆卸地安装有若干个植物斗,所述植物斗的背面设置有毛细纤维装置,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水箱,所述毛细纤维装置与所述水箱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化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穿设于所述底座的内部,主框架的底部与所述底座为一体结构,主框架的底部设有底板法兰,所述底板法兰设置有多个螺栓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化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采用门型框架结构,其两侧为柱,主框架的两侧柱设有安装孔;所述滑杆设有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绿化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斗的两侧设有凹弧形的边耳,凹弧形的边耳与主框架的两侧柱或滑杆相适配,使得主框架的两侧柱或滑杆嵌入于凹弧形的边耳内,所述边耳上贯穿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置有紧固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化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部为中空结构,背后敞开,底座内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一侧设有透明的观察窗,水箱的顶部设有进水孔;所述观察窗设有液位刻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绿化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预留孔,所述预留孔位于主框架的背后,毛细纤维装置通过所述预留孔、进水孔与水箱联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绿化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纤维装置的内部为紧密横向多层排列的毛细导水管;所述毛细纤维装置在每个植物斗的背部区域设置过渡海绵;所述毛细导水管用于将水箱内的水/营养液向上输送,并在过渡海绵形成集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绿化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斗的顶部檐口及正前方呈一定倾斜角;植物斗的底部设有均匀分布的泄水孔;植物斗的背部设有镂空的格栅;所述过渡海绵呈连续凹凸结构,过渡海绵嵌入所述植物斗的格栅,并突出进入植物斗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化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顶部还设有凹型的坐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化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斗替换为易拉宝,将所述植物斗拆除,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易拉宝两端的横杆,将易拉宝固定在主框架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花园型式的绿化种植结构,属于绿化种植领域。所述绿化种植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主框架,所述主框架内设置有多个滑杆,主框架与滑杆之间以及相邻的滑杆之间可拆卸地安装有若干个植物斗,所述植物斗的背面设置有毛细纤维装置,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水箱,所述毛细纤维装置与所述水箱联通。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将通常的城市绿化平面型式转化为立体花园型式,减少绿化用地面积,实现土地高效集约利用;底座兼具休憩长凳作用,获得功能延伸,增强环境友好度;利用毛细纤维装置实现绿化的自动灌溉,有效节约人力资源;还辅以易拉宝实现整体功能转换,成为城市家具景观墙或宣传展板,多用途合一。

技术研发人员:黄平岳,应晶,毛苗苗,雅东升,徐东骏,黄求实,陈星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昕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