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采集装置

文档序号:34211216发布日期:2023-05-17 19:42阅读:60来源:国知局
花粉采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用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组织培养植物再生的花粉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水果种植时,需要对其进行授粉处理,而授粉处理的前提是:先对花粉进行采集。

2、以火龙果来说,火龙果花粉花朵较大,开花时直径可达20厘米,且花粉量大,目前大多采用吸粉枪对火龙果花粉进行采集,然而,通过吸粉枪采集火龙果花粉时需要使用纸质滤网,且每次吸粉都需要耗一个滤网,成本过高,同时,通过吸粉枪的腔体存储花粉,每次采粉量小,且每次采粉只能采50g左右就需要更换滤网,并将花粉取出后才能继续采粉,导致耗材多,单次采粉量少,耗费工时。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花粉采集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花粉采集装置,包括:

3、采粉部件,所述采粉部件包括有腔体及与所述腔体连接的吸粉头,所述吸粉头用以伸入至花蕊群内;

4、过滤部件,设置在所述腔体内将所述腔体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5、存粉部件,通过第一管线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以及

6、负压产生部件,通过第二管线与所述第二腔室相连通;

7、其中,所述负压产生部件通过所述第二管线抽取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一腔室内的空气,以使所述吸粉头形成负压产生吸力吸取花粉;所述吸粉头吸取的花粉通过所述过滤部件阻隔经所述第一管线进入至所述存粉部件。

8、可选择地,所述存粉部件和所述负压产生部件设置在同一箱体内,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背带。

9、可选择地,所述存粉部件包括有存储盒,所述存储盒上设置有干燥组件。

10、可选择地,所述存储盒具有底壁,所述干燥组件包括有设置在所述底壁上的底部干燥件。

11、可选择地,所述存储盒具有与所述底壁相对的顶部开口,所述干燥组件包括有设置在所述顶部开口上的顶部干燥盒。

12、可选择地,所述负压产生部件包括风扇和驱动所述风扇转动的马达,所述风扇通过支架设置在所述箱体内。

13、可选择地,所述吸粉头呈椭球形。

14、可选择地,所述吸粉头的短直径为3厘米~5厘米。

15、可选择地,所述吸粉头通过伸缩软管与所述腔体可拆卸连接。

16、可选择地,所述过滤部件包括有塑料滤网,所述塑料滤网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腔体内。

17、本实用新型的花粉采集装置,存粉部件和负压产生部件通过管线与采粉部件相连通,且吸粉头吸取的花粉通过过滤部件阻隔进入至存粉部件,一方面,存粉部件不受空间限制,可以提高单次采粉量;另一方面,通过负压产生部件产生负压以实现吸取花粉,采集速度快,效率也高。



技术特征:

1.一种花粉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粉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粉部件(30)和所述负压产生部件(40)设置在同一箱体(70)内,所述箱体(70)上设置有背带(7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花粉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粉部件(30)包括有存储盒(31),所述存储盒(31)上设置有干燥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花粉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盒(31)具有底壁,所述干燥组件包括有设置在所述底壁上的底部干燥件(3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花粉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盒(31)具有与所述底壁相对的顶部开口,所述干燥组件包括有设置在所述顶部开口上的顶部干燥盒(32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花粉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产生部件(40)包括风扇(41)和驱动所述风扇(41)转动的马达(42),所述风扇(41)通过支架(43)设置在所述箱体(70)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粉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粉头(12)呈椭球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花粉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粉头(12)的短直径为3厘米~5厘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粉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粉头(12)通过伸缩软管(121)与所述腔体(11)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粉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件(20)包括有塑料滤网,所述塑料滤网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腔体(11)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花粉采集装置,包括采粉部件、过滤部件、存粉部件以及负压产生部件,采粉部件包括有腔体及与腔体连接的吸粉头,吸粉头用以伸入至花蕊群内,过滤部件设置在腔体内将腔体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存粉部件通过第一管线与第一腔室相连通,负压产生部件通过第二管线与第二腔室相连通,负压产生部件通过第二管线抽取第二腔室和第一腔室内的空气,以使吸粉头形成负压产生吸力吸取花粉,吸粉头吸取的花粉通过过滤部件阻隔经第一管线进入至存粉部件。本技术一方面存粉部件不受空间限制,可以提高单次采粉量;另一方面,通过负压产生部件产生负压以实现吸取花粉,采集速度快,效率也高。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徐军桂,刘家欣,李雨欣,李建飞,唐雯琛,何金午,和国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01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