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式育苗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6020发布日期:2023-12-06 21:17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式育苗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番茄育苗,具体为一种多层式育苗箱。


背景技术:

1、番茄即西红柿,其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可以生食、煮食、加工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育苗就是培育幼苗的意思。原意是指在苗圃、温床或温室里培育幼苗,以备移植至土地里去栽种,番茄在种植时需要使用到育苗箱先对其进行育种育苗,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多层式育苗箱。

2、“根据现有的专利公开号(cn213245918u)一种番茄育种育苗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壁开口处设有箱盖,所述箱盖底部内壁上设有多个光照组件,所述光照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安装有多个光照灯,所述壳体的底壁开口处粘接有导光板;所述箱体的一侧内壁上设有浇灌组件;该专利由育苗盘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漏水孔,漏水孔可将育苗盘内育苗土壤中多余的水排出,漏水孔漏出的水落入到箱体的底部通过排水管可排出,但水源直接排出则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绿色环保理念的践行;并且由于番茄的最佳生长发育温度为24-26度,而光照组件内部若干组光照灯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热量,若不及时散发使得内部长期处于不利于番茄生长的温度环境下,对番茄的育苗造成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式育苗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育苗箱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多层式育苗箱,包括箱体,为本多层式育苗箱的主要培育部分,其背部安装有蓄水箱;底盒,其设置在所述蓄水箱的下方,且底盒的内部设置有滤网;水泵二,其安装在所述蓄水箱的顶部;抽水管二,其连接在所述水泵二的抽水端并延伸至底盒的内部;出水管二,其连接在所述水泵二的出水端并延伸至蓄水箱的内部;安装盒,其安装在所述箱体的表面,且安装盒的表面两侧均安装有散热窗;散热风扇,其对称安装在所述安装盒的内部;温度传感器,其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内壁。

4、优选的,所述箱体还包括:箱门,其通过合页连接在所述箱体的表面;可视窗,其设置在所述箱门的表面;通风孔,其均匀开优选的,所述蓄水箱与底盒还包括:排水口,其安装在所述底盒的表面下方,且排水口的表面安装有控制阀;水泵一,其安装在所述蓄水箱的顶部;抽水管一,其连接在所述水泵一的抽水端并延伸至蓄水箱的内部;出水管一,其连接在所述水泵一的出水端并延伸至箱体的内部。

5、优选的,所述出水管一与箱体还包括:导水架,其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内部并与出水管一相连通;喷头,其等距安装在所述导水架的表面。

6、优选的,所述箱体还包括:光照灯,其对称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内壁;育苗盘,其等距抽拉连接在所述箱体的内部。

7、优选的,所述箱体还包括:湿度传感器,其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内壁;控制面板,其安装在所述箱体的表面,且控制面板分别与水泵一、水泵二、散热风扇以及光照灯电性连接,且控制面板分别与湿度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信号线连接。

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层式育苗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1、通过设置水泵二以及底盒,喷洒过程中多余的水源会随着箱体底部的滤网进入底盒内进行收集,而后可启动水泵二,使得抽水管二将底盒内部收集的水源进行抽取,水源随后从出水管二进入蓄水箱内,以实现水源的循环利用,从而践行绿色环保理念,节约水资源。

10、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散热风扇以及通风口,温度传感器对箱体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若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即会将信号传递至控制面板,控制面板接收到信号启动散热风扇,散热风扇运行带动内部叶轮转动配合顶部的通风口将内部高温排出,使得内部处于番茄适宜的温度环境,以便于番茄的育苗工作。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层式育苗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式育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式育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8)与底盒(5)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式育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一(11)与箱体(1)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式育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式育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番茄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式育苗箱,包括箱体,为本多层式育苗箱的主要培育部分,其背部安装有蓄水箱;底盒,其设置在蓄水箱的下方,且底盒的内部设置有滤网;水泵二,其安装在蓄水箱的顶部;抽水管二,其连接在水泵二的抽水端并延伸至底盒的内部;出水管二,其连接在水泵二的出水端并延伸至蓄水箱的内部。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设置水泵二以及底盒,喷洒过程中多余的水源会随着箱体底部的滤网进入底盒内进行收集,而后可启动水泵二,使得抽水管二将底盒内部收集的水源进行抽取,水源随后从出水管二进入蓄水箱内,以实现水源的循环利用,从而践行绿色环保理念,节约水资源。

技术研发人员:赵鹏舜,王中来,王朝,王瑞亭,魏勤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凌双模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