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秧机构、抛秧装置及无人机抛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58881发布日期:2024-04-18 11:21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取秧机构、抛秧装置及无人机抛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农业器械,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取秧机构、抛秧装置及无人机抛秧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发展,水稻的机械化种植越来越普遍。目前,通常采用抛秧装置进行抛秧,现有的抛秧装置结构不合理,导致输出轴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导致其变形甚至折弯,因而损坏抛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秧机构、抛秧装置及无人机抛秧系统,其能够避免取秧模块的重量全部作用于驱动模块而导致驱动模块受力变形甚至折弯,提高了取秧机构的结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延长了取秧机构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取秧机构,包括:

4、负载模块;

5、取秧模块,所述取秧模块可活动地承载于所述负载模块;以及

6、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设置于负载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取秧模块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取秧模块相对所述负载模块转动。

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负载模块包括安装架以及轴承,所述安装架设置有安装部,所述轴承套设于所述安装部,所述取秧模块通过所述轴承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部,所述驱动模块设置于所述安装架。

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电机和输出轴,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架,所述安装部呈柱状,所述安装部开设有沿轴线延伸的通道,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通道并与所述取秧模块连接。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出轴的端部设置有卡持部;

10、所述取秧模块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设置于所述轴承,所述第二外壳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卡持部与所述安装槽固定配合。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用于安装于送秧机构,所述电机和所述第二支架均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所述轴承套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段;

13、所述取秧模块还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固定齿轮和刀头,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连接,所述刀头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所述固定齿轮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段,所述刀头用于从毯苗上分离下秧苗后抛出。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部还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对所述轴承定位。

15、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抛秧装置,包括送秧机构以及如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取秧机构,所述送秧机构与所述取秧机构连接,所述送秧机构用于向所述取秧机构输送毯苗。

16、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机抛秧系统,包括无人机和如前述实施方式所述的抛秧装置,所述抛秧装置设置于所述无人机。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取秧机构、抛秧装置及无人机抛秧系统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将取秧模块和驱动模块均设置于负载模块上,并且其中的驱动模块固定安装在负载模块上,而取秧模块可活动地设置于负载模块,可使得取秧模块的重量作用于负载模块上,使得取秧模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力完全由负载模块承担,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仅需向取秧模块传递带动取秧模块扭转的力即可,因此避免取秧模块的重量全部作用于驱动模块而导致驱动模块受力变形甚至折弯,达到了保护驱动模块的作用,提高了取秧机构的结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延长了取秧机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取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300)包括电机(310)和输出轴(320),所述电机(310)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架(110),所述安装部(111)呈柱状,所述安装部(111)开设有沿轴线延伸的通道(112),所述输出轴(320)的一端与电机(310)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通道(112)并与所述取秧模块(20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320)的端部设置有卡持部(3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10)包括第一支架(113)和第二支架(114),所述第一支架(113)用于安装于送秧机构,所述电机(310)和所述第二支架(114)均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113),所述安装部(111)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11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11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安装段(1111)和第二安装段(1112),所述轴承(120)套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段(1111);

6.一种抛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秧机构以及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取秧机构,所述送秧机构与所述取秧机构连接,所述送秧机构用于向所述取秧机构输送毯苗。

7.一种无人机抛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和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抛秧装置,所述抛秧装置设置于所述无人机。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取秧机构、抛秧装置及无人机抛秧系统,涉及农业器械技术领域。取秧机构包括负载模块、取秧模块以及驱动模块。取秧模块可活动地承载于负载模块;驱动模块设置于负载模块,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取秧模块连接,用于驱动取秧模块相对负载模块转动。通过将取秧模块和驱动模块均设置于负载模块上,并且其中的驱动模块固定安装在负载模块上,而取秧模块可活动地设置于负载模块,可使得取秧模块的重量作用于负载模块上,从而使得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仅需向取秧模块传递带动取秧模块转动的力,因此避免取秧模块的重量全部作用于驱动模块而导致驱动模块受力变形折弯,提高了取秧机构的结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延长了取秧机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李逸飞,丁座俊,温海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7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