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尾米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94037发布日期:2023-09-09 15:27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尾米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拟饵,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软尾米诺。


背景技术:

1、米诺jerkbait是路亚经常用到的拟饵,主攻上层鱼,它的外型恰似一种身躯细长的小鱼,模仿了欧美大部分水域里自然生长的叫做minnow的小鱼,它永远是掠食性鱼类追逐的目标。

2、现有公开号为cn21140734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路亚假饵钓鱼器,包括假饵本体、硬饵部分与软饵部分,所述假饵本体一端为硬饵部分,所述硬饵部分的一端设置有主线连接孔,所述主线连接孔下端设置有舌板,所述硬饵部分远离主线连接孔一侧的下端设置有低重心配重,所述硬饵部分的底部靠近低重心配重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三本钩,所述硬饵部分远离主线连接孔的一侧设置有软饵部分,所述软饵部分远离硬饵部分的一侧设置有软饵t形状尾巴,所述软饵部分的底部靠近软饵t形状尾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三本钩所述硬饵部分与软饵部分连接处设置有背部单钩,所述背部单钩设置连接线。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t尾的设计方向是swimbait,所以一般尺寸比较大(4寸或以上)操作手法基本就是平卷,它模仿孤单、慢速游动的小鱼,而米诺模仿的是濒死的小鱼像无头苍蝇一样猛冲猛停的状态,它可以很好地刺激鱼的反应,而现有技术为了增加米诺(舌板+硬饵)抽停过程中扰动水波的效果增加了t尾导致降低了米诺抽停的迅捷性,同时t尾迎风面积大也降低了抛投距离,这些都影响了路亚的操控性和获鱼的概率,市场推广前景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尾米诺,其能够通过米诺的硬饵结合软体叉尾,通过收线手法增加扰动水波的效果,同时软体叉尾在空气和水中阻力较小不降低抽停速度和抛投距离,具有更好的市场推广前景。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本申请提供一种软尾米诺,其包括米诺硬饵,所述米诺硬饵尾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插接有软体叉尾,所述米诺硬饵头部连接有舌板,所述米诺硬饵头部前侧连接有线孔一,所述米诺硬饵腹部中段连接有钩孔一。

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米诺硬饵连接模仿鱼尾的软体叉尾,增加米诺在水中急速抽停使的扰动水流效果,又不产生过多阻力,增加了诱鱼性能;模仿鱼尾的软体叉尾在抛投米诺时,降低了空气阻力,增加了抛投距离,增加可操作性,具有更好的市场推广前景。

5、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连接板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软体叉尾不可拆卸连接于连接板外侧和通孔内侧。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板插入模具并将软体叉尾一体化成型包裹连接板,增加了连接的稳定性,避免软体叉尾掉落,提高了使用耐久性。

7、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软体叉尾可拆卸连接于连接板。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软体叉尾损坏后可以通过螺钉重新装配新的软体叉尾,提高了维护性能,使用成本更低。

9、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米诺硬饵头部上侧连接有线孔二。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双线孔可以兼顾不同水层的使用,适用于不同水深,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11、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米诺硬饵腹部尾段连接有钩孔。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双钩孔挂鱼钩可以增加鱼咬饵后的勾取稳定性。

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4、1、采用米诺硬饵连接模仿鱼尾的软体叉尾,增加米诺在水中急速抽停使的扰动水流效果,又不产生过多阻力,增加了诱鱼性能;

15、2、模仿鱼尾的软体叉尾在抛投米诺时,降低了空气阻力,增加了抛投距离,增加可操作性,具有更好的市场推广前景。



技术特征:

1.一种软尾米诺,包括米诺硬饵(1),其特征在于,所述米诺硬饵(1)尾部连接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插接有软体叉尾(2),所述米诺硬饵(1)头部连接有舌板(3),所述米诺硬饵(1)头部前侧连接有线孔一(4),所述米诺硬饵(1)腹部中段连接有钩孔一(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尾米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8)开设有多个通孔(9),所述软体叉尾(2)不可拆卸连接于连接板(8)外侧和通孔(9)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尾米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叉尾(2)可拆卸连接于连接板(8)。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软尾米诺,其特征在于,所述米诺硬饵(1)头部上侧连接有线孔二(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尾米诺,其特征在于,所述米诺硬饵(1)腹部尾段连接有钩孔(7)。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软尾米诺,涉及拟饵技术领域。包括:米诺硬饵,米诺硬饵尾部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插接有软体叉尾,米诺硬饵头部连接有舌板,米诺硬饵头部前侧连接有线孔一,米诺硬饵腹部中段连接有钩孔一;其能够通过米诺的硬饵结合软体叉尾,通过收线手法增加扰动水波的效果,同时软体叉尾在空气和水中阻力较小不降低抽停速度和抛投距离,具有更好的市场推广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张双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双红
技术研发日:20230602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