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水位自动调控功能的鱼卵的孵育装置

文档序号:37030130发布日期:2024-02-20 20:18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水位自动调控功能的鱼卵的孵育装置

本技术属于鱼卵孵化,具体为一种具有水位自动调控功能的鱼卵的孵育装置。


背景技术:

1、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品养殖产量达我国水产品总量的70%以上。鱼类的苗种供应是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大部分大宗淡水鱼类均可以规模化、商业化地完成人工繁育工作,其苗种可以稳定、持续地供应市场。而当前大部分水产孵化设备的设计也大多仅适用于淡水鱼孵化。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淡水水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海水水产品相较于大部分淡水水产品具有异味少、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优势,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同时海水水族行业的发展,使得野生海水鱼种群压力增大,急需开展热门物种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但海水食用鱼和海水观赏鱼中的绝大部分仍然需要依靠野外捕捞,以海水观赏鱼为例,目前国内外实现人工繁育的海水观赏鱼仅30余种,而参与水族贸易的海水观赏鱼品种多达数百种,其无法对广泛品种进行人工养殖的一大技术瓶颈,即为缺少合适的孵化、育苗设备以进行人工繁育工作的开展。海水鱼类的幼苗相较于淡水鱼类幼苗更加脆弱,需要更微弱的水流、更加富氧的水体和更稳定的环境,因此需要一种具有水位自动调控功能的鱼卵的孵育装置,提高单次的鱼卵孵化量和孵化率、减少孵化和转移过程中的鱼苗损伤、提高育苗过程中鱼苗的存活率,用于解决目前高价值的海水经济、观赏鱼类人工繁育所面临的难题。

3、目前市面上的孵化装置,大多是对于淡水鱼鱼卵进行孵化的装置,而淡水鱼鱼卵大多卵径大、卵膜坚韧,初孵仔鱼较大,可以自主游动并主动摄食外源性营养物质,抗逆性好,对外界环境变化和水流造成的机械性损伤不敏感。但许多海水鱼鱼卵、少部分淡水鱼鱼卵和鳗鲡卵,不仅卵径小、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且初孵仔鱼抗逆性差,自主游动能力差,既需要一定的水流环境辅助其进行捕食,又不能有过大过激的水流对其造成损伤,在对淡水鱼卵进行孵化的装置中,并不过多考虑气泡等驱动源对鱼苗造成的机械性损伤,故将其应用于上述较娇弱鱼类的孵化育苗时,会造成初孵仔鱼大量死亡,效果不理想。同时,大部分孵化设备也无法承担后续育苗的工作,使得一些品种在孵化后转移的过程中造成大量的损耗,直接影响了育苗工作者的育苗成功率与经济收入,如中国专利201820754685.2,公开日2018年12月14日,公开了一种沉性卵鱼苗孵化装置和孵化设备,其包括孵化桶、排水桶、多孔板、曝气盘和鼓风机;该装置利用水流和气流的综合作用,避免鱼卵相互粘连、增加水体中的溶氧度,进而提高了鱼卵孵化率;但该装置和设备使用气流进行孵化,无法精确调控水流速度,故难以完成一些直径较小鱼卵的人工孵化,其气泡带动的水流亦会对较弱的初孵仔鱼产生机械性损伤。综上所述,根据现有孵化装置的缺点,亟需一种水流驱动、流速可控、水质可控、孵化育苗一体、可减少仔鱼在容器内产生机械性损伤的鱼苗孵化装置,但关于该类装置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水位自动调控功能的鱼卵的孵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水位自动调控功能的鱼卵的孵育装置,包括储水盒,还包括有,

3、孵育筒,其设置于储水盒的内部并与储水盒的内腔形成四个对角空腔,

4、水槽,其开设于孵育筒的表面用于连通和对角空腔,

5、排水筒,其设置于孵育筒的内腔中部并连通至外部水循环系统,

6、导水板,其设置于孵育筒的内腔壁上,

7、第一球阀和第二球阀,所述第一球阀和第二球阀分别设置于储水盒两侧的对角处;

8、其中,通过第一球阀和第二球阀向对角空腔中注水,水通过水槽被注进孵育筒中,水流通过导水板导流形成环流。

9、优选的,所述第一球阀和第二球阀分别与储水盒中左上和右下的对角空腔连通,四个所述对角空腔相互独立。

10、优选的,所述孵育筒的内腔顶部还设置有滚珠丝杠,所述滚珠丝杠驱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壁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开关用于驱动安装于储水盒外部的电机,所述支撑架的中部还设置有浮体构造物;

11、其中,电机调节排水筒表面的通水面积。

12、优选的,所述排水筒包括尼龙布,用于将尼龙布撑起的构造骨架和贴合于所述构造骨架内侧的阻水骨片,所述电机与阻水骨片传动连接。

13、优选的,所述导水板与孵育筒连接处切面夹角可调。

14、优选的,所述导水板包括弧形板和平直板。

15、优选的,所述孵育筒为顶部被削去弧度为°筒身的不规则圆筒。

16、优选的,所述储水盒和孵育筒均为透明的亚克力材质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8、1、本实用新型孵化装置整套设备可放置约10至20万枚受精的海洋浮性鱼卵进行孵化,孵化率可达85%以上,拥有孵化较娇弱浮性鱼卵时仍能保持高孵化率、高存活率的优势。通过导水板和储水盒形成的微弱水流驱动孵化鱼卵,在圆筒状的容器内,使得鱼卵和初孵仔鱼持续悬浮,不接触侧壁和气泡,避免对较为娇弱的鱼卵和初孵仔鱼造成机械性损伤,可用于敏感、脆弱的海洋浮性鱼卵的人工孵化。同时可以模拟自然界中仔鱼的漂浮状况,适合海洋鱼类初孵仔鱼的捕食和成长,即孵化后无需对初孵仔鱼进行转移,便可以进行育苗工作,大幅度减少了初孵仔鱼转移过程中的损耗。

19、2、本实用新型设备直接接入循环过滤系统,降低水质对孵化、育苗的过程影响,易于鱼卵的孵化和保持育苗所用的水质良好,并且本实用新型整体透明,易于观察鱼卵发育情况、饵料生物密度、育苗过程中鱼苗的摄食情况。

20、3、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设计排水筒的结构,令其通水面积实时可变,以此来改变其表面的负压状态,防止在水流速相对较小时,导致鱼卵被吸附在其表面,且可以使已被吸附的鱼卵脱落,防止其受到进一步机械损伤,有效保证了鱼卵的成活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水位自动调控功能的鱼卵的孵育装置,包括储水盒(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水位自动调控功能的鱼卵的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阀(4)和第二球阀(5)分别与储水盒(1)中左上和右下的对角空腔连通,四个所述对角空腔相互独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水位自动调控功能的鱼卵的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孵育筒(2)的内腔顶部还设置有滚珠丝杠(8),所述滚珠丝杠(8)驱动连接有滑块(81),所述滑块(81)连接有支撑架(9),所述支撑架(9)内壁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开关(10)用于驱动安装于储水盒(1)外部的电机(12),所述支撑架(9)的中部还设置有浮体构造物(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水位自动调控功能的鱼卵的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筒(6)包括尼龙布(61),用于将尼龙布(61)撑起的构造骨架(62)和贴合于所述构造骨架(62)内侧的阻水骨片(63),所述电机(12)与阻水骨片(63)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水位自动调控功能的鱼卵的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板(7)与孵育筒(2)连接处切面夹角可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水位自动调控功能的鱼卵的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板(7)包括弧形板和平直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水位自动调控功能的鱼卵的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孵育筒(2)为顶部被削去弧度为45°筒身的不规则圆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水位自动调控功能的鱼卵的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盒(1)和孵育筒(2)均为透明的亚克力材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鱼卵孵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包括储水盒,还包括有,孵育筒,其设置于储水盒的内部并与储水盒的内腔形成四个对角空腔,水槽,其开设于孵育筒的表面用于连通和对角空腔,排水筒,其设置于孵育筒的内腔中部并连通至外部水循环系统,导水板,其设置于孵育筒的内腔壁上,第一球阀和第二球阀,述第一球阀和第二球阀分别设置于储水盒两侧的对角处;其中,通过第一球阀和第二球阀向对角空腔中注水,水通过水槽被注进孵育筒中,水流通过导水板导流形成环流。本技术孵化装置整套设备可放置约10至20万枚受精的海洋浮性鱼卵进行孵化,孵化率可达85%以上,拥有孵化较娇弱浮性鱼卵时仍能保持高孵化率、高存活率的优势。

技术研发人员:刘颜赫,李慷,刘利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海洋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