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穴盘育苗播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30445发布日期:2023-07-20 12:33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穴盘育苗播种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播种器,具体涉及一种穴盘育苗播种器。


背景技术:

1、穴盘育苗技术是采用草炭、蛭石等轻基质无土材料做育苗基质,机械化精量播种,一穴一粒,一次性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穴盘育种时,需要借助专用的播种器,播种器使用时,可对穴盘内部的每一个穴孔进行基质填充,然后再将种子投放到基质的内部,从而让每个穴孔均含有种子。

2、现有的穴盘育苗播种器一般由传送带、底箱、基质填充机构、捣孔机构和播种机构组成,使用时,需将穴盘放置在传送带上进行传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保证穴盘在传送带上的精准位置,否则容易出现基质以及种子投放错位的情况,而现有播种器在使用时,难以保证穴盘投放精准,具备一定的操作难度,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穴盘育苗播种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穴盘育苗播种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穴盘育苗播种器在进行穴盘的投放时,对于穴盘的投放位置不够精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穴盘育苗播种器,包括传送带和设置在传送带底部的底箱,所述传送带的一端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侧块、横梁、内腔、螺纹杆、活动块、定位片和摇柄组件,所述侧块对称固定在传送带的两侧,所述侧块顶端之间固定有横梁,所述内腔开设在横梁的内部,所述内腔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活动块,所述定位片固定在活动块底部。

3、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两端表面开设有相向的螺纹,所述活动块对称连接在螺纹杆的两端表面。

4、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内腔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贯穿连接有摇柄组件。

5、优选的,所述摇柄组件包括延伸杆、连接杆和摇柄,所述延伸杆与螺纹杆端部相连接并伸出至侧块的外侧,所述连接杆与延伸杆外端相固定,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摇柄。

6、优选的,所述底箱的前表面设置有检修门,所述底箱与检修门之间设置有闭合组件,所述闭合组件包括固定块、滑槽、滑块、拨动块和拨动槽,所述滑块活动设置在滑槽的内部,且滑块底端伸至检修门的外侧,所述拨动块固定在滑块外侧并伸出拨动槽。

7、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底端内侧设置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与检修门挤压接触,所述滑槽底端开设有与橡胶块相适应的收纳槽。

8、优选的,所述滑块与滑槽内侧之间设置有卡齿,所述卡齿相互卡合错位。

9、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的顶部设置有基质投放机构a,所述基质投放机构a的一侧设置有捣孔机构,所述捣孔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播种机构,所述播种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基质投放机构b。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在将穴盘投放到传送带上时,可先通过定位结构对穴盘的位置进行定位,让穴盘能够准确的处在正确的位置,这样才不会造成后续基质和种子投放错位,有利于播种机的正常使用,同时,还可根据穴盘的大小事先对定位结构进行调节,让播种机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穴盘。



技术特征:

1.一种穴盘育苗播种器,包括传送带(100)和设置在传送带(100)底部的底箱(20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00)的一端设置有定位结构(300),所述定位结构(300)包括侧块(301)、横梁(302)、内腔(303)、螺纹杆(304)、活动块(305)、定位片(306)和摇柄组件(307),所述侧块(301)对称固定在传送带(100)的两侧,所述侧块(301)顶端之间固定有横梁(302),所述内腔(303)开设在横梁(302)的内部,所述内腔(303)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304),所述螺纹杆(30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活动块(305),所述定位片(306)固定在活动块(305)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穴盘育苗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304)的两端表面开设有相向的螺纹,所述活动块(305)对称连接在螺纹杆(304)的两端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穴盘育苗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304)的一端与内腔(303)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304)的另一端贯穿连接有摇柄组件(30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穴盘育苗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柄组件(307)包括延伸杆(3071)、连接杆(3072)和摇柄(3073),所述延伸杆(3071)与螺纹杆(304)端部相连接并伸出至侧块(301)的外侧,所述连接杆(3072)与延伸杆(3071)外端相固定,所述连接杆(3072)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摇柄(307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穴盘育苗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200)的前表面设置有检修门(400),所述底箱(200)与检修门(400)之间设置有闭合组件(500),所述闭合组件(500)包括固定块(501)、滑槽(502)、滑块(503)、拨动块(504)和拨动槽(505),所述滑块(503)活动设置在滑槽(502)的内部,且滑块(503)底端伸至检修门(400)的外侧,所述拨动块(504)固定在滑块(503)外侧并伸出拨动槽(5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穴盘育苗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03)的底端内侧设置有橡胶块(506),所述橡胶块(506)与检修门(400)挤压接触,所述滑槽(502)底端开设有与橡胶块(506)相适应的收纳槽(5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穴盘育苗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03)与滑槽(502)内侧之间设置有卡齿,所述卡齿相互卡合错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穴盘育苗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00)的顶部设置有基质投放机构a(600),所述基质投放机构a(600)的一侧设置有捣孔机构(700),所述捣孔机构(700)的一侧设置有播种机构(800),所述播种机构(800)的一侧设置有基质投放机构b(90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穴盘育苗播种器,包括传送带和设置在传送带底部的底箱,所述传送带的一端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侧块、横梁、内腔、螺纹杆、活动块、定位片和摇柄组件,所述侧块对称固定在传送带的两侧,所述侧块顶端之间固定有横梁,所述内腔开设在横梁的内部,所述内腔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活动块;在将穴盘投放到传送带上时,可先通过定位结构对穴盘的位置进行定位,让穴盘能够准确的处在正确的位置,这样才不会造成后续基质和种子投放错位,有利于播种机的正常使用,同时,还可根据穴盘的大小事先对定位结构进行调节,让播种机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穴盘。

技术研发人员:张翔,李增伟,张利利,杨宁,李悦,杨文,张芙蓉,许姣姣,李吾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0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