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卵孵化用网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27278发布日期:2024-01-06 23:18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卵孵化用网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网片,尤其涉及一种鱼卵孵化用网片。


背景技术:

1、一些淡水鱼,如鲤、鲫和黄颡鱼等,产出的鱼卵都有具有粘性,而在人工养殖场内,母鱼产出的鱼卵都是人工收集起来后,再使用孵化装置进行孵化;由于鱼卵具有粘性,因此可以将鱼卵均匀的铺设在网片上后,再将网片放入水中,以等待鱼卵的自然孵化;但现如今的网片在使用时,由于网片重量较轻,网片会浮在水面上,因此工作人员都只会将网片与水面接触的一面放置鱼卵,而另一面不会放置鱼卵,从而导致网片不能被充分的利用,并且网片水平放置在水面上时,占用空间大,使网片的放置量变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鱼卵孵化用网片,解决了网片水平放置在水面上时,占用空间大,并且网片不能被充分利用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鱼卵孵化用网片,包括网片,网片的顶部和底部均分别设有横杆和配重杆,网片的两侧均设有与横杆底部相接触的承载板,承载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条,移动条的顶面与横杆的底部相接触,横杆的顶部贯穿有两个呈左右对称的定位杆,移动条的顶面开设有与定位杆相适配的插孔。

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5、将两个承载板分别放置在养殖池上,养殖池内的水面位于承载板的下方,然后将鱼卵均匀的铺设在网片的两面,再将网片穿过两个承载板之间,使配重杆进入水中,配重杆进入水中后,可以将网片向下拉直,使网片在水中呈竖直状态;而横杆的底部则分别与两个承载板和两个移动条的顶面相接触,定位杆则插入移动条顶部的插孔内,工作人员推动两个移动条后,即可使网片移动至指定位置;后续按照上述操作,完成将其它的横杆放置在两个承载板上的操作,使网片进入水中即可;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网片在水中呈竖直状态,鱼卵则粘附在网片的两面,对网片进行充分的利用,并且网片竖直放置后,可以有效的减少占用的养殖池的空间,以便于放置更多的网片。



技术特征:

1.一种鱼卵孵化用网片,包括网片(1),其特征在于:网片(1)的顶部和底部均分别设有横杆(2)和配重杆(3),网片(1)的两侧均设有与横杆(2)底部相接触的承载板(6),承载板(6)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条(61),移动条(61)的顶面与横杆(2)的底部相接触,横杆(2)的顶部贯穿有两个呈左右对称的定位杆(5),移动条(61)的顶面开设有与定位杆(5)相适配的插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卵孵化用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2)的底部固定有两个呈左右对称的弹力带(4),网片(1)位于两个弹力带(4)之间,弹力带(4)的底端固定有橡胶环(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卵孵化用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2)和配重杆(3)的相对面分别固定有第一连接布(21)和第二连接布(31),第一连接布(21)和第二连接布(31)分别通过拉链与网片(1)的顶部和底部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卵孵化用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条(61)顶部的插孔设有一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卵孵化用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6)的顶部开设有开槽,开槽内转动连接有一组滚轮(7),滚轮(7)的顶面与承载板(6)的顶面相平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鱼卵孵化用网片,包括网片,网片的顶部和底部均分别设有横杆和配重杆,网片的两侧均设有与横杆底部相接触的承载板,承载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条,移动条的顶面与横杆的底部相接触,横杆的顶部贯穿有两个呈左右对称的定位杆,移动条的顶面开设有与定位杆相适配的插孔。本技术可以使网片在水中呈竖直状态,鱼卵则粘附在网片的两面,对网片进行充分的利用,并且网片竖直放置后,可以有效的减少占用的养殖池的空间,以便于放置更多的网片。

技术研发人员:黄诚,刘荆刚,黄祥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荆州鑫创渔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2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