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菌菇太阳能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89815发布日期:2024-01-16 11:26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菌菇太阳能大棚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大棚,具体为一种新型菌菇太阳能大棚。


背景技术:

1、菌菇是一种真菌,也称为担子菌的子实体,菌菇的子实体是担子菌长出地面的地上部分,地下还有白色丝状、到处蔓延的菌丝体,一般栽培方式大多数采用选地搭棚来对菌菇进行栽培养殖;

2、在公开专利为cn217884640u的“一种菌菇种植大棚”中,包括大棚基座,大棚基座上端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端固定设有拱形顶,大棚基座上端一侧固定设有电机架,电机架上端固定设有电机,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且转轴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大棚基座另一侧,转轴上固定套设有收卷轴,收卷轴上收卷有遮光布,且遮光布一端与收卷轴固定连接,支撑架上端两侧均开设有侧滑槽,且中间开设有凹型滑槽,侧滑槽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侧滑块,且凹型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凸型滑块,凸型滑块远离收卷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展开机构。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通过电机带动收卷轴,实现对遮光布的收卷,另外通过牵引绳拉动滑块实现对遮光布的展开,从而满足在不同的情况下方便调整遮光布收展,但是在该大棚对菌菇进行养殖时,一般的菌菇大棚使用的led补光灯照度范围小、成本高、功率大,人工安装时间较长、耗电、不具有实时监控和控制,不便于后期对菌菇进行栽培养殖使用;

3、因此我们便提出了新型菌菇太阳能大棚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菌菇太阳能大棚,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一般的菌菇大棚使用的led补光灯照度范围小、成本高、功率大,人工安装时间较长、耗电、不具有实时监控和控制,不便于后期对菌菇进行栽培养殖使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菌菇太阳能大棚,包括大棚本体、支撑座、光伏板、安装座和激光补光灯;

3、大棚本体,其顶部上方安装有支撑座,且支撑座的上方安装有光伏板;

4、还包括:大棚本体,其顶部内侧安装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长度与大棚本体的长度等同,并且安装座的底部内侧开槽通过涡旋弹簧安装有一排灯座,一排所述激光补光灯的底部下方安装有激光补光灯。

5、优选的,所述大棚本体的顶部上方安装有摄像头,且摄像头的底部下方对应有两排菌菇,一排菌菇是栽种在土壤上方,且土壤的上方设置有一排传感器组件,并且一排传感器组件通过线束连接有摄像头,利用大棚本体的顶部上方安装有摄像头,且摄像头的底部下方对应有两排菌,可以通过视频监控菌菇灯的实时生长状态,并将各生长参数传感器的数值传到相应平台上,并通过算法自动调节,做出相应控制,维持最佳生长状态。

6、优选的,所述大棚本体的后侧上方安装有调光开关,且调光开关通过线束连接有驱动电源,并且驱动电源是设置在大棚本体的上方,利用大棚本体的后侧上方安装有调光开关,且调光开关通过线束连接有驱动电源,调光开关可以进行智能调光控制,大大扩大照明面积,减少使用成本。

7、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开槽设置有转动电机,且转动电机的连接有转杆,并且转杆是轴承安装在安装座的内部,所述转杆的外侧通过一排锥形齿轮组啮合连接有转轴,利用转杆是轴承安装在安装座的内部,所述转杆的外侧通过一排锥形齿轮组啮合连接有转轴,可以带动一排转轴外端设置的一排转动齿轮进行转动。

8、优选的,一排所述转轴的前端均固定安装有转动齿轮,且一排所述转动齿轮的底部下方均通过一排齿块啮合连接有灯座,并且一排齿块均是等间距设置在一排灯座的外侧,利用一排所述转动齿轮的底部下方均通过一排齿块啮合连接有灯座,可以利用转动齿轮通过一排齿块带动灯座进行翻转移动,更好的带动激光补光灯对种植的菌菇进行均匀的照射使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该新型菌菇太阳能大棚设置有光伏板、激光补光灯和摄像头,利用在大棚本体的顶部内侧等间距设置有一排激光补光灯,可以通过特定波长的激光补光灯代替传统的led灯对菌菇补光促进菌菇产生菌核,有效提高菌菇品质,增加氨基酸物质含量,改善口感,然后再利用大棚本体顶部上方安装的光伏板可以配合供电相应设备使用,也可为激光提供部分电能,节约电能,最后再通过摄像头监控菌菇灯的实时生长状态,并将各生长参数通过传感器组件传到相应平台上,并通过算法自动调节,做出相应控制,维持最佳生长状态,更好的扩大了照明面积,还可以减少使用成本;

11、该新型菌菇太阳能大棚设置有转杆、转轴和转动齿轮,利用在安装座的底部内侧开槽通过涡旋弹簧连接有一排灯座,可以对一排翻转移动后灯座的位置进行弹性复位,这时启动转动电机即可带动转杆通过一排锥形齿轮组带动转轴进行转动,随后即可带动一排转轴外侧安装的转动齿轮通过一排齿块带动一排灯座进行往复翻转移动,更加方便带动一排激光补光灯对不同位置的菌菇进行灯光照射使用,更加方便后期大棚本体的稳定照射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菌菇太阳能大棚,包括大棚本体(1)、支撑座(2)、光伏板(3)、安装座(4)和激光补光灯(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菌菇太阳能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本体(1)的顶部上方安装有摄像头(6),且摄像头(6)的底部下方对应有两排菌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菌菇太阳能大棚,其特征在于:一排菌菇是栽种在土壤上方,且土壤的上方设置有一排传感器组件(8),并且一排传感器组件(8)通过线束连接有摄像头(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菌菇太阳能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本体(1)的后侧上方安装有调光开关(7),且调光开关(7)通过线束连接有驱动电源,并且驱动电源是设置在大棚本体(1)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菌菇太阳能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4)的内部开槽设置有转动电机(14),且转动电机(14)的连接有转杆(10),并且转杆(10)是轴承安装在安装座(4)的内部,所述转杆(10)的外侧通过一排锥形齿轮组(15)啮合连接有转轴(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菌菇太阳能大棚,其特征在于:一排所述转轴(11)的前端均固定安装有转动齿轮(12),且一排所述转动齿轮(12)的底部下方均通过一排齿块啮合连接有灯座(9),并且一排齿块均是等间距设置在一排灯座(9)的外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菌菇太阳能大棚,包括大棚本体,其顶部上方安装有支撑座,且支撑座的上方安装有光伏板,还包括:大棚本体,其顶部内侧安装有安装座,并且安装座的底部内侧开槽通过涡旋弹簧安装有一排灯座。该新型菌菇太阳能大棚安装有转杆、转轴和转动齿轮,利用在安装座的底部内侧开槽通过涡旋弹簧连接有一排灯座,可以对一排翻转移动后灯座的位置进行弹性复位,这时启动转动电机即可带动转杆通过一排锥形齿轮组带动转轴进行转动,随后即可带动一排转轴外侧安装的转动齿轮通过一排齿块带动一排灯座进行往复翻转移动,更加方便带动一排激光补光灯对不同位置的菌菇进行灯光照射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季慧华,何旭栋,张世民,陈竹,陈永明,刘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益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