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稻飞虱培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研究稻飞虱产卵的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1、稻飞虱是危害水稻生长的主要害虫,在其取食和产卵过程中会对水稻造成机械损伤,其分泌的某些化学物质(如多种水解酶)及其排泄物积聚在稻株表面,易滋生霉菌并对稻株造成损害,导致水稻长势减弱或死亡。同时,稻飞虱还能通过传播病毒而对水稻产生间接危害。
2、提高对稻飞虱的防治,需要熟悉稻飞虱的生长繁殖及其习性。目前,研究稻飞虱一般采用观察容器进行饲养,容器中定期补充稻叶作为饲料供其生长,但此种方式需定时补充稻叶,且稻叶易腐烂变质,影响稻飞虱的生长和繁殖,不能真实地模拟稻飞虱在水稻上的正常生长情况,也不便于观察。
3、针对上述情况,专利号为cn105794724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稻飞虱的装置,由上部观察容器和营养液容器组成,上部观察容器的上、下部开口塞有圆形海绵垫,下部开口的海绵上设置有水稻苗,水稻苗的根穿过下部开口的海绵并与营养液接触,水稻苗在观察容器中生长并饲养稻飞虱。但是,该装置的结构不稳定,水稻仅靠棉塞进行固定,而且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人工干预,也不方便对观察容器内部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1、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人工干预和操作的用于研究稻飞虱产卵的实验装置。
2、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研究稻飞虱产卵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在水稻培养桶上方的隔板,隔板中部设有容纳水稻生长的通孔,通孔处用棉塞密封;所述隔板上方设有培养稻飞虱的培养管,培养管套设在水稻茎秆外侧,培养管周侧设有若干供稻飞虱呼吸的气孔,培养管顶部用棉塞密封。
3、优选地,所述气孔的直径为1.5mm,足够供稻飞虱呼吸,同时不会让其飞出。
4、优选地,所述棉塞为圆柱形,沿半径方向设有供水稻茎秆通过的切口,使用时通过切口将水稻茎秆包裹在棉塞中部。
5、优选地,所述培养管底部与隔板接触处设有限位结构,防止移动或误触本装置时培养管发生较大晃动或脱离隔板;所述限位结构为卡接结构,包括位于培养管底部的凸边和固定设有隔板上表面的若干卡扣,卡扣对应培养管周侧布置,与凸边配合实现卡接。
6、优选地,所述培养管采用玻璃材质,提供透明的观察环境。
7、优选地,所述隔板底部设有若干可插入土壤中的限位柱,使结构更加稳定,避免移动时或碰触时结构发生晃动。
8、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本装置提供了一个封闭但具备水稻且透气的稻飞虱培养空间,使用不受天气、地理条件限制;2、本装置结构清晰简单,装拆方便,成本低且易于制作使用;3、本装置能够随时进行人为干预,避免不确定的环境因子对稻飞虱产卵的影响,同时可根据实验需要做出改变,满足稻飞虱的研究要求。
1.一种用于研究稻飞虱产卵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在水稻培养桶(5)上方的隔板(2),隔板(2)中部设有容纳水稻生长的通孔(22),通孔(22)处用封底棉塞(4)密封;所述隔板(2)上方设有培养稻飞虱的培养管(1),培养管(1)套设在水稻茎秆外侧,培养管(1)周侧设有若干供稻飞虱呼吸的气孔(12),培养管(1)顶部用封顶棉塞(3)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研究稻飞虱产卵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12)的直径为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研究稻飞虱产卵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底棉塞(4)和封顶棉塞(3)均为圆柱形,沿半径方向设有供水稻茎秆通过的切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研究稻飞虱产卵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管(1)底部与隔板(2)接触处设有限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研究稻飞虱产卵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卡接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研究稻飞虱产卵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包括位于培养管(1)底部的凸边(11)和固定设有隔板(2)上表面的若干卡扣(21),卡扣(21)对应培养管(1)周侧布置,与凸边(11)配合实现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研究稻飞虱产卵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管(1)采用玻璃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研究稻飞虱产卵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底部设有若干可插入土壤中的限位柱(23)。