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作物种子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99987发布日期:2023-09-09 17:45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作物种子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种植工具,具体为一种农作物种子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在小范围的田地种植玉米、花生、大豆等农作物时,很多都是使用铲子先在土壤中开挖出播种坑,再人工对播种坑弯腰放置农作物种子,最后再覆土,但是采用这种方式种植存在劳动强度高,效率低,费时费力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农作物种子种植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需传统挖坑填种覆土操作,提高了农作物种子的种植效率,省时省力,减少劳动强度,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作物种子种植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下端设有同轴并渐缩的锥筒,锥筒下端开口;所述筒体的内部设有插杆,插杆下端连接有锥体,锥体与锥筒适配并部分伸出锥筒的下端开口;所述锥筒的内壁设有用于定位锥体的定位卡槽。

3、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内侧上部设有与其同轴设置的导向套,插杆与导向套适配,导向套通过多个固定杆与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4、优选的,所述锥体包括与定位卡槽适配的肩台,肩台的上部设有向上渐缩的锥台,肩台的下部设有锥头,锥头与锥筒配合。

5、优选的,所述插杆与锥台螺纹连接。

6、优选的,所述插杆的上部设有与其垂直的横杆,横杆套接有橡胶套。

7、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外壁上部设有辅助杆,辅助杆套接有橡胶套。

8、优选的,所述筒体与锥筒一体成型。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手持筒体置于地面,下压横杆,插杆下压锥体,便于进入土中,锥体连同锥筒插入土中,农作物种子(玉米花生大豆等种子)置于筒体内,先向上提插杆使锥体向筒体内缩进,此时锥体与锥筒流出空隙,种子通过此空隙进入土里,随后通过辅助杆拔出筒体即可,随后泥土回流至坑内,无需传统挖坑填种覆土操作,提高了农作物种子的种植效率,省时省力,减少劳动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农作物种子种植装置,包括筒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3)的下端设有同轴并渐缩的锥筒(4),锥筒(4)下端开口;所述筒体(3)的内部设有插杆(1),插杆(1)下端连接有锥体(5),锥体(5)与锥筒(4)适配并部分伸出锥筒(4)的下端开口;所述锥筒(4)的内壁设有用于定位锥体(5)的定位卡槽(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作物种子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3)的内侧上部设有与其同轴设置的导向套(8),插杆(1)与导向套(8)适配,导向套(8)通过多个固定杆(7)与筒体(3)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作物种子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5)包括与定位卡槽(4.1)适配的肩台(5.2),肩台(5.2)的上部设有向上渐缩的锥台(5.3),肩台(5.2)的下部设有锥头(5.1),锥头(5.1)与锥筒(4)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农作物种子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1)与锥台(5.3)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作物种子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1)的上部设有与其垂直的横杆(6),横杆(6)套接有橡胶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作物种子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3)的外壁上部设有辅助杆(2),辅助杆(2)套接有橡胶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作物种子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3)与锥筒(4)一体成型。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农作物种子种植装置,包括筒体,筒体的下端设有同轴并渐缩的锥筒,锥筒下端开口;筒体的内部设有插杆,插杆下端连接有锥体,锥体与锥筒适配并部分伸出锥筒的下端开口;锥筒的内壁设有用于定位锥体的定位卡槽。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手持筒体置于地面,下压横杆,插杆下压锥体,便于进入土中,锥体连同锥筒插入土中,农作物种子(玉米花生大豆等种子)置于筒体内,先向上提插杆使锥体向筒体内缩进,此时锥体与锥筒流出空隙,种子通过此空隙进入土里,随后通过辅助杆拔出筒体即可,随后泥土回流至坑内,无需传统挖坑填种覆土操作,提高了农作物种子的种植效率,省时省力,减少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张维元,侯文邦,袁国亮,杜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薯乡薯业科创园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