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苗木培育滴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88418发布日期:2024-03-01 12:55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苗木培育滴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苗木培育,具体涉及一种苗木培育滴灌装置。


背景技术:

1、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水的利用率可达百分之九十五,可适用于果树、蔬菜和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尤其在干旱缺水的地方进行环境绿化时,对苗木进行滴灌可起到针对性培育,节约能源。

2、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现有的滴灌装置滴灌口的位置固定,导致需要通过调节管道的位置从而对滴灌口的位置进行限位,导致安装摆设的效率较慢,同时滴灌口难以根据不同需求的数量作出快速调整,影响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苗木培育滴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苗木培育滴灌装置,包括滴灌装置主体,所述滴灌装置主体包括有水泵箱,所述水泵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入水口,所述水泵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滴水头,所述输水管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滴水头包括有底座管,所述底座管的一端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旋转头,所述底座管的内部设置有移动塞,所述移动塞的一侧底部设置有挤压塞,所述连接管包括有连接管壳,所述连接管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槽管,所述螺纹槽管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圈壳。

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塞的外壁与底座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塞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壁与底座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中部内壁与移动塞的底部外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塞的一侧开设有挤压塞。

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塞的外壁外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开设有出水孔,所述移动塞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的底部与旋转头的内壁中部固定连接。

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挤压塞包括有梯形柱,所述梯形柱的底部与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梯形柱的顶部外侧开设有椭圆槽,所述移动塞的底部开设有梯形槽。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螺纹圈壳的中间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挤压柱,所述螺纹槽管的内壁与输水管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挤压柱的顶部与螺纹圈壳的一端内壁活动连接。

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9、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苗木培育滴灌装置,采用底座管、旋转头、螺纹槽、支撑板、移动塞、挤压塞、弹簧、挤压杆之间的配合,通过水泵箱将入水口中的水输送至输水管的内部,并从滴水头滴出,未安装旋转头的底座管内部,由于水压和弹簧的弹力挤压移动塞向支撑板的表面进行挤压,使得梯形柱通过椭圆槽形变挤压至梯形槽的内部进行密封,使得水无法从底座管的流出,当将旋转头通过螺纹槽扭进底座管的一端后,通过挤压杆在底座管的内部向上移动挤压移动塞上移,使得移动塞的出水口解除挤压塞的密封,流入旋转头的底部出水口进行滴水,方便通过旋转头的扭动对出水口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10、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苗木培育滴灌装置,采用连接管壳、螺纹槽管、螺纹圈壳、转动挤压柱之间的配合,将输水管的一端插入螺纹槽管的内部,通过扭动螺纹圈壳向一侧移动,对螺纹槽管中的转动挤压柱进行挤压转动,使得转动挤压柱受到挤压转动后,另一端底部对输水管的一端表面进行挤压固定,从而方便快速对输水管进行延长安装,从而提高装置的安装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苗木培育滴灌装置,包括滴灌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装置主体(1)包括有水泵箱(2),所述水泵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入水口(3),所述水泵箱(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水管(4),所述输水管(4)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滴水头(5),所述输水管(4)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6),所述滴水头(5)包括有底座管(51),所述底座管(51)的一端开设有螺纹槽(53),所述螺纹槽(53)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旋转头(52),所述底座管(51)的内部设置有移动塞(55),所述移动塞(55)的一侧底部设置有挤压塞(56),所述连接管(6)包括有连接管壳(61),所述连接管壳(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槽管(62),所述螺纹槽管(62)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圈壳(6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苗木培育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塞(55)的外壁与底座管(5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塞(55)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54),所述支撑板(54)的外壁与底座管(5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54)的中部内壁与移动塞(55)的底部外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塞(55)的一侧开设有挤压塞(5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苗木培育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塞(55)的外壁外侧固定连接有弹簧(57),所述支撑板(54)的两侧开设有出水孔,所述移动塞(55)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挤压杆(58),所述挤压杆(58)的底部与旋转头(52)的内壁中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苗木培育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塞(56)包括有梯形柱(561),所述梯形柱(561)的底部与支撑板(5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梯形柱(561)的顶部外侧开设有椭圆槽(562),所述移动塞(55)的底部开设有梯形槽(56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苗木培育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圈壳(63)的中间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挤压柱(64),所述螺纹槽管(62)的内壁与输水管(4)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挤压柱(64)的顶部与螺纹圈壳(63)的一端内壁活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苗木培育滴灌装置,涉及苗木培育技术领域,包括滴灌装置主体,所述滴灌装置主体包括有水泵箱,所述水泵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入水口。本技术通过采用底座管、旋转头、螺纹槽、支撑板、移动塞、挤压塞、弹簧、挤压杆之间的配合,通过水泵箱将入水口中的水输送至输水管的内部,并从滴水头滴出,未安装旋转头的底座管内部,由于水压和弹簧的弹力挤压移动塞向支撑板的表面进行挤压,使得梯形柱通过椭圆槽形变挤压至梯形槽的内部进行密封,通过挤压杆在底座管的内部向上移动挤压移动塞上移,流入旋转头的底部出水口进行滴水,方便通过旋转头的扭动对出水口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秀玉,马双阳,顾春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汇农天下农林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