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株距无级可调的电驱动水稻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71526发布日期:2023-12-21 23:04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株距无级可调的电驱动水稻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特别的为一种株距无级可调的电驱动水稻插秧机。


背景技术:

1、水稻插秧是水稻生产的一个主要环节,目前的水稻插秧以机插为主,但是,由于水稻插秧机结构所限,靠近田埂处不能进行机械插秧,此宽度至少为一行的距离,一般约为0.3米,如果再靠近田埂,就会损坏插秧机或破坏田埂。传统的作业方式是,在机械插秧后用人工补边插秧。近些年,由于人工价格越来越高,很多农民就放弃了补边。这样做,土地的浪费是非常严重的。以北方农村来计算,若一个池子为一亩水田,按20*33.3米计算,那么,池子的周长为107米,如果补上一行,相当于多插的面积为:107*0.3=32.1m2,占一亩地的百分比为:32.1/667=4.8%,也就是说,会浪费4.8的土地,如果池子更小,这一问题会更加突出。此实用新型就是用于补插水田边稻苗的一种机器。可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也可当做单行插秧机进行插秧作业。

2、已有的补边机存在的问题:

3、1、背负式,需用人背负起整机的重量,劳动强度大;

4、2、无法控制株距;株距大小靠人来掌握;

5、3、秧盘无法与插秧机通用,需用刀把插秧机的秧盘切开才能使用,费工费力;

6、4、自动行走式的都是用发动机作驱动,噪声大,振动大,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株距无级可调的电驱动水稻插秧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株距无级可调的电驱动水稻插秧机,包括主驱动电机部分,移箱进苗插秧部分,驱动轮部分,机架部分,船浮板,秧门梁,插秧深浅调节部分,载秧台,主驱动电机部分固装在机架部分上,其上的动力输出轴与驱动轮部分相连,移箱进苗插秧部分固装在机架部分上,其上的移箱轴可驱动载秧台前后移动,在每移动一行后可驱动秧苗向下移动一次,载秧台用于放置插秧的秧苗,载秧台滑动安装在秧门梁上,秧门梁与移箱进苗插秧部分的取秧器对准秧门梁上的秧门,使得经过秧门的秧苗能够准确取出,船浮板固定在机架部分上与水田接触,能够在水田上滑动,从而达到整平泥土和控制插深的作用,插秧深浅调节部分活动安装于船浮板的底部,可调节插秧机插苗的深浅。

3、优选的,移箱进苗插秧部分主要包括驱动电机、摆臂和栽植器,栽植器通过摆臂连接驱动电机,栽植器把栽秧台上的秧苗通过取秧针取下插到水田里,取秧量的多少由秧门梁上的门控制。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株距无级可调的电驱动水稻插秧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5、1、栽秧台纵向布置,节省了横向空间,使秧苗可插到水田池埂边,充份利用耕地;

6、2、载秧台的宽度与插秧机用秧苗的宽度完全相同,不需专门给补边机培育秧苗或切割秧盘苗,与一般插秧机的秧苗完全通用;

7、3、株距可随意调整,由于地边通风透光好可比正常田内提高栽植密度,以获得更高的产量,因此,在补边作业时可随时调小株距,把边行插更密些。

8、4、用电边驱动,环保无污染,噪声小。

9、5、可自动行走,驱动轮和浮船承受整机和秧苗的重量,不需人负重,减轻劳动者的工作强度。

10、本机型结构颖性,只需半行的宽度就可以插一行苗,实用性很强,彻底解决了补边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可充份得用好现有耕地,提高水稻产量。



技术特征:

1.一种株距无级可调的电驱动水稻插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驱动电机部分(1),移箱进苗插秧部分(2),驱动轮部分(3),机架部分(4),船浮板(5),秧门梁(6),插秧深浅调节部分(7),载秧台(8),主驱动电机部分(1)固装在机架部分(4)上,其上的动力输出轴与驱动轮部分(3)相连,移箱进苗插秧部分(2)固装在机架部分(4)上,其上的移箱轴可驱动载秧台(8)前后移动,载秧台滑动安装在秧门梁(6)上,秧门梁(6)与移箱进苗插秧部分(2)的取秧器对准秧门梁上的秧门,船浮板(5)固定在机架部分上与水田接触,所述插秧深浅调节部分(7)活动安装于船浮板(5)的底部,所述插秧深浅调节部分(7)由杠杆组成,可调节插秧机插苗的深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株距无级可调的电驱动水稻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箱进苗插秧部分(2)主要包括驱动电机(2.1)、摆臂(2.2)和栽植器(2.3),栽植器(2.3)通过摆臂(2.2)连接驱动电机(2.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株距无级可调的电驱动水稻插秧机,包括主驱动电机部分,移箱进苗插秧部分,驱动轮部分,机架部分,船浮板,秧门梁,插秧深浅调节部分,载秧台,主驱动电机部分固装在机架部分上,其上的动力输出轴与驱动轮部分相连,移箱进苗插秧部分固装在机架部分上,其上的移箱轴可驱动载秧台前后移动,在每移动一行后可驱动秧苗向下移动一次,载秧台用于放置插秧的秧苗,载秧台滑动安装在秧门梁上,秧门梁与移箱进苗插秧部分的取秧器对准秧门梁上的秧门,使得经过秧门的秧苗能够准确取出,船浮板固定在机架部分上与水田接触,能够在水田上滑动,从而达到整平泥土和控制插深的作用。本技术彻底解决了补边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梅,张伟鑫,张世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省张玉梅农机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