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控温型太阳能养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55691发布日期:2023-09-24 00:51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控温型太阳能养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养蜂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控温型太阳能养蜂装置。


背景技术:

1、蜂箱是养蜂过程中供蜜蜂繁衍生息的处所,是最基本的养蜂工具。1857年美国人郎氏发明了与随后发明的巢础机和分蜜机一起被称为蜂具的三大发明,而正是这些养蜂工具的使用,结束了数千年传统养蜂采用土窝、毁巢取蜜的生产方式,奠定了新式养蜂的基础,使养蜂生产出现巨大的飞跃。上世纪初活框蜂箱和一起传入我国,我国使用的蜂箱很多,比如十框蜂箱、达旦蜂箱、十二框方形蜂箱等,其规格大小不尽相同,但结构原理基本一致。初学养蜂者可以向养蜂户购买别人使用过的蜂箱,也可以根据规格自己制作蜂箱;但是现有的大多数蜂箱大多都是由木板拼接而成,结构较为单一,当蜜蜂收到天敌胡蜂侵扰时,通常都是由养蜂人拿网拍,虽然可以消除一定数量的胡蜂,但是人工无法做到二十四小时驱赶灭杀胡蜂,而且在人工灭杀驱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蜜蜂造成误伤。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控温型太阳能养蜂装置。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动控温型太阳能养蜂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自动控温型太阳能养蜂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侧固定连接有蜂箱,所述蜂箱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蜂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的外侧螺旋传动有上传动板,所述上传动板的底侧转动连接有压辊,所述压辊的底侧转动连接有下传动板,所述下传动板与底板滑动连接。

4、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侧固定连接有灭杀架,所述灭杀架的内部安装有电网,所述灭杀架的内部涂抹有红色油漆,所述电网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5、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侧开设有横槽,所述横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横块,所述横块与下传动板的底侧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蜂箱上蜜蜂进出口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拦网。

7、优选的,所述蜂箱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往复丝杆的右端与限位块的左侧转动连接。

8、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9、1.通过设置压辊,电机产生驱动力配合往复丝杆带动压辊左右移动,压辊左右移动时可以对蜂箱表面的胡峰进行驱赶,避免胡峰对蜜蜂造成捕杀,同时若胡蜂依然停留在蜂箱的外侧,则压辊可以对胡蜂进行挤压灭杀,压辊与蜂箱之间会有一定的间隙,因为蜜蜂比胡蜂的体积小,因此压辊不会对蜜蜂造成伤害,进而可以达到在灭杀胡蜂的前提下,有效对蜜蜂进行保护;

10、2.通过设置灭杀架和电网,利用胡蜂的趋红光性,当胡蜂着落在电网上时,电流会立即将胡蜂击杀,相反利用蜜蜂不具备对红色的趋光性从而进一步对蜜蜂形成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控温型太阳能养蜂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侧固定连接有蜂箱(2),所述蜂箱(2)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3),所述蜂箱(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6),所述往复丝杆(6)的外侧螺旋传动有上传动板(7),所述上传动板(7)的底侧转动连接有压辊(8),所述压辊(8)的底侧转动连接有下传动板(9),所述下传动板(9)与底板(1)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温型太阳能养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侧固定连接有灭杀架(10),所述灭杀架(10)的内部安装有电网,所述灭杀架(10)的内部涂抹有红色油漆,所述电网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温型太阳能养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侧开设有横槽,所述横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横块,所述横块与下传动板(9)的底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温型太阳能养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箱(2)上蜜蜂进出口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拦网(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温型太阳能养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箱(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2),所述往复丝杆(6)的右端与限位块(12)的左侧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养蜂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自动控温型太阳能养蜂装置,本方案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侧固定连接有蜂箱,所述蜂箱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蜂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本申请中通过设置压辊,电机产生驱动力配合往复丝杆带动压辊左右移动,压辊左右移动时可以对蜂箱表面的胡峰进行驱赶,避免胡峰对蜜蜂造成捕杀,同时若胡蜂依然停留在蜂箱的外侧,则压辊可以对胡蜂进行挤压灭杀,压辊与蜂箱之间会有一定的间隙,因为蜜蜂比胡蜂的体积小,因此压辊不会对蜜蜂造成伤害,进而可以达到在灭杀胡蜂的前提下,有效对蜜蜂进行保护。

技术研发人员:廖伶燕,侍学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廖翔蜂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