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阶梯式残膜输送机构及残膜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48258发布日期:2023-11-17 19:04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阶梯式残膜输送机构及残膜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残膜回收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阶梯式残膜输送机构及残膜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1、现在随着农机设备的不断进步,对地表上的地膜会采用残膜回收装置对其进行捡拾和打包回收操作,改善工作效率。目前在残膜输送打包过程中通常采用传送带的方式将输送机构输送的残膜进行挤压打包回收,传送带的宽度与脱膜盘的宽度相同,且地轮设置在传送带的两侧,这样地轮的间距较大容易造成压垄的现象;因此需要对地轮的间距缩小,则存在传送带的宽度相应变窄后与脱膜盘的宽度不一致,脱膜盘两端的地膜无法进行脱膜与输送,造成脱膜不完全,影响脱膜输送效率。基于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阶梯式残膜输送机构及残膜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3、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阶梯式残膜输送机构,包括机架以及输送滚筒,所述输送滚筒至少包括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所述第一滚筒、第二滚筒依次设置在机架上且均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转动,所述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的轴向长度依次减小。

4、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之间还至少设置有一个过渡滚筒,所述过渡滚筒的轴向长度位于在第一滚筒的轴向长度和第二滚筒的轴向长度之间。

5、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机架上固定设置有安装侧板,所述安装侧板对称设置在输送滚筒的两端且输送滚筒通过轴承与安装侧板转动连接。

6、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输送滚筒以及过渡滚筒的外表面均固定设置有防滑层。

7、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残膜回收装置,包括上述阶梯式残膜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一打包机构,所述第一打包机构包括第一传送组件以及第二传送组件,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平行设置在输送滚筒的末端,所述第二传送组件与第一传送组件倾斜设置且第二传送组件的底端与第一传送组件的末端抵接,所述第二传送组件顶端与机架铰接。

8、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以及传送带,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机架上且驱动主动轮转动,所述从动轮通过传送带由主动轮驱动转动,所述第二传送组件与第一传送组件结构组成相同且传送方向相反。

9、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调节气缸,所述调节气缸一端与机架铰接,另一端与第二传送组件铰接。

10、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残膜回收装置,包括上述阶梯式残膜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二打包机构,所述第二打包机构包括打包辊筒、固定侧板、活动侧板以及打包气缸,所述打包辊筒设置有多个且转动设置在固定侧板与活动侧板围合形成的弧形腔室内,所述固定侧板固定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活动侧板顶端与固定侧板铰接,底端与固定侧板一侧抵接,所述活动侧板与固定侧板上铰接有打包气缸。

11、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一滚筒的轴向长度与脱膜辊的长度相适配,所述第二滚筒的长度与传送带宽度或打包辊筒的轴向长度相适配。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轴向长度依次减小的多个滚筒,以解决脱膜盘与打包传送带宽度不一致造成的残膜输送不完全的问题,同时也不影响地轮安装,也解决了由于地轮间距较大造成的压垄现象;通过采用阶梯式输送滚筒使得脱模更加顺畅、完全,改善残膜输送效率,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多个滚筒形成阶梯式结构,适用于不同宽度尺寸的打包传送带对残膜进行回收打包以及不同宽度的地轮安装,适用范围更广,适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阶梯式残膜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以及输送滚筒(2),所述输送滚筒(2)至少包括第一滚筒(21)和第二滚筒(22),所述第一滚筒(21)、第二滚筒(22)依次设置在机架(1)上且均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转动,所述第一滚筒(21)与第二滚筒(22)的轴向长度依次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阶梯式残膜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筒(21)与第二滚筒(22)之间还至少设置有一个过渡滚筒(3),所述过渡滚筒(3)的轴向长度位于在第一滚筒(21)的轴向长度和第二滚筒(22)的轴向长度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阶梯式残膜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固定设置有安装侧板(4),所述安装侧板(4)对称设置在输送滚筒(2)的两端且输送滚筒(2)通过轴承与安装侧板(4)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阶梯式残膜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滚筒(2)以及过渡滚筒(3)的外表面均固定设置有防滑层。

5.一种残膜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梯式残膜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一打包机构(5),所述第一打包机构(5)包括第一传送组件(51)以及第二传送组件(52),所述第一传送组件(51)平行设置在输送滚筒(2)的末端,所述第二传送组件(52)与第一传送组件(51)倾斜设置且第二传送组件(52)的底端与第一传送组件(51)的末端抵接,所述第二传送组件(52)顶端与机架(1)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残膜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51)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轮(511)、从动轮(512)以及传送带(513),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机架(1)上且驱动主动轮(511)转动,所述从动轮(512)通过传送带(513)由主动轮(511)驱动转动,所述第二传送组件(52)与第一传送组件(51)结构组成相同且传送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残膜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还设置有调节气缸(53),所述调节气缸(53)一端与机架(1)铰接,另一端与第二传送组件(52)铰接。

8.一种残膜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梯式残膜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二打包机构(6),所述第二打包机构(6)包括打包辊筒(61)、固定侧板(62)、活动侧板(63)以及打包气缸,所述打包辊筒(61)设置有多个且转动设置在固定侧板(62)与活动侧板(63)围合形成的弧形腔室内,所述固定侧板(62)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活动侧板(63)顶端与固定侧板(62)铰接,底端与固定侧板(62)一侧抵接,所述活动侧板(63)与固定侧板(62)上铰接有打包气缸。

9.根据权利要求5或8所述的一种残膜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筒(21)的轴向长度与脱膜辊的长度相适配,所述第二滚筒(22)的长度与传送带(513)宽度或打包辊筒(61)的轴向长度相适配。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残膜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阶梯式残膜输送机构及残膜回收装置;阶梯式残膜输送机构包括机架以及输送滚筒,输送滚筒至少包括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第一滚筒、第二滚筒依次设置在机架上且均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转动,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的轴向长度依次减小。通过设置有轴向长度依次减小的多个滚筒,解决脱膜盘与打包传送带宽度不一致造成的残膜输送不完全的问题,同时也不影响地轮安装,也解决了由于地轮间距较大造成的压垄现象;采用阶梯式输送滚筒使得脱模更加顺畅、完全,改善残膜输送效率,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多个滚筒形成阶梯式结构,适用于不同宽度尺寸的打包传送带对残膜进行回收打包以及不同宽度的地轮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沂水县兴达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