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桐子组培苗培育用瓶外生根装置

文档序号:36576240发布日期:2023-12-30 11:46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桐子组培苗培育用瓶外生根装置

本技术属于组培苗培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桐子组培苗培育用瓶外生根装置。


背景技术:

1、组培苗是通过依据细胞全能性在无菌瓶环境下进行植物组织培育而出的植株,组培苗在生根时需要取出无菌瓶放入种植筒中,由于山桐子喜潮湿环境,并且适宜在厚土中生根,因此种植筒需要体积大,并且保持潮湿。

2、由于种植筒较大,对整个种植土壤的保湿程度以及保湿均匀性要求较高,常规的保持土壤湿润的方式是通过喷管浇淋,浪费水资源,并且在较大的种植筒内难以渗透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一种山桐子组培苗培育用瓶外生根装置。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3、一种山桐子组培苗培育用瓶外生根装置,包括带有若干个贯穿种植槽的基板,所述基板的种植槽下方设置有种植筒,所述种植筒的底端设置有贯穿而入的插管,其中,所述插管的内部设置有芯柱,所述插管的内壁围绕芯柱开设有若干个导槽,导槽用于穿入软管,芯柱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导片,用于将软管导出插管外部,所述软管的内部设置有吸水件,吸水件底端连接有营养液箱,软管上端穿出插管外的部分开设有溢水孔。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种植筒与基板之间通过插扣卡接相连,方便拆装,山桐子生根培育后,方便从基板中取下。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种植筒的底壁为网板,且种植筒为分体式设置,由两个半筒组成,互相之间通过卡扣固定,山桐子生根培育后,方便将种植筒分开,取出山桐子的根系以及土壤,网板则是用于排出多余水分,以及根系透气。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种植筒的底壁中心处设置有内螺纹环,所述插管的底端外壁设置有与内螺纹环对应的外螺纹,将培育好的山桐子及其根系,以及根系附着的土壤取出时,防止根系缠绕在软管以及插管上难以取出,因此设置拆卸式的插管和软管,方便从土壤中取出。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吸水件为条状织物,用于通过毛细现象向土壤中均匀输送营养液。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若干个所述导片均为弧形结构,且在芯柱上的高度角度各不相同的,插管表面设置有与导片高度一致的侧孔,用于方便软管穿入。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0、本实用新型设置软管以及插管的目的是使溢水孔可以广泛分布在种植筒内,保持种植筒的土壤潮湿且均匀,并且软管以及插管相互配合的设置,即使根系缠绕在软管上,也可以直接抽出软管,不损伤根系,不破坏土壤,配合拆卸式的种植筒,满足山桐子培育需求,节省水资源,且培育后方便取出。



技术特征:

1.一种山桐子组培苗培育用瓶外生根装置,包括带有若干个贯穿种植槽的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的种植槽下方设置有种植筒(2),所述种植筒(2)的底端设置有贯穿而入的插管(4),其中,所述插管(4)的内部设置有芯柱(401),所述插管(4)的内壁围绕芯柱(401)开设有若干个导槽(404),导槽(404)用于穿入软管(5),芯柱(401)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导片(402),用于将软管(5)导出插管(4)外部,所述软管(5)的内部设置有吸水件(6),吸水件(6)底端连接有营养液箱(3),软管(5)上端穿出插管(4)外的部分开设有溢水孔(5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桐子组培苗培育用瓶外生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筒(2)与基板(1)之间通过插扣(201)卡接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桐子组培苗培育用瓶外生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筒(2)的底壁为网板(202),且种植筒(2)为分体式设置,由两个半筒组成,互相之间通过卡扣(203)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桐子组培苗培育用瓶外生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筒(2)的底壁中心处设置有内螺纹环(204),所述插管(4)的底端外壁设置有与内螺纹环(204)对应的外螺纹(4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桐子组培苗培育用瓶外生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件(6)为条状织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桐子组培苗培育用瓶外生根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导片(402)均为弧形结构,且在芯柱(401)上的高度角度各不相同的,插管(4)表面设置有与导片(402)高度一致的侧孔(403)。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山桐子组培苗培育用瓶外生根装置,包括带有若干个贯穿种植槽的基板,基板的种植槽下方设置有种植筒,种植筒的底端设置有贯穿而入的插管,其中,插管的内部设置有芯柱,插管的内壁围绕芯柱开设有若干个导槽,导槽用于穿入软管,芯柱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导片,用于将软管导出插管外部。本技术设置软管以及插管的目的是使溢水孔可以广泛分布在种植筒内,保持种植筒的土壤潮湿且均匀,并且软管以及插管相互配合的设置,即使根系缠绕在软管上,也可以直接抽出软管,不损伤根系,不破坏土壤,配合拆卸式的种植筒,满足山桐子培育需求,节省水资源,且培育后方便取出。

技术研发人员:李升星,喻永刚,甘然,龚岚,程强强,陈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7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