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稻花鱼苗培育池的水循环净化处理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59812发布日期:2023-08-27 14:26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稻花鱼苗培育池的水循环净化处理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鱼苗培育池,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稻花鱼苗培育池的水循环净化处理机构。


背景技术:

1、禾花鱼是一种体色乌黑透亮的鲤鱼品种,即乌鲤。通常在鱼卵孵化后需要对鱼苗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育池人工培育后再将其投放至水稻田中养殖。

2、授权公告号为cn210538248u的专利在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鲟鱼子酱加工用原料雌鱼的冷水净化培育池,包括水源进、培育池本体、流水调节池本体和过滤池本体,流水调节池本体内放置有净化组件,流水调节池本体内的底部安装有进水泵,进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进水管;培育池本体内的池底上铺设有鹅卵石层,侧壁上设置有曝气管和水质传感器,培育池本体内的连杆上安装有水位传感器,培育池本体的顶部通过支撑架连接有诱食光源和饲喂机构;过滤池本体内设置有过滤箱,培育池本体内的底部设置有抽水泵,抽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排水管。

3、虽然上述培育池可以对池内流水的自动更换,但是整个装置复杂成本高,且无法对培育池内的水进行多次重复利用,且无法保证雨天水面过高鱼苗逸出;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稻花鱼苗培育池的水循环净化处理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稻花鱼苗培育池的水循环净化处理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稻花鱼苗培育池的水循环净化处理机构,包括培育池,所述培育池的右方设有净化池,所述培育池靠近底面处固定有水平的隔网,所述培育池顶面靠右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培育池的右侧壁靠底部贯穿设有若干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右端贯穿所述净化池的左侧壁连通至内部,所述净化池靠近底面处固定有水平的过滤装置,所述净化池左右侧壁顶面之间中轴线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后侧对称铰接有盖板,所述净化池的右侧外壁靠上处设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中间固定有氧气泵,所述氧气泵的出气管中部设有止回阀,所述出气管穿过所述净化池的右侧壁连通至内部,所述培育池的底面中心处设有竖向的溢流装置,所述溢流装置包括外管,所述外管内设有l形的溢流管,所述外管的侧壁靠上部环形分布有若干溢流孔,所述安装板顶面中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左右端分别连通有l形的进水管和吸水管。

4、作为优选,所述培育池的底面为倾斜面,所述引流管设置在所述培育池的底面的较低端。

5、作为优选,所述溢流管的竖直段由上至下依次穿过所述隔网和所述培育池底面,所述外管底端穿过所述隔网与所述培育池底面一体成型。

6、作为优选,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上下两个水平固定设置的滤网,所述滤网之间设有活性炭层。

7、作为优选,所述净化池右侧壁中轴靠底部设有带密封盖的出水管,所述净化池的前侧壁中轴靠顶部设有换气孔。

8、作为优选,所述隔网的网眼尺寸小于鱼苗尺寸,所述滤网的网眼尺寸小于所述隔网的网眼尺寸。

9、作为优选,所述吸水管的竖直段穿过所述固定板延伸至所述过滤装置上方。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该用于稻花鱼苗培育池的水循环净化处理机构可以对培育池内的水进行多次重复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

12、2.该用于稻花鱼苗培育池的水循环净化处理机构通过设置溢流装置可以有效避免水面过高时鱼苗逸出。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稻花鱼苗培育池的水循环净化处理机构,包括培育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池(1)的右方设有净化池(2),所述培育池(1)靠近底面处固定有水平的隔网(11),所述培育池(1)顶面靠右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2),所述培育池(1)的右侧壁靠底部贯穿设有若干引流管(13),所述引流管(13)右端贯穿所述净化池(2)的左侧壁连通至内部,所述净化池(2)靠近底面处固定有水平的过滤装置(25),所述净化池(2)左右侧壁顶面之间中轴线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的前后侧对称铰接有盖板(22),所述净化池(2)的右侧外壁靠上处设有横板(23),所述横板(23)的中间固定有氧气泵(24),所述氧气泵(24)的出气管中部设有止回阀,所述出气管穿过所述净化池(2)的右侧壁连通至内部,所述培育池(1)的底面中心处设有竖向的溢流装置(3),所述溢流装置(3)包括外管(31),所述外管(31)内设有l形的溢流管(33),所述外管(31)的侧壁靠上部环形分布有若干溢流孔(32),所述安装板(12)顶面中部固定安装有水泵(4),所述水泵(4)左右端分别连通有l形的进水管(6)和吸水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稻花鱼苗培育池的水循环净化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池(1)的底面为倾斜面,所述引流管(13)设置在所述培育池(1)的底面的较低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稻花鱼苗培育池的水循环净化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33)的竖直段由上至下依次穿过所述隔网(11)和所述培育池(1)底面,所述外管(31)底端穿过所述隔网(11)与所述培育池(1)底面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稻花鱼苗培育池的水循环净化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25)包括上下两个水平固定设置的滤网(251),所述滤网(251)之间设有活性炭层(25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稻花鱼苗培育池的水循环净化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池(2)右侧壁中轴靠底部设有带密封盖的出水管(26),所述净化池(2)的前侧壁中轴靠顶部设有换气孔(27)。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稻花鱼苗培育池的水循环净化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网(11)的网眼尺寸小于鱼苗尺寸,所述滤网(251)的网眼尺寸小于所述隔网(11)的网眼尺寸,所述溢流孔(32)的直径小于鱼苗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稻花鱼苗培育池的水循环净化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管(5)的竖直段穿过所述固定板(21)延伸至所述过滤装置(25)上方。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鱼苗培育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稻花鱼苗培育池的水循环净化处理机构,包括培育池,培育池的右方设有净化池,培育池底面处固定有水平的隔网,培育池顶面靠右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培育池的右侧壁靠底部设有若干引流管,引流管右端贯穿净化池的左侧壁连通至内部,净化池靠近底面处固定有水平的过滤装置,净化池左右侧壁顶面之间中轴线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前后侧对称铰接有盖板,净化池的右侧外壁靠上处设有横板,横板的中间固定有氧气泵,氧气泵的出气管中部设有止回阀,出气管穿过净化池的右侧壁连通至内部;该装置可以对培育池内的水进行循环利用,通过溢流装置可以有效避免培育池内水面过高导致鱼苗逸出。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雄,尹国忠,岳绍,朱征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元阳县呼山众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