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木耳林下地摆栽培用自动补水常压灭菌锅

文档序号:36690045发布日期:2024-01-16 11:26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黑木耳林下地摆栽培用自动补水常压灭菌锅

本技术涉及黑木耳栽培,具体涉及一种黑木耳林下地摆栽培用自动补水常压灭菌锅。


背景技术:

1、黑木耳又名黑菜、木耳、云耳,属木耳科,木耳属,为我国珍贵的药食兼用胶质真菌,也是世界上公认的保健食品。

2、目前,黑木耳在栽培过程中需要使用到自动补水型常压灭菌锅,自动补水型常压灭菌锅是一种具备自动补水功能的设备,用于灭菌处理和培养菌种的工具。它能够提供持续的水源供给,满足灭菌锅中的水分需求,以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水分。

3、黑木耳在常压灭菌锅内灭菌时,通常处于固定位置,这样会导致灭菌不全面,灭菌存在死角,且降低了常压灭菌锅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木耳林下地摆栽培用自动补水常压灭菌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黑木耳林下地摆栽培用自动补水常压灭菌锅,包括灭菌锅本体,所述灭菌锅本体内固定设置有筒体,所述筒体的前侧活动设置有门体,所述灭菌锅本体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灭菌锅本体外右侧固定设置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的顶部以及底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齿轮箱外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内固定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驱动端与传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上固定套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转杆上固定套装有第二锥齿轮,所述转杆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翻转板。

3、优选的,所述筒体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筒体为从上至下依次设置。

4、优选的,所述转杆、第一锥齿轮以及第二锥齿轮的数量均为三个。

5、优选的,所述筒体为不锈钢丝网制成。

6、优选的,所述转杆与灭菌锅本体之间通过密封轴承相连接,所述密封轴承的内环与转杆之间过盈配合,所述密封轴承的外环与灭菌锅本体之间固定连接。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不锈钢丝网制成的筒体可以对黑木耳进行存放,筒体表面设置的门体方便黑木耳的拿取,在灭菌时,通过电机、传动轴、第一锥齿轮以及第二锥齿轮可以带动转杆、连接杆以及翻转板进行转动,从而对筒体内的黑木耳进行循环的翻动,黑木耳在被翻动过程中,每一处都会与热蒸汽充分接触,灭菌全面,防止出现灭菌死角的情况,并且减少了灭菌的时间,提高了灭菌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黑木耳林下地摆栽培用自动补水常压灭菌锅,包括灭菌锅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锅本体(1)内固定设置有筒体(2),所述筒体(2)的前侧活动设置有门体(3),所述灭菌锅本体(1)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转杆(4),所述灭菌锅本体(1)外右侧固定设置有齿轮箱(5),所述齿轮箱(5)的顶部以及底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轴(6),所述齿轮箱(5)外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架(7),所述支架(7)内固定设置有电机(8),且电机(8)的驱动端与传动轴(6)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6)上固定套装有第一锥齿轮(9),所述转杆(4)上固定套装有第二锥齿轮(10),所述转杆(4)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杆(11)的一端,所述连接杆(1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翻转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木耳林下地摆栽培用自动补水常压灭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筒体(2)为从上至下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木耳林下地摆栽培用自动补水常压灭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4)、第一锥齿轮(9)以及第二锥齿轮(10)的数量均为三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木耳林下地摆栽培用自动补水常压灭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为不锈钢丝网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木耳林下地摆栽培用自动补水常压灭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4)与灭菌锅本体(1)之间通过密封轴承相连接,所述密封轴承的内环与转杆(4)之间过盈配合,所述密封轴承的外环与灭菌锅本体(1)之间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黑木耳林下地摆栽培用自动补水常压灭菌锅,包括灭菌锅本体,所述灭菌锅本体内固定设置有筒体,所述筒体的前侧活动设置有门体,所述转杆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翻转板,本技术涉及黑木耳栽培技术领域,本技术通过不锈钢丝网制成的筒体可以对黑木耳进行存放,筒体表面设置的门体方便黑木耳的拿取,在灭菌时,通过电机、传动轴、第一锥齿轮以及第二锥齿轮可以带动转杆、连接杆以及翻转板进行转动,从而对筒体内的黑木耳进行循环的翻动,黑木耳在被翻动过程中,每一处都会与热蒸汽充分接触,灭菌全面,防止出现灭菌死角的情况,并且减少了灭菌的时间,提高了灭菌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刘俊杰,刘岩岩,曹君,王红,赵玉梅,王哲,李寅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7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