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田螺苗种繁育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34007发布日期:2023-09-04 16:42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田螺苗种繁育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水产品养殖,具体涉及一种田螺苗种繁育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1、田螺是终生生活在淡水中的杂食性动物,田螺生长繁殖迅速,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两广等南方多地的特色美食,又因田螺喜欢饵料丰富的缓水流环境,因此成为稻田里养殖的重要水产品之一。利用田螺这一特色品种,因地制宜的发展田螺稻田生态养殖,通过稻螺共生共作、轮作等新型综合种养模式,可提高稻田的单位产出和综合效益。

2、田螺是一种卵胎生动物,其生殖方式独特,田螺的胚胎发育和仔螺发育均在母体内完成,出生的田螺仔螺喜欢氧气含量高的水流,固有着逆水爬行的习性。田螺仔螺产出为既不连续也非一次性,导致其很难集中收集;目前,田螺苗种繁育技术粗放,市场缺乏苗种,供给严重不足。养殖户养殖螺蛳时均为购买大规格螺蛳作为亲本,放入稻田任由其产子,如此做法的缺点是大规格田螺亲本放入稻田后产苗数量未知、无法收集进行合理的稻田投放布局,成活率更加难以保障和统计,严重影响了螺蛳养殖产量的提高,不利于产业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田螺幼苗育种无法妥善收集仔螺,造成投放饲养的田螺数量不明确,不利于进行合理的稻田投放布局,同时仔螺成活率难以统计,不利于稻田饲养田螺产业的发展等问题,提出一种田螺苗种繁育收集装置。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进行田螺的繁育,并能方便妥善的收集田螺仔螺,帮助合理规划进行稻田田螺的投放养殖,利于产业发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田螺苗种繁育收集装置,包括机架及育种池;至少三组所述育种池从上到下排列设置在机架上;所述育种池包括种亲本区ⅰ、亲本区ⅱ及苗种区;所述苗种区设置在亲本区ⅰ与亲本区ⅱ之间;在所述苗种区的两侧均设有滤网ⅰ;所述苗种区的中部设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上设有出水孔;所述亲本区ⅰ与亲本区ⅱ的侧边均设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上设有排水孔。

4、所述机架用于支撑整个装置;所述亲本区ⅰ及亲本区ⅱ用于养殖亲本田螺种,并进行繁育;所述苗种区用于收集田螺苗种;所述苗种区两侧的滤网ⅰ用于隔绝苗种区与亲本区ⅰ、亲本区ⅱ,防止亲本田螺进入苗种区,而小体型的田螺仔苗可以通过;所述进水管道用于向育种池进水;所述排水管道用于排出育种池内的水;所述进水管道及排水管道均连有水泵;田螺苗有着感知水流的习性,喜欢逆着水流爬行,利用这一特性田螺苗出生以后将会穿过所述滤网ⅰ,往有所述进水管道布置的苗种区爬行,从而收集田螺苗。

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育种池底部苗种区的位置最高,并由所述苗种区向亲本区ⅰ与亲本区ⅱ方向斜向下倾斜形成斜坡。如此设计能够确保水从苗种区往亲本区ⅰ与亲本区ⅱ流动,形成水流。

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苗种区内设有方形管罩;所述方形管罩罩住进水管道;在所述方形管罩上设有与出水孔相对应的出水口;所述方形管罩上的出水口以及排水管道上的排水孔均设有滤网ⅱ。所述方形管道可以罩住进水管道,使得苗种区内部不存在死角,利于田螺苗仔的收集;水流从所述进水管道的出水孔流出,再经过所述方形管罩的出水口,可以进一步减弱水流冲力,避免仔螺因水流过大而受到伤害;所述滤网ⅱ的网眼较小,可以避免田螺仔螺进入出水口。

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进水管道连通自然水域。如此设计可以引入江河、湖泊、池塘等富含藻类、生物絮团、浮游生物的自然水域的水流进行水循环,给田螺提供食物丰富的适合水源。

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每组所述育种池均匹配设有网格盖。所述网格盖可以防止田螺爬出。

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机架的底部设有支撑脚。

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苗种区的底面以及方形管罩的表面光滑平整。如此设计利于收集田螺仔螺。

11、以上所述的一种田螺苗种繁育收集装置的使用方法:

12、挑选合适的亲本田螺,养殖在亲本区ⅰ、亲本区ⅱ中;水从进水管道的出水孔进入育种池,并流入苗种区,随后往亲本区ⅰ及亲本区ⅱ方向流动,形成水流;繁育出的田螺仔苗有逆着水流方向爬行的习性,因此仔螺将从亲本区ⅰ及亲本区ⅱ,穿过滤网ⅰ爬向苗种区,并汇集在苗种区内,便于饲养人员进行仔螺的收集;随后水流从排水孔流入排水管道,最后排出。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装置利用田螺仔苗逆水爬动的习性,设置亲本区ⅰ、亲本区ⅱ及苗种区,使得田螺仔苗自动爬向苗种区,达到仔苗与亲本分离的目的,利于对田螺仔苗进行收集,提高了田螺苗种的收集效率,有助于统计仔苗数量,最终指导和规划稻田田螺的投放。

15、2.本装置通过引入自然水域水流,使育种池内形成富含营养物质的流动水,利于田螺的生长,提高仔螺的成活率。

16、3.本装置的通过机架上设置多组育种池的形式,使得田螺繁育模块化、工厂化,利于统一管理,提高育种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田螺苗种繁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及育种池;至少三组所述育种池从上到下排列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育种池包括种亲本区ⅰ(2)、亲本区ⅱ(3)及苗种区(4);所述苗种区(4)设置在亲本区ⅰ(2)与亲本区ⅱ(3)之间;在所述苗种区(4)的两侧均设有滤网ⅰ(5);所述苗种区(4)的中部设有进水管道(7);所述进水管道(7)上设有出水孔(8);所述亲本区ⅰ(2)与亲本区ⅱ(3)的侧边均设有排水管道(9);所述排水管道(9)上设有排水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螺苗种繁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育种池底部苗种区(4)的位置最高,并由所述苗种区(4)向亲本区ⅰ(2)与亲本区ⅱ(3)方向斜向下倾斜形成斜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螺苗种繁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苗种区(4)内设有方形管罩(6);所述方形管罩(6)罩住进水管道(7);在所述方形管罩(6)上设有与出水孔(8)相对应的出水口;所述方形管罩(6)上的出水口以及排水管道(9)上的排水孔(10)均设有滤网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螺苗种繁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道(7)连通自然水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螺苗种繁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育种池均匹配设有网格盖(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螺苗种繁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底部设有支撑脚(11)。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田螺苗种繁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苗种区(4)的底面以及方形管罩(6)的表面光滑平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田螺苗种繁育收集装置,包括机架及育种池;至少三组所述育种池从上到下排列设置在机架上;所述育种池包括种亲本区Ⅰ、亲本区Ⅱ及苗种区;所述苗种区设置在亲本区Ⅰ与亲本区Ⅱ之间;在所述苗种区的两侧均设有滤网Ⅰ;所述苗种区的中部设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上设有出水孔;所述亲本区Ⅰ与亲本区Ⅱ的侧边均设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上设有排水孔。本技术装置可以进行田螺的繁育,并能方便妥善的收集田螺仔螺,帮助合理规划进行稻田田螺的投放养殖,利于产业发展。

技术研发人员:文露婷,王虹,刘嘉健,郁二蒙,陈泳先,梁军能,杨学明,戴叶强,雷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02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