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植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30124发布日期:2023-11-22 19:52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植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绿植绿化,具体为一种绿植墙。


背景技术:

1、绿植墙是用绿色植物编植成的墙体,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对生长环境的超强自适应能力,使自然界中栖息于平地上的植物永久地生长于垂直的建筑墙面,为建筑设计和建筑装饰提供一种新型的有机生态材料,但在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的绿植墙为固定式放置,虽有部分可进行移动,但在移动时内部的绿植无法固定,便可能在移动时造成一定的绿植倾倒而摔坏的状态出现,从而影响到部分的观赏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绿植墙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植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大部分的绿植墙为固定式放置,虽有部分可进行移动,但在移动时内部的绿植无法固定,便可能在移动时造成一定的绿植倾倒而摔坏的状态出现,从而影响到部分的观赏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植墙,包括绿植墙、万向轮、绿植盆和出水管,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固定安装在绿植墙的外壁下端四边角,活动底板,所述活动底板活动安装在绿植墙的内部中间,绿植盆,所述绿植盆活动放置在活动底板的外壁上端,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固定安装在绿植墙的内部中间。

3、优选的,所述绿植盆的外壁下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底座,且在活动底座的内部中间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横向活动设置有弹簧,且在弹簧的左右端头活动相抵有卡块。

4、优选的,所述活动底板的外壁上端开设有与活动底座外壁直径相适配的固定槽,且在固定槽的内壁开设有与卡块端头相适配的限位槽。

5、优选的,所述活动底板的外壁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滑块,且在绿植墙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开设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滑槽。

6、优选的,所述活动底板的外壁前端固定设置有握把,且在固定槽的前端边角设置为具有一定弧度的边角。

7、优选的,所述出水管处于每组所述绿植盆的最上端,且与绿植盆的中间位置相对应。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便可通过万向轮对其固定的位置进行部分的移动,且在之后通过弹簧的复弹力将绿植盆稳定在活动底板的上端进行放置,避免其在进行移动时产生部分的颠簸,导致绿植盆造成倾倒摔坏,之后每组活动底板还可进行一定的距离拖出,使其处于不同距离的展开,避免每组处于垂直状态,影响部分的观赏性,且整体操作简单,快捷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绿植墙,包括绿植墙(1)、万向轮(2)、绿植盆(4)和出水管(13),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绿植盆(4)的外壁下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底座(5),且在活动底座(5)的内部中间开设有卡槽(6),所述卡槽(6)的内壁横向活动设置有弹簧(7),且在弹簧(7)的左右端头活动相抵有卡块(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底板(3)的外壁上端开设有与活动底座(5)外壁直径相适配的固定槽(9),且在固定槽(9)的内壁开设有与卡块(8)端头相适配的限位槽(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底板(3)的外壁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1),且在绿植墙(1)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开设有与滑块(11)相适配的滑槽(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底板(3)的外壁前端固定设置有握把,且在固定槽(9)的前端边角设置为具有一定弧度的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13)处于每组所述绿植盆(4)的最上端,且与绿植盆(4)的中间位置相对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绿植绿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绿植墙,包括绿植墙、万向轮、绿植盆和出水管,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固定安装在绿植墙的外壁下端四边角,活动底板,所述活动底板活动安装在绿植墙的内部中间,绿植盆,所述绿植盆活动放置在活动底板的外壁上端,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固定安装在绿植墙的内部中间,本技术,在使用时,便可通过万向轮对其固定的位置进行部分的移动,且在之后通过弹簧的复弹力将绿植盆稳定在活动底板的上端进行放置,避免其在进行移动时产生部分的颠簸,导致绿植盆造成倾倒摔坏,之后每组活动底板还可进行一定的距离拖出,使其处于不同距离的展开,避免每组处于垂直状态,影响部分的观赏性,且整体操作简单,快捷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田鹏,李军,李鹏飞,白晶晶,刘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田鹏
技术研发日:202305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